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嘉

第036章 暗藏

    “幸好,我们今天也不算是白走一趟了。”甫一在咖啡厅里坐下,庞季同便这样向早已等在那儿的傅良涛说道。

    傅良涛听罢,将头枕在了手上,笑应道:“我也这么认为。那你先说说,你的发现是什么?我看下午的时候,你为徐宁之检查手机时还是挺认真的。”

    庞季同点了点头,头头是道地说出了自己的见解:“无论是李秉德,还是周穆清,他们二人在受到网络骚扰一段时间之后,情绪便开始不稳定。而刚才在与徐宁之相处期间,她的心情似乎一直都不错,只有在谈到铺子里的生意时,才略有一些唏嘘。

    另外,我在为徐宁之检查手机时,也没有在她的手机里发现任何异常。因为当时没有任何其他的工具,便只简略地作了初步的检查。我在徐宁之的手机内没有发现可疑的应用程式和应用安装包,而检视手机授予应用程式的权限时,也没有发现有木马嫌疑的应用程式。

    根据上述两点,暂时可以确定徐宁之并不是受害人之一。”

    其实,当时提出检查手机,傅良涛本只是为了试探徐宁之的反应,没有想到庞季同当真认真地检查起来。与庞季同相处久了,只觉得庞季同的举措虽然时有掩不住的轻浮,但是庞季同办起事来,还是相当上心的。

    傅良涛遂又问道:“那么,你有没有留意,徐宁之听到需要检查手机之后的反应?”傅良涛一边观察着庞季同的神情,一边暗自在心里评估着庞季同在刚才的调查中所获得的讯息量。

    听到这问话,庞季同在脑海中陷入了回忆,说道:“起初,徐宁之好像有些抗拒,但是后来不知道为什么,忽然又改口答应了。那个时候,我们甚至还都没有多说什么。”

    傅良涛点了点头表示认同,说:“没错,徐宁之的反应很值得商榷。从徐宁之接受查问时的反应看来,也许是因为她常年与各种客人打交道的缘故,她的心思比较活泛,擅于察言观色。她也没有卖弄的意思,只是习惯使然,让她一下子就能猜出对方想要什么或想说什么。

    然而,当我们提出检查手机时,她的反应是很不自然的。既是觉得不合适,她完全有权利可以拒绝的。为什么突然又改变了主意,再没有一点排斥?”

    说到这里,傅良涛将耳机递给了庞季同,说:“接下来,我给你播放两段音讯,第一段音讯是之前我从许静嘉处收到的留言,而第二段则是许静嘉今天下午致电给我时,我所听到的内容。”

    庞季同遂接过耳机,将两段音讯都听了一遍。才刚听完了两段音讯的内容,庞季同便困惑地问道:“如果第一段音讯是在六月三十日才记录在留言信箱里的,那么岂不是说徐宁之在说谎?徐宁之声称与许静嘉已经好几年没有见过面,实则却不是这样?”

    “暂时可以这么认为。毕竟徐宁之所说的,与我们握有的资料有出入。从这一个矛盾看来,徐宁之绝对是知道点什么的。”说到这里,傅良涛顿了顿,复又沉声说道:“有时候,一个人过于懂得察言观色,心思太过活泛,反倒更容易露出破绽。”

    “徐宁之既然还有跟许静嘉见面,而徐宁之也说过许静嘉在她怀孕初期有送过礼物给她。会不会因为其实徐宁之跟许静嘉的关系比较好,所以才想方设法要替许静嘉遮瞒?而且,徐宁之私下里瞒着其他三人跟许静嘉来往?”庞季同根据刚才徐宁之的反应,说出了自己的猜测。

    听了庞季同的说法,傅良涛没有完全赞同,只是保守地说道:“也有这个可能,不过现在还没有这方面的证据,唯一可以确定的是──不管怎样,徐宁之的确是说谎了。”

    庞季同想了想,又补充道:“根据之前的调查所得,我本以为徐宁之跟周穆清的交情更好,可是没有想到在提及到周穆清的事情时,徐宁之的反应比许静嘉更为若无其事,就像正在谈论陌生人的事情一般。”

    傅良涛对庞季同的这番话不置可否,短暂的沉默过后,傅良涛又问:“对了,你刚到了图书馆调阅许静嘉的借还记录,到底有没有什么新发现?”

    “这倒是有。”庞季同答道。“许静嘉最近两年所借的书籍,除了小说以外,还有一些与黑客技术和电子数据取证有关的书籍。”

    傅良涛原先对庞季同的调查结果并没有抱太大的期望,可是听到许静嘉借阅过与他们的工作相关的书籍,傅良涛便来了兴趣,接连问道:“她借的书籍是什么程度的?内容与木马程式有关吗?”

    庞季同遂掏出了一张A4大小的打印纸递予傅良涛,纸上罗列了许静嘉最近两年的借还记录,其中庞季同以萤光标记笔标示了与黑客技术和电子证据取证相关的书名。

    只听庞季同继续说道:“我在网上大概看了看这些书籍的试阅版本。许静嘉所借阅的书籍仅仅只是入门程度的,大多数的内容都只是一个梗概,只能为她提供业内的常识和学习的方向。但是,针对实际操作来说,这些书籍的内容还远远不够专门。”

    傅良涛接过许静嘉的借还记录,快速地浏览了一遍。理论上,想要学习电脑相关的技术,一般人都会集中借阅最新出版的书籍,以确保所学习的技术没有过时。然而,傅良涛却发现许静嘉所借阅的书籍却是新旧不拘,最旧的一本更是在差不多二十年之前出版的。

    傅良涛遂在平板电脑中输入了借还记录里的其中一个书名,找到了那本书的电子试阅版本,对庞季同说道:“你看看这一本的内容。

    许静嘉选取的书目不全是乱无章法的。这一本《电子数据证据与电脑犯罪》,虽然是二零一一年出版的,也算是旧书了,却是很好的入门书。我知道电子取证技术日新月异,许多人会认为旧书无用,但是这一本却是许多新书都比不上的。

    这本书对于已经有电子取证技术基础的人可能没什么用,但是对于完全的新手来说,这一本的内容不但全面,而且在每一个取证类目的下方,都有详细地列出供读者作进一步探讨该类目的参考书籍和网上学习素材。

    这本书的内容或许已经过时了,但是书中列出的学习素材在网上仍然一直不断更新,许静嘉如果有认真看的话,她不难从中学习到所需的技术和知识。就我所知,现时国外许多大专院院校仍然以这一本书作为电子数据取证相关科目的入门书。”

    “你怎么会知道得这么清楚?”庞季同问道。

    傅良涛的严肃顿时破功,笑道:“因为这本书,我家里也有一本。”

    庞季同想起了这本书的出版时间为二零一一年,便脱口问道:“难不成你转职到了TCD的决定不是临时起意?”

    傅良涛却像是听不到庞季同的问题一般,只自顾自低叹了一句:“这样一来,证据就应该足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