贞观传说

第二百四十章 又是纵火案

    金河边越发的热闹。

    零零散散的帐篷越来越多,小集市也越来越长。

    一个小小的人类聚集地,开始向着城镇发展。

    因为地盘变得越来越大,高地上的哨塔也自然而然的被连续翻建,建造的越来越高。

    如果不是在这茫茫的草原上,石料实在是难找也更难运输,负责辎重营的苏世都准备用石料,来建造一座高高的哨塔了。

    能容纳更多人的哨塔上,袁淼当先,举着望远镜站在栏杆边上。

    一众郎将同样拿着望远镜,站在四周向着营地外观望着。

    “这里的牧民会越来越多,到现在牧民的数量已经远超我们了,快有万余人了!我们需要更多的将士来管理这块土地!需要更多的军队保证我们在这里的安全!”

    负责金河两岸安全的郎将范阳文,忧心忡忡的说着。

    就在范阳文的望远镜里,那人声鼎沸的牧民营地,无数道炊烟升起。

    即使是每个部落的牛羊都很少,但最后汇聚到这里后,也会聚成一个庞大的群体。

    占据一大片草地的围栏圈里,成群成群的牛羊已经经底下的草地就啃食干净了。

    外出收集牧草的牧民,已经走到了阴山脚下。

    而现在,每一日还有越来越多的牧民,会带着憧憬南下到这里来。

    作为军师存在的孙玉则认同范阳文提出的问题:“我们预测,在第一场雪到来之前,南下的牧民都不会减少。而到时候,我们这里可能会有超过一万五千名突厥人存在!而我们手中只有五千人马,其中还有一营是苏世郎将麾下的辎重营!”

    “辎重营最多只能在战时保住营地!”最是了解辎重营的苏世点点头,同样担忧的道:“只要有人暗中策划,到时候很可能不单单是要应付敌人,还有可能要面对这上万突厥人的叛乱!”

    突厥人,马下放牧,上马杀人。

    这是亘古不变的道理。

    即使现在营地的决策,乃是收拢归化这些南下的牧民,但如今短暂的时间里,根本不可能让这些牧民真正的归心大唐。

    只要有人做了手段,这些本已渐渐向大唐靠近的牧民,就很有可能再一次拿起弯刀,骑上战马杀向现在还给予他们粮食的大唐人。

    身为军师,孙玉则立即提出意见:“要不要向静边军发出调令,再加派军队过来?”

    袁淼收起拿在手上的望远镜,放进腰上的小皮囊里。

    看着眼前那散布四处的牧民,最后静静的摇摇头。

    孙玉则稍稍一愣,旁边几人也不由疑惑起来。

    几人看向否定了这个建议的袁淼。

    只听袁淼解释道:“现在的一切,都只是暂时的!草原与大唐的关系,从来都是以冲突为主。现在我们取得的一切,都是因为时机在这。如果我们就因为害怕这些牧民会反叛,甚至是针对我们发动叛变。而调派军队过来,只会让这些人认为,我们对他们不是真心的!我们对这些牧民,还存在着戒心!这很有可能让我们现在所做到的一切,彻底的失败!”

    身负安全之责的范阳文微微摇头,但也只能接受副总管的这个决定。

    毕竟,这个决定也同样是有道理的。

    “那边怎么回事!”

    突然,又拿起望远镜放在眼前的苏世惊呼一声,然后伸手指着集市的方向。

    顿时几人连忙看过去。

    只见一道浓浓的黑烟在集市中升起,集市上的人群也显得有些慌乱。

    “火!起火了!”

    “快救火……”

    “快来人,去找侯爷!”

    “快啊,我的天爷爷!我的货啊……”

    “你们快给爷冲进去……快给火灭了!”

    汇集了无数商贾的集市中,商人们满是慌乱。

    在浓烟的包裹下,一连排数十家商铺燃起浓浓大火。

    这时候虽然天气越发寒冷,但空气中的水汽也更少了。往往只要一个火星,加上一些可燃物,就会造成一场火灾。

    将货物带到这里的商贾们,和那些突厥人失神的看着冲天升起的火焰,无助而又愤怒的嘶吼着。

    小厮、仆役们,手足无措的拿着锅碗瓢盆泼水。举着扫帚、毛巾,以及任何能够用上的东西,想要将这撩人的火焰扑灭。

    火焰止不住的开始蔓延。

    慌乱的人群开始出现拥挤踩踏的情况,甚至人群中更是爆发了剧烈的冲突。

    “开给某让开!”

    “前面都是火!你们进去就出不来了……”

    一群面色焦急的唐人,拦着那些牧民。

    这群穿着普通的牧民,眼神绝望的看着被火焰包裹着的帐篷。

    在那里,是部落里出了牛羊外,仅有的财富。

    而现在,却被一场本不该出现到火海,无端的烧毁了。

    无数在集市附近巡逻的右武卫士卒冲进集市中,想要将人群拉出火海的威胁中,更想要尽力保住那些还未被波及的商铺货物。

    因为火灾的影响,躁动的人群开始不断的发生冲突。

    噔噔噔。

    一连串急促的脚步声从哨塔下传来,不多时一名将士便站在了所有人面前。

    “回禀总管,出事了!一个牧民被咱们的商人杀了!”

    孙玉则立马脸色一变,拉住士卒的衣领,大声质问着:“你在说什么!”

    “…………孙……孙先生……”

    士卒面露惶恐,不要的看向边上几位郎将和总管。

    袁淼走上前,按下孙玉则的手臂:“先去看看吧!或许,这就是我们所担心的事情……而现在,已经发生了……”

    说着,袁淼便已经丢下众人,率先走了哨塔。

    哨塔上的几人不禁对视一眼,眼中皆是露出一缕担忧。

    最不好的局面已经出现了。

    金河边死了一个牧民。

    而且这个牧民是死在大唐人手上的!

    如果是在牧民之间发生争斗,而出现的死亡,大唐不会受到任何的指责。即使是唐人之间,出现伤亡,那也完全可以由袁淼一言而决。

    但是现在,一名大唐的商人,将一名可怜的为了生存,只能南下的牧民杀了。

    这件事情所产生的后果,将是所有人无法承受的。

    甚至,那些突厥人和一些别有用心者,更会借此机会,再生更大的事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