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辈的信仰

第一卷 第二章 020 奋斗的动力3

    “荏苒冬春谢,寒暑忽流易”,人生啊,就是在不停的跌倒,再爬起来,如此循环,如一块铁就需要经历百次的捶打才能成就好钢;又或许有许多你意想不到的危险与困难正悄悄潜伏在各个拐角给你意料之外的惊吓。但是既然你选择了前进,就要有经历捶打的准备,就该义无反顾的去接受去经历。人生无常,似乎习惯性降临父亲的身上。

    第一车木材到达莞城后,当天父亲在马骝松的远房亲戚的家具厂里住下了,等大伯把第二车木材运过来。在通讯并不发达的1980年夏天,家具位于莞城企石镇,马骝松的远房亲戚是出生在本地,父辈50年代从五华迁徙到这,渐渐以本地人自居,名叫麦容。入夜,麦容带着父亲他们走在小镇的主街道,让父亲体验体验初到城市的第一个夜晚。小镇吐露新颜,依旧热闹与繁华。柏油路乌亮铁青,宽阔的街道与崭新的厂房,隐去了昔日的青山绿水与乡情,小镇的古色古味渐已褪去,颇有城市的气息。

    一行3人,坐在街道的小夜摊,吃着本地特色的美食,听着麦容讲述所见所闻。麦容是一个30出头的高个子,一脸的稚气未脱,但给人感觉时而严肃,时而玩世不恭,有点模棱两可。麦容的家具厂可以说是当地第一批也是第一家注册的家具厂商标公司,主要是前些年从其他渠道去到海港城那边的亲戚及时传递回来的信息和销路,让麦容抓住邓爷爷给的机遇,大胆的把握机遇,与海港城那边达成合作关系,至今已经扩展到30多人的企业,在当地也是名噪一时的风云人物。这次急需找一批有年纪的木材,是因为麦容刚刚接了张订单,订单上明确要求木材的年轮和硬度。无奈之下,麦容才回到从小到大都极少回去的祖籍所在地,目的就是寻找适合的木材。在失望之余,得知我们山村木材质量好,就委托马骝松实地去看看,并留下足够的费用,这才有了后面所有的事。

    第一车木材的质量令麦容非常满意,已经安排人裁出样板送往海港城给客户检验确定。对于第二车木材的质量,麦容是放心的,心里已经在盘算着等第二车木材到了之后如何与父亲商议继续合作的事。

    大伯在当天晚上回到村里,在山路崎岖的路上颠簸一天,可累坏了大伯。在出发前就已经安排好了,第二天清晨再装第二车木材,所以大伯得好好休息,明天还得再颠簸一天。

    第二天早上,大伯他们正在装车的同时,父亲和马骝松享受了一次城市的茶点,这是从海港城那边传过来的模式,点上一壶茶,几笼点心或小吃,边吃边聊。对于他们两个从山沟沟里头出来的在茶楼里就显得格格不入,用现代的话就是另类。茶楼的人流来来往往的,就像村里的人办流水席一样,这桌吃完了,立马有人来收拾,第二批人赶紧坐下,但不管你点多少食物,也不管你坐多久,只要点了茶,没水了自己续,商家从来不会赶人走的,很适合像父亲他们这种无所事事的人在这聊着天打发时间。

    下午,大伯终于把第二车木材运到,把别留在厂里卸车,父亲带着大伯在小镇上吃了顿丰盛的美食,让大伯也感受一下城市的风光。马骝松急急忙忙的跑来告诉父亲,海港城那边的检验结果非常满意,可以继续供货了,麦容让父亲赶紧回厂里商议后续供货的事情。这时,酒足饭饱的大伯才后知后觉的告诉父亲一个坏信息,公社里知道大队允许林场贩卖木材后,掀起了逛风暴雨,都在指责父亲是资本主义行为,应该及时制止,并处分父亲。大队主任已经跟公社各领导据理力争了,现在还没有结果,所以主任让大伯通知父亲先带上这两车木材的货款先回去,并通知厂家暂停木材供应。无疑是晴天霹雳啊,一套意想不到的乱拳把父亲打的是云里雾里的,刹时傻愣了。

    麦容从马骝松口中得知这么个情况,脑里也“当机”了,正如宋小宝的一句名言“玩呢!!”。最后,缓过劲来了的父亲安抚麦容,先按主任的意思处理,等父亲回去了解清楚情况后再与麦容联系。

    夜幕悄然降临,大伯开着,点着烟,亨着不知名的小曲,父亲却是思绪万千。闭眼,以为泪水就不会流下,眼眸未能挡住悲伤的泪水,慢慢溢出,沁湿眼角。年轮的磨损中,沉淀了悲喜,却浮上了一层唤不回的感伤拼了命忘记,到最后才发现事与愿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