贞观传说

第二百九十七章 骊山红妆遍地

    入夏,关中的天气越发的炎热。

    骊山却陷入一片喜悦之中。

    袁家庄在一早天还未亮的时候,便彻底的苏醒过来。

    无数的庄户穿好新衣,自发的开始收拾整片袁家庄。虽然还达不到皇帝出行时的清水洒街、黄土垫道,但整个袁家庄却也看不到任何一个碍眼的东西。

    不远处的工坊,处理袁氏的炼钢炉子没有停,其余所有的工坊全体停产。

    从袁府到袁家庄,一整营的骊山营全部提前一天到位。

    整个袁家庄,一片红妆包裹。

    今日。

    是大唐新丰侯、冠军大将军、加兵部尚书衔,袁淼成婚之日。

    古时的结婚,并没有多少喜闻乐见的事情,一切都是严格按照礼仪来走的。

    可是说,这时候的成亲,就是完完全全的走流程的事情。

    话本、小说上那般多的赘述,也只是为了调节情感,表达一种浪漫主义情怀。

    所以,当日上三竿的时候,今天的主人公袁淼才缓缓的从睡梦中醒来。

    床榻上,与袁淼缠绵一整夜的星辰和王惜儿,现在正安静的闭着眼睡着。如今这两人,也已经是习惯了袁淼的胡乱,两人更是很有默契的一人占据一边,嫩白柔软的手臂轻轻的缠绕在袁淼的身上。

    在这样的气氛下,如今还是血气方刚大小伙的袁淼,身体自然是产生了一系列不可描述的反应。

    甚至,袁淼觉得自己还能再战几个回合。

    然而这样的好事,在今天终究是不可能让袁淼得逞的。

    房门被重重的敲响。

    屋子外面,传来老管家李福沧桑却充满喜悦和焦急的声音:“阿郎啊!快起来吧!今个儿可是咱们家大喜的日子。您还得梳洗打扮,然后就得领着人将夫人给接回来呢……要是晚了,咱们家可就要丢人了……”

    你看,如今的李福,都已经将袁家家主成亲的事情,当做整个家族的事情了。

    虽然如今,袁家也只有那么几个人。

    但躺在温柔乡里的袁淼,还是无力的翻着白眼。

    没有任何情感的翻身起床,袁淼就这样光着身子站在屋子里。

    身后,星辰和王惜儿两人,也因为这番动静而缓缓睁开双眼。

    床上这两人,先是对视一眼,面目带着些好笑,然后看着站在原地发愣的袁淼,又是一阵轻笑。

    昨夜,星辰和王惜儿,可是拉着袁淼一夜未眠。

    至于原因,这两人绝对是不会说出来的。

    而袁淼,等自己的心情渐渐缓和之后,才沉声开口:“进来吧!”

    随着袁淼说完。

    房门被轻轻的打开,露出站在门外的老管家李福的身影。

    而一群侍女,则是从李福的身后绕过,进入都屋内。

    新郎要穿的衣服,要用的装饰,都被拿了进来。

    袁淼也没有管这些事情,只是有些无聊的站在原地,任由这些府上的侍女折腾着自己。

    等到大半个时辰过去,一个差点被要求带上一朵大红花的袁淼,终于是走出了房门。

    门外的李福满面春风的看着袁淼:“阿郎今天当真是好看!”

    袁淼顿时一愣,怎么都觉得好看这个词,也不应该用在自己这个大将军的身上。

    但李福却没有丝毫的停留,转而开始催促着:“阿郎,接亲的队伍已经在府门外等着您了!”

    “好好好!某这就去!这就去把你们的夫人给接回来!”袁淼有些赌气,撇着嘴念叨了一句。

    李福却是微微一笑,也不在意。

    ……

    饿着肚子的袁淼,则是特意从如今如今是人满为患的厨房走了一趟,喝了一大碗汤,拿着两块饼子就出了门。

    府门外,果然早就准备的结亲队伍,已经是整装待发。

    在袁淼眼中,穿的跟个傻子一样的程处默、尉迟宝琳、李崇义、长孙冲,四个人活脱脱就是个傻子一样坐在马背上傻笑着。

    见到今天的正主袁淼走了出来,翻上马背,几人立马就是一通吹捧祝贺送上。

    “恭喜啊淼哥儿!”

    “淼哥儿今天,还真是挺好看的啊~”

    “今天,咱们兄弟不醉不归!”

    “淼哥儿怕是不行吧?”

    “国朝的大将军,怎么就不行了!”

    “喝多了总是不好的……影响淼哥儿今夜发挥……”

    “胡说!你个小屁孩懂个屁!喝多了,才更有战斗力!”

    “……”

    随着这帮没个正经的家伙说的话越多,话题内容也渐渐变得有些奇诡了起来。

    至于长孙冲,只在一开始说了句贺喜的话,后面就是全程陪笑了。

    而至于长孙冲为何会成为伴郎,只能说是如今的情面还在。

    话题的主人公,袁淼没有任何反驳,双眼无力的看着这帮家伙结束胡闹后,才轻轻扬起马鞭。

    就这样,接亲的队伍草草的就启程了。

    接亲的队伍很长,尽管与房家结亲的彩礼都已经提前送到,但是为了表示郑重,在袁氏和老管家李福的要求下,今天的结亲队伍依旧带上了数量众多的彩礼。

    随着结亲队伍出发,袁家庄的庄户们齐齐的出现在道路两旁。就连在工坊做活的工人,以及周边的村庄百姓,都闻声赶了过来。

    李长生带着几个身体结实的府上下人,站在一架马车上,一枚枚钱币不要命被扔出来,撒在人群之中。

    尽管袁淼对此是持有反对意见的。

    甚至觉得,今天应该是要大赚一笔的。

    但是在老管家李福,想要表现袁家底气和大气的要求下,也只能是被迫同意了这件事情。

    伴随着一路的祝福与贺喜,袁淼数月以来第一次走出袁家庄,向着长安出发。

    ……

    长安城内。

    当朝新锐的侯爷与宰相家接亲,自然是吸引了一波城中百姓的关注。

    但是在大内皇宫之中。

    却显得格外的寂静。

    皇家重地,帝国的核心地点,向来都是这样的,不喜不悲好似一切都是在按照规矩办事,没有一丝的情感存在。

    皇帝照例在处理政务,这座庞大的帝国,还处在初生的阶段,无数的事情需要这位掌握核心权力的男人来处理。

    皇后今天的心情却很不好。

    一向宽厚的皇后,今天已经接连处罚了好几名宫人。

    也就是今天,一座道馆在短暂的时间内,就在大内被建造好。

    而这座道冠的主持,则是帝国的长公主李夏月。

    没有人知道,堂堂大唐长公主、帝国明珠,为什么会选择出家入道。尽管,前一日在朝廷里,已经说明长公主殿下是为了帝国祈福,为了太上皇和皇帝祈福,才会选择入道。但这样的突然事件,依旧在朝堂之上,引起了不小的关注。

    而更少有人知道,今天正是长公主殿下,正是出家入道的日子。

    没有人知道原因。

    一切都在静悄悄的进行着。

    而长安,所有人的目光,都放在了将要入城迎亲的新丰侯袁淼身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