残唐再起

第十三章:出剿黄巢(二)

    李严毕竟没有混官场的经验,不太懂得隐藏实力。因此郑畋看到的正是李严所部除了火yao以外的真实状况。郑畋对李严练兵的成果和所部装备的优化感到十分吃惊,而对李严所部的古怪发式和礼节又很是好奇。自然,对李严的防备之心也不由得又多了一分。要是放纵此人自由发展,恐怕不出数年就要成一方大帅,教唆寿王谋反也说不定啊……

    “李军使练兵有功,一月之间便成就了一支虎狼之师啊。”浏览了一遍营地回到帐中以后,郑畋不咸不淡地夸奖了一句。

    李严偷看郑畋的表情,就知道这下恐怕要糟糕,连忙恭维道:“全仗大帅提携领导。”

    “哦?”郑畋一扬眉,说道:“时下国事维艰,我军补充困难,畋左支右拙,一时补给不足,倒难免会怠慢了一些人啊。”

    “哪里……”李严见对方语气不善,不由有些惴惴不安,只好装出义愤填膺状:“大帅为国为民的苦心,小将一直很是佩服,要是有哪个不开眼的家伙敢记恨大帅,我李严第一个跟他翻脸!”

    “哼哼。”郑畋闻言心中冷笑,像李严这种人,或许不该给他闲差,那样反而他能取得大的发展。万一他以后做了高官,难保不报复自己……反正寿王也说重用,我便真的重用……不如就派他去消耗吧,死了也是为国捐躯,怨不到我头上。

    心中计较已定,郑畋换上一脸温和之色:“本帅也只说说,大家都是国效命嘛。不知道李军使对你部的使用上有什么看法呢?”

    李严早就知道郑畋是演技派,因此一开始就不敢掉以轻心。可他毕竟还是嫩了,郑畋这句话一出,李严便已经没了退路,只好硬着头皮说道:“小将为国效力,任凭大帅驱策!“

    “好!”郑畋起身准备离开:“大唐需要的就是李军使这样忠诚的勇士,明日点将时,本帅定给你一个立功报国的机会!”

    “小将定当杀敌报国!”李严只好高喊口号,一边恭送郑畋回去。

    “将军勉之!”郑畋临走还来了这么一句,弄得李严一边骂娘一边还要点头称是。

    送走了郑畋,李严是头痛不已,连忙找同样是个官油子的崔成谋商量。

    崔成谋听了李严的叙述也皱起了眉头,大帅这么一说,必然是要把李严摆到前线去消耗,赢了损兵折将,输了正好贬斥杀头,端得是十分毒辣。崔成谋想了半天,方才对李严耳语了几句。李严听了直摇头,过了片刻又点了点头,也只好这么办了。

    第二天点将,李严首次光荣地参加了这个高级会议。倒也比较自觉,老老实实地站在了最后面。众将对李严这么个散官也来开会都觉得有些诧异,只以为他是郑畋的亲信,倒有几个人过来和李严搭讪,弄得李严倒有些尴尬。

    “大帅到!”这一声喊终于解决了李严的目前的困境,大家安静了下来。那边郑畋意态从容地登上了帅座。

    郑畋扫了诸将一眼,并不罗嗦,直接从目前形势开讲。

    这个时候皇帝已经逃到了兴元,年前要去晦气,于是改了个“中和”的年号。也就是说,现在已经是中和二年了。各镇听说皇帝还在,郑畋又击退了黄巢的一次进攻,立刻联想到可以从黄巢手里“收复”地盘,纷纷向皇帝表起忠心。其中义成节度使王处存更是大哭了一番,派了几千个人去“保卫”位于大后方的皇帝。那个鼠首两端的河间王重荣也终于不堪忍受黄巢的无休止的补给要求,和黄巢部将打了一仗,而被击败的黄巢部下却有一个李严很熟悉的名字:“朱温”。

    朱温?!?朱阿三!?!?!

    李严听得满脑子都是糨糊,这家伙也出来了?不,应当说这家伙已经独当一方了?朱温是李严一直以来都很反感的一个皇帝。在李严的记忆中,朱温是一个流氓出身的烂军阀。为人反复无常不说,而且生性极其淫荡,据说是见了有点身材有点相貌的都要上,跟种马差不多。在后期还为女人和部下翻脸,打过几仗,完全没有什么气度可言。因此在李严的发展笔记上还专门记了一条:“见到叫朱温、朱阿三之类名字的小兵立刻格杀。”可是这条记录显然要作废了,人家现在就已经成黄巢方面的一员大将了。

    想到这里,李严才发现,自己埋头练兵却忽略了情报收集,不由轻声问边上一个和自己官职貌似相差不大的同兵马使:“朱温现在在那边混什么官?”

    那同兵马使看了李严一眼,反而确信了这人作为郑畋亲信的身份,也只有来混个出身的家伙才会连黄巢方面最重要的几个将领之一的朱阿三都不清楚。便答道:“黄巢属下以尚让为副,许建、米实、刘塘、朱温等为将军,这朱阿三倒是很受器重。”

    李严点头,感情人家已经是方面军司令了?以后想除了他倒是有难度了……

    李严正在想怎么宰杀“瘟猪”,那边却已经叫他了:“同散兵马使李严。”

    “末将在。”李严连忙出列。

    郑畋说道:“你本是神策校尉,熟悉关中,兼之练兵得力。本帅拟派你所部出屯前沿,如何?”

    郑畋不愧是儒帅,下命令还要做个设问。他是想让李严自己慷慨应承下来,然后好更彻底地撇清楚关系,可惜这却正中了李严下怀。

    “禀大帅。”李严并不直接接令,却说道:“末将自离长安,无时无刻不想着收复都城,屯于前线并不能解末将的切肤之恨,末将愿假五百虎贲,穿插敌后,奋力歼敌!”

    这话一出,全场哗然,五百人?还穿插?还奋力?这家伙不是有病吧???众将心里都这样想道。而刚才几个和李严搭讪的家伙则是有些懊悔,这人明显是郑畋想除去的人物嘛,自己这回算是表错情了,别让大帅误会自己和那家伙很熟才好……

    “好!”郑畋见李严没有答应去前线消耗,反而提出了新计划。顿时有些吃不准,但看下面的反应,要是不派他去,恐怕以后会落人口实,想了想便说道:“本帅便给你补足五百人,五日后进发——你部当穿插至邠宁、京兆之间,寻机歼敌,呼应各道。去吧。”说罢,扔下一支令箭。

    李严接过令箭走出帐篷的时候,在场诸人,甚至包括郑畋在内,看他的目光已经跟看个死人没什么分别了。

    “邠宁、京兆之间?”李严的核心军官层听了这句话不约而同的都皱起了眉。

    李严倒是想得开,这穿插总比在前线死耗要强,只要发挥了我人民解放军运动战的精髓,还是有几分机会的。至于目标是什么地方倒无所谓了,郑畋对自己提防成这样了,自然不会给自己留什么后路。危险虽然很大,机会也是有地,怕他个鸟。

    “要死卵朝天,不死万万年。”看着已经开骂的仆仙庆,李严张口就是一句。

    大家一呆,随即纷纷大笑起来,不错,怕什么?搏命就是!这么想着,大家开始研究起进军路线来。

    在一般人看来,这次补充和送葬差不多,给李严所部的补充兵员和物资倒是给得是又齐又足。那个负责的参军更是一脸“哥们已经仁至义尽了,兄弟到了下面可不能怪我”的表情。弄得李严很是恼火,老子就真的是一脸死相了吗?接着,更恼火的事情又来了。

    虽然大营给的补充是足了,但考虑到这是没什么回报的事情,所以拨给李严的两百补充兵精选的都是各营里的“盗窃光荣分子”,“私斗先进个人”。而这些人也很争气,换上衣甲入营后没多久就和原来的那些兵打了起来。

    事情是这样的:这些个新来的鸟人一进营地就发现这里的士兵都留着个和尚头,甚觉好玩,便动手去摸一个巡逻兵的脑袋,这巡逻兵一开始有点蒙,后来被刚好路过的仆仙庆发现了,发一声喊,这才反应过来,立即动手还击。双方一看有架可打,纷纷扔了兵器,涌上前去,甚至连伙房的老兵都拿了勺子来敲人。带队来和李严办交接的校尉见状根本没想过要约束,连忙开溜。于是,一场全营斗殴就这样全面展开了。

    虽然打架双方人数相差不大,但新来的**都是来自各营,相互间也没几个熟悉的,根本没有配合,几乎都是单打独斗。而李严所部虽然没上过真正的战场,但平日里训练的都是小组格斗,因此士兵们很自觉地就近组合,三五人一小组,对那些**们拳脚相加,没多久就占了上风。

    李严和其他军官在斗殴不久就赶到了现场,但却没有一个人出面阻止,反而在边上评判起来。打群架是好事啊,除了战场就属他有实战价值了,干吗要阻止?

    这场闹剧大约持续了三十分钟便结束了,个人英雄主义彻底输给了集体主义,**们一个个被打得鼻青脸肿,纷纷求饶。然而打上瘾的新兵们却还不放过他们,兀自踢打个不停。

    “够了!各队该干什么干什么去。”李严见差不多了,出面阻止:“受伤的去找军医!”

    听了主官的命令,得胜的士兵们这才成小队的散去,有些兵还一脸得意,兴高采烈地边走边向周围人夸耀自己的战绩。

    “至于你们!”李严看着被打成死狗的**们,大声教训道:“成了我的兵就要知道,在老子这里,是豺狼都得给我趴着,是虎豹都得给我猫着!”

    **们无言,打输了有什么好说的,下次找回来就是。

    “想找回场子是不是?”李严冷哼道:“那就得我练,要是寻衅私斗,全他娘的剁了指头给我滚蛋!”

    看来自己这回遇上狠角色了,**们只好自叹倒霉。

    “你们也不是没有机会……”李严见**们垂头丧气,便抛出一个香饽饽:“上场杀敌去,杀得越多赏钱越高。总之,跟着我,有肉吃!”

    **们别的没听清楚,赏钱和肉倒是吸引了他们,刚恢复了一丝神采,李严的一句话又让他们哀叹起来:“今天全给我剃发去!明天起双倍时间特训!”

    五天后,李严所部五百余人正式开拔,奔赴战场。

    同一天,黄巢派出的追讨军也开始向唐军主力全面迫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