重生八一渔猎西北

第十章 没有什么比美美吃一顿更幸福的了

    这一抄网,捞出来七八条鱼,有鲫鱼,鲤鱼,还有李龙非常喜欢的狗鱼和一条五道黑鱼。

    差不多有三四公斤重。

    李龙把鱼甩在冰面上,然后转个身子换个方向,又捞了一网。

    这一网只有四条鱼,最重的一条不到一公斤的鲤鱼。

    “我来,我来一网!”陶大强央求着。

    “行,你来吧!”李龙把网交给他,自己上了冰面。

    刚才甩出来的鱼,现在已经冻上了。

    陶大强一脸兴奋的接过网子,然后去到另外那个冰窟窿跟前,踩了下去。

    “大强,脚下踩好,这水可深,至少两三米,你下去就救不上来了。”李龙提醒了一声,“千万踩好!”

    “知道了。”陶大强原本准备下抄网了,听李龙这么一说,脚下又使劲踩了踩,才弯腰将网伸进了水里。

    李龙伸出手凑近火堆烤着,眼睛盯着陶大强那边的情况。

    火烤胸前暖,风吹背后寒。

    好在心思大半在别处,所以李龙一时半会儿也不感觉难受,只觉得手热了一下之后,就抽着一根苇子,开始将快冻住的鱼腮盖揭开,然后用苇子当绳穿进去,再从嘴里穿出来,十来条鱼穿成一串儿放一起。

    “哗啦!”

    陶大强猛的一提网,然后将网里的东西甩在了冰面上。

    大大小小的碎冰块带着五六条鱼,那些鱼一上岸拼命的蹦着,不过蹦了几下便没了力气——冰上温度比水下温度低太多,很快就冻僵了。

    李龙如法炮制,又拿过一条苇子把鱼穿了起来。

    这几条鱼同样是杂鱼比较多,其中最大的竟然是一条五道黑,这玩意儿学名赤鲈,肉食鱼,很凶。眼前这一条近三公斤,看着就挺肥。

    五道黑炖着吃是蒜瓣肉,很有嚼头。李龙记得再过七八年,这海子里的五道黑就消失不见了,连带着小狗鱼也消失了,直到他死前一两前,水质变好后才又出现了。

    开心的把鱼窜起来,李龙对陶大强说道:

    “大强不错啊!这条五道黑,拿到县里至少能卖两块钱!”

    “真的?”陶大强刚把抄网伸到水里,听李龙这么一说,一下子就震惊了,“真能卖这么多?”

    这个时候,一公斤猪肉才一块六七,一公斤羊肉一块二。夏天有人去卖鱼,不过两三毛钱一公斤,要的人还少,毕竟这县里人口不算多,有钱吃这些河鲜的就更少了。

    “当然啊。”李龙笑着说道,“你想啊,现在大冬天,快过年了,那些城里人想吃鱼不得出的价钱高点儿?”

    “那哥龙,你说咱们逮鱼到县里卖怎么样?能挣不少呢!”

    “那也遭罪。”李龙摇头,“现在零下三十多度,咱们又没车,等去到县里鱼都冻硬了。卖鱼除非你碰到要的多的能一下子买光,不然光等人来买,可能一个小时,也可能几个小时,说不定鱼没卖完,人冻坏了。”

    “我不怕!”陶大强一脸的坚定,“就怕没钱啊!”

    看陶大强坚定的眼神,李龙想了想说道:

    “我明天要去山里拉木头,等我回来再说吧。”

    陶大强想要逮鱼卖鱼就只能靠自己,毕竟现在不是谁家都能有条抄网的。

    生产队里的人来自五湖四海,其中有些人甚至以前从来没吃过鱼,即使夏天地里浇水有鱼跳到脚边都不知道捡,因为拿回去也不会做。

    路遥的《平凡的世界》里讲的那黄土高原里有些人不吃鱼、不会吃鱼,是真事。

    据李龙所知,全队四五十户人家里,有抄网的不超过五家。李龙拿的这抄网还是夏天李建国在农闲时到水库渔场打零工时,用一片破渔网改造过来的。

    这年头啥东西都缺,后世烂大街的东西,在这时代都是宝贝。

    “去山里拉木头?你一个人吗?”陶大强问道。

    “嗯,我一个人。”

    “那我跟你去!”陶大强眼睛一亮,“我还没出过咱们乡呢。夏天村里副业组的人进山不带我,嫌我笨……”

    “那你得穿厚点儿。”李龙觉得带上陶大强倒也没啥。他不让李建国去,纯是因为自己想搞点其他事情,大哥跟着自己就不好做主。

    但自己带着陶大强去,那自然是以自己为主了。

    至于说带一个人少拉几十公斤木头——大不了多去一趟。今天晚上把鱼往队长家里一送,他还能不让自己用马车?

    算盘打的好好的,李龙心情愉悦,陶大强也开心,两个人又各自守着不同的冰窟窿抄了几网,一共捞出十几公斤鱼来,李龙感觉累的受不了了,便对陶大强说:

    “大强,不干了,走,回去吃饭。”

    “龙哥,再捞几网吧。”陶大强还不满足,“我看每一网都有鱼,说不定呆会儿还有大的呢。”

    怪不得老人说鱼身上有火,只要逮鱼有收获,人就不知道累和冷,看陶大强就知道了,这铁定是真的。

    “不能再等了。”李龙断然拒绝,“你看看你身上,衣服都湿透了,再呆下去,非重病一场不可!”

    李龙的声音不容置疑,陶大强这才收起抄网,爬上了冰面。

    “我耳朵快冻掉了!”陶大强上了冰面,这才感觉到空气里的寒冷,他捂着耳朵在原地跳着,“脚都快没知觉了。”

    “那你还不想上来。”李龙一边收拾着工具和鱼一边说道,“走,快到我家烤火,对了,你在路上拿雪搓一下耳朵,别真冻坏了。”

    后世许多人说拿雪搓耳朵不好,是错误的。但这个时候在野外也只有这种办法,硬烤火的话,耳朵就会起泡流脓,那时候真就坏了。

    “没事,捂一下就好了。”陶大强又捂了一下,然后提起两串鱼来,大步往回走。

    陶大强提着十几公斤重的鱼在前面趟雪,李龙提着工具在后面,走起来会轻松一些。

    李龙知道这是陶大强用自己的方式表达感谢——他也就受了。

    太阳已经升到最高,在南边一半的位置,阳光有点暖,但更多的还是来自空气中的寒意。

    两个人吃喘吁吁的赶回到李家的时候,已经是四十分钟以后的事情了。

    “快进屋!”听到脚步声的李建国开门出来,看到两个人一身冰壳子,立刻招呼着,“把东西扔地上,先去烤火换衣服!东屋火架着呢,你们过去换!”

    李龙和陶大强急忙进了东屋,把大衣脱下来,靠在火墙边上烤着,然后脱鞋子。

    皮窝子冻的梆硬,脱下来的时候里面还带着一层雪,脚已经有点麻木了。

    屋里的炉子上有一盆水,李龙试了试,感觉温度有些热,他匆匆跑出去,铲了一些雪回来扔进盆里,等雪化完后,伸手试了感觉水温了,便把盆端下来,对陶大强说:

    “来,泡泡脚,不然明天就得起冻疮!”

    要说两个大男人在一盆里泡脚有些怪,但这时候哪管那么多。

    泡了几分钟,感觉好多了,李龙擦脚换布鞋,伸了个懒腰,对陶大强说道:

    “呆会儿就在我家吃中午饭,吃过休息一下,咱们再去捞一次鱼,估计到时候鱼更多。”

    “好。”陶大强使劲的点头。

    他没有工具,没有门路,只有一把子力气。现在李龙肯带他,他自然万分愿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