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子与星空

第2章 中岩大陆

    俯瞰中岩大陆,它就像一只展翅扑在海面上的雄鹰。

    雄鹰的左翅是一个叫五城的国家,右翅属于月升国的领地,躯干是绵延万里高不可攀的悲木山脉。

    悲木山脉横亘在两国之间,几乎阻断了一切交流。

    传说千年前,有位修道高人在破境飞升之时,一刀将这山脉正中狭隘处,劈出了一条十里宽的通道。

    通道的出现,让两国百姓有了更多的往来,却也开启了两国间永无休止的战争。

    在月升国宏图三十七年的一天夜里,两国战争的缩影又在某一地上演了。

    数百骑兵将一座宏伟府苑围得水泄不通。

    府苑内,火光冲天,杀声四起。

    一副弱小的身体躺在后院的一丛竹林旁。

    他左胸被一柄长剑贯穿,使他的身体被牢牢地钉在了地上。

    额心有一处极深的伤口,流下的血迹已经干涸。

    这是一具孩童的尸体,约莫七岁大小,可惊悚的事情在下一刻发生了:

    他缓缓地睁开了眼。

    透过眼角的余光,他瞥见远处有一团跳动的火焰。

    火焰旁立着两道身影。

    他蓄积所有的力量呼喊而出,可那呼喊到达喉咙时却被堵住了,只有鲜血在喉咙里发出“汩汩”的声响。

    远处的两道身影,令人惊诧地察觉了这团微不可闻的“汩汩”声,犹如幽灵一般飘闪而至。

    一道人影蹲下,惊骇道:“他竟然还活着!”

    “还有救吗?”另一个身影问。

    蹲着的人摇摇头,“除非大先生亲临……”

    “孙老呢?”

    蹲着的人沉默了,像在思量。

    “要不要救?”站着的人话语急迫,“他随时可能回来。”

    蹲下那人将手臂探入孩童身下,捏住那把没入地下的剑,将孩童抱了起来。

    “我去星竹堂找孙老试试,你留在这里。”

    孩童迷糊中感到身体动了起来。

    他充血的眼睛看不清那人的模样,但耳畔的疾风告诉他此人速度极快。

    只几个起落,便直越过了高墙。

    他努力想让自己看清周遭的一切,却还是很快陷入了昏迷。

    这场屠杀结束半个时辰后,距离府苑数十里的月升国皇城已是深夜。

    直通皇宫的大道上,一个老人缓慢地走着。

    他走两步,咳一声,不时用手捶捶胸口。

    西天的弦月投下清冷的光辉,将他的身影投映在青石板铺就的大路上。

    一只黑猫一直躲在他的身影里,亦步亦趋。

    老人停下脚步,抬头看看大道前方不远处的宫门,又仰起头看向月亮和星空。

    如钩的明月下方,挂着一颗闪亮的星,似乎在眨着眼说着话。

    “你是在怪我吗?”老者喃喃自语。

    他落寞地垂下头,踽踽而行。

    赭红色的皇宫大门缓缓打开了。

    侍卫们屏声静气地分列两旁,直到老者和黑猫走出老远,也没敢瞥上一眼。

    老者名叫段友,是一位太监。

    一位被破例封侯、服侍过四朝皇帝的老太监。

    更是中岩大陆至强的修道者。

    御书房的灯还亮着。

    段友停下脚步连咳几声,待气顺了之后才朝前走去。

    皇帝正在伏案作画,挺拔魁梧的身躯和那刀削一般轮廓分明的脸,让人觉着他手拿毛笔是一件很滑稽的事,——他更应该握着一把刀。

    段友缓步而入,黑猫似有胆怯,卧到了门槛处的阴影里。

    “皇帝。”

    “老师。”皇帝看了一眼段友,面上带着笑意。

    “老师,事情结束了?”皇帝放下了手中的笔。

    段友从袖口掏出一把通体乌黑的匕首。

    那匕首虎口长,看不出具体的材质,上面镌刻着一些奇形怪状的花纹。

    “结束了,不过中间出了点状况。”

    他将匕首放到桌面上,“这把匕首,几乎在张四儒出手的同一时间,从暗处射入了那孩子的额头。”

    “哦?”皇帝显得很惊讶。

    “张四儒即刻四下查探,却一无所获,只怕这人已到了宗师的级别。”

    “有没有另外一种可能……”

    段友明白皇帝所指,说道:“赤鸮坊的工作已经做到极致,刺客不太可能出现在那里,不过……”

    他顿了一下,“不过,坊内匠人说,这把匕首的工艺,和‘蓝瞳’流传下来的器物有几分相似。”

    “蓝瞳?”

    皇帝面露讶异,多看了一眼匕首。

    蓝瞳是一群有着蓝色瞳孔的异族。

    他们生活在海那边,在一千多年前入侵过中岩大陆,并在败走之时扬言会卷土重来。

    只是一千多年过去了,人们再没见过一个有着蓝色瞳孔的人。

    “老师,你把匕首还给张四儒,让他继续追查,今晚的事,最好不要有任何风言风语流出。”

    段友收起匕首,又取出一物放到了皇帝面前,说道:“这是那孩子的元晶。”

    皇帝脸上露出肃容。

    他目不转睛地盯着那块叫“元晶”的物体,良久才感叹道:“真不愧是两个至强血脉的结合!”

    “元晶”处于人体的额心,是修道的根基。

    在“开元”之前,元晶往往只有芝麻粒大小。

    “开元”之后,人体就可以吸纳天地间的元气进行修炼,并在体内形成真元。

    随着真元的增加,元晶也会逐步变大。

    “入道境”的元晶形似米粒。

    “宗师”的元晶状似豌豆。

    一旦“入圣”,元晶就变得像一粒晶莹剔透的紫水晶。

    然修道之路何其艰难,单单拥有元晶之体的人就是万中无一,而能“入道”者又是十去其九。

    放眼当今天下,中岩大陆的宗师不过区区三十之数,能入圣者,千年来唯苏子一人尔。

    呈现在桌案的那枚元晶,大小已如米粒。

    这出自于一个尚未“开元”且只有七岁的孩子,简直匪夷所思。

    皇帝将目光从元晶上收回。

    他看上去情绪有些低落,这是做了一件无法挽回的事时才会有的怅然。

    他说:“老师,你坐,我们说说话。”

    段友在锦凳上落座,入宫前的那种落寞依然亘在胸间。

    皇帝看出了些端倪,便问他:

    “老师,刚刚听您在老远的地方就咳嗽不止,您这身体还好吧?”

    “皇帝知道的,就是些老毛病。”

    “老毛病,呵呵。”皇帝冷笑一声,撇头看了一眼门口的黑猫,眼神中迸发出一丝杀气。

    对于至强的修道者,哪怕再细微的杀气他们也能瞬间捕捉。

    段友尴尬地笑笑,说:“皇帝,何必跟一只畜生置气呢。”

    皇帝也笑了,“我可不敢说它是畜生。”

    “小黑它本来就是个畜生。”段友也望向门口那团阴影。

    与皇帝满含杀气不同,他眼里有着无限的温柔。

    他感慨地说:“不过啊,和畜生待久了,也就待出感情来了。小黑陪了我三十年了,对我来说,他就像家人一样,所以……”

    “老师,我都懂的,我只是担心您的身体。“皇帝解释道。

    “我已经一百六十岁了,多活几年少活几年,无所谓了。”

    “老师可不要这样说,我们还有很多未竟的功业呢,况且老师一旦入了圣,可还有三百多年的光景呢。”

    段友摇摇头,“入圣不奢望了,我卡在这个关头快一百年了,想想千百年来,也就大先生一人入了圣。再说了,人都有这么一天,即便大先生也已经四百又八十了。”

    “是啊,大先生入圣已经三百年了,算算他在中岩大陆的光景,也就剩最后二十年了。”

    皇帝的面容带着几分悲戚,“朕,也就剩二十年的光景了,只怕萧家的宏图大业,在我这里是无法实现了。”

    段友说:“皇帝,事在人为,而今大先生只余二十年光景,皇上应早早谋划才是。”

    萧帝微微颔首,道:“上天对我萧家不公啊,倘若没有这世世代代挥之不去的怪病,倘若没有三百年前苏子的突然入圣,这天下霸业早就在我萧家囊中了。也好,今天就让我们试试能不能逆天改命,就算身死,相信也是在为子孙后代奠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