贞观传说

第一百四十三章 好为人师

    我该说什么?

    看着一副严肃认真态度的高县令,滔滔不绝的说完话。袁淼顿时一脸懵逼,怎么也没有想到眼前这位高县令,竟然会当着自己的面说出这番话来。

    现在人都这么实诚了吗……

    袁淼满是狐疑。

    似乎是看出了袁淼的顾虑,高县令淡淡一笑。

    要知道这时候的长安城,可是很敏感的。稍微有些动静,都能让很多人莫名高/潮……

    “袁县子多虑了……”眼看对方一副不信任的模样,高县令也是知晓清理的,主动解释着:“下官自小蒙学,读的是先贤的经文!年长后,下官多有愚钝,本也没有高官厚禄的想法。虽然辗转多次,但下官却是明白一个道理!”

    “是何道理?”

    这时候,袁淼终于是开口了,轻声询问着。

    高县令看向袁淼,眼眶有些红润:“下官这个官,是陛下给的,下官便要为陛下做好这个位子!万年县县令这个位子,便要为了万年县的百姓!”

    “人常说不在其位不谋其政。下官既然做了这万年县令,便要对万年县数十万百姓负责!大概,在其位谋其政。下官还是能做到的……”

    高县令说的话虽然没有华丽的辞藻堆砌,也没有多么感人肺腑的宣言。但就是一句在其位谋其政,却是实实在在的打动了袁淼。

    大唐数十道、数百州、数千州县,数百万户子民。

    遍及大唐境内,成千上万的官吏按照三省六部的体制,搭建起了整个帝国的架构。

    但这万千官吏,又有多少人是在蝇营狗苟,在其位不谋其政,反倒是鱼肉百姓,上下其手,耗费无数民脂民膏!

    制度决定了大唐体制内存在的问题。

    官员大多是由世家举荐而出,官位是由皇帝任免。一个好的官员,仅需要完成上官的要求,效忠于皇帝便是一个好官。

    至于百姓?

    牧守一方而已!

    也正是因此,很多时候才会有在现在看来,让人咋舌的事情存在。

    譬如,不知哪朝哪代哪地,有贪官污吏欺压百姓,当地百姓忍无可忍,顺势揭竿而起只为一线生机。当地上上下下一体官员,当即请来驻守官军,冷心镇压屠戮此地百姓。事后,一份奏折八百里快马加鞭送往京师。

    上书,百姓不服教化,意图谋逆,行陈胜吴广之事。幸得当地官员机警,主动联合军队主动出击,一击败之。斩数千逆贼,缴获无数兵械物资。

    皇帝远在京师,自觉手下官员得体,能将事态控制在一地之内。官员处置得当,军队能征善战。于是,嘉奖自然是要厚重,恩荣自然是要抬高。

    文官们提拔进京师,成为当朝一方权势。武将封侯赐地,一时间显赫无比,无人能敌。

    一个很简单的故事,却深藏着封建制度下,官场的无数潜规则。

    “我与你说个故事!”袁淼看向高县令。

    “烦请县子教训。”

    “故事大抵说的也是官……譬如……”

    那个故事,在袁淼平淡的言语之下,缓缓的说于高县令。

    期间,高县令数度欲言又止,最后却还是忍了下来。等到袁淼最后说完,长叹一声:“虽然此事,下官从未见载于史册之中,但想来也应当是有的……”

    看了眼周围已经散去的百姓,和开始返工的袁氏出来的学生、工人们,袁淼拉着高县令,就坐在了废墟堆上一块大石头上。

    “其实这个故事,我们真正要看清的是。最后谁得利了,谁遭受了伤害,而又是为何会造成这样的事情发生!

    你我应该清楚!那一地的官员得了好处,武将们得了好处,百姓受到了最沉重的打击和伤害。这一点是都能明明白白看得清楚的,而皇帝也自然是得了好处。

    此时往年官府积累下的弊政坏账,自然是经此事一笔勾销。自然是从官员到皇帝,都上下你好我好一片和气的。

    但真正的问题,没有人去看待。此地的百姓,往后只会更加的惧怕官府和朝廷,但更多的却是对朝廷的不信任以及……憎恨!这只是一地,当天下各地这样的事情发生的多了,百姓的憎恨积攒的多了。

    到时候只需要一场天灾,便是天下大乱,届时又会被有心人利用,群雄纷争王朝崩溃,名不聊生。”

    “此等官吏将官,就该统统凌迟斩立决!”

    高县令义愤填膺的喊了一句,然后又是一道长长的叹息。

    因为,这样的事情,虽然大唐目前还未有过。但大抵相似的,官员不利却能通过种种手段,将事情嫁接到百姓头上。这样的事情,却是屡见不绝的。

    “你的心意,某知晓。”袁淼起身,撑了下腰,拍拍高县令的肩膀,鼓励着:“送你一句话!”

    高县令立马起身,毕恭毕敬的站在袁淼面前,俯首作揖。

    “请县子指点!”

    “兴,百姓苦;亡,百姓苦。”

    听闻袁淼此言,高县令登时脸色大变,隐隐约额头有汗水渗出。身体左后虚晃两下,方才定住:“县子高才,大言震耳。”

    袁淼则是颔首微笑,轻轻点头,摆出一副人民好教师的模样,看着高县令,一副孺子可教也的眼神。

    “我等为官一时,定要虚心记得:牢记使命,不忘初心!”

    “不忘初心?”

    袁淼肯定的点点头:“对!你的初心是什么?那就是你日后,需要做的事情!”

    被袁淼这么一说,高县令便是陷入了回忆之中,此时方才回想起,当年自己还未入朝为官之时,眼看天下文武百官后立下的誓言。

    瞬间,高县令眼前一亮,看向袁淼:“下官当年,想的就只有,要为这天下做些事情,为百姓求得更多的温饱!”

    “恩,这就是你的初心,也是你现在应该做的。”袁淼现在开始,越发觉得自己即使不再当朝为官,也可以当一名优秀的教师了:“往后,陛下对你自然是会越发看重。朝廷需要能臣,天下需要能臣,百姓需要能臣。陛下在看着,百姓在看着,你要好好做……”

    最后,袁淼又一次轻拍在高县令的肩膀之上。

    装完逼之后,袁淼便带着自家的李长生、赵小刀扬长而去。

    留在才反应过来的高县令,对着眼前的背影,深深的弯下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