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末救赎

第三十七章 可怜的杨嗣昌

    这三个月来王凡从剑兰卫那里不断得到了令人痛心的消息。

    左良玉在四川一路大败张献忠,张献忠拼命的跑左良玉拼命的追,张献忠的随身武器大刀都被左良玉缴获,左良玉派人将张献忠的武器大包送到了杨嗣昌的大本营襄阳,襄阳城里杨嗣昌得到了消息,激动至极,万众欢腾。立即要求左良玉立马追击张献忠,务必彻底消灭张献忠。

    但是这只是左良玉的表面功夫,一个“平贼将军印”还不至于让左良玉将吃饭的活计丢掉。于是王凡就看到令人气氛的一幕,杨嗣昌让左良玉追击张献忠,左良玉也积极去了,尾随追击张献忠,形式也是一片大好,但是十几天后,左良玉却向杨嗣昌报告,自己把张献忠给跟丢了。

    王凡看到这里,愤怒至极道:“左良玉不顾国家大义,擅自养寇自重,该杀!”

    这明眼人都开的出来,左良玉选着了“文斗”。

    所谓“文斗”说直白点就是左良玉收了张献忠的钱,拿钱办事是古来有之,于是乎,左平贼将军就将张献忠这巨贼放走了。但是左良玉这厮做的实在太明显,连杨嗣昌都看不下去了,仗都打到这份上你TMD还让人跑了,杨嗣昌劈头盖脸的对着左良玉一番驳斥,但是没起一点效果,左良玉任就我行我素,一副你行你上的架势。

    但是左平贼将军还是给了杨嗣昌一个说法,虽然这个说法不太怎么高明,连王凡看到这段消息也是冷冷一笑,这左平贼将军居然说:“自己突然在四川水土不服,生病了,无力追击张献忠。”

    “你他娘的还真是一个人才,早不水土不服晚不水土不服,偏偏在要干掉张献忠的时候水土不服,你这演技也太拙劣了。”王凡心里腹诽。

    崇祯十三年八月初,杨嗣昌实在是忍不了了,亲自率领大军离开襄阳,进入四川追剿张献忠,但是杨嗣昌自打进入四川后,就没有舒坦过,因为杨嗣昌压根就没有找到张献忠。而且张献忠这人本来就是打游击起家,在四川这一带也混的很熟,四川的地形本来也很复杂了,山多洞多,杨嗣昌每次追着追着就不见张献忠的踪影了,遇见这种情况可怜的杨督师每次都急的满头大汗,只能座在地上研究地图,就这样一个追一个跑,一个跑一个追,杨嗣昌拿张献忠完全没有办法。

    “杨嗣昌啊,你空有一腔报国热情却没有扭转乾坤的才能,这终将断送自己。”王凡暗叹。

    崇祯十三年十一月中旬,四川、湖广的天气已经很冷了,王凡检验过毕懋康的自生火铳后,虽然射程和威力都比现在虎卫使用的鲁密铳都强了不止一倍,但是王凡还是有点失望这哑火率实在太高了,王凡秉着是有胜于无的态度还是让毕懋康生产了三千支自生火铳,至于哑火率以后在改进嘛!毕竟拿自生火铳对付流贼的还是绰绰有余,一百步外用自生火铳,一百步内自生火铳和鲁密铳同时射击,这样的打击度,去打张献忠和李自成那样的流贼还不是砍瓜切菜。

    毕懋康得到了王凡点头,在王凡的财力支撑下,几个作坊就开始加班加点的作业起来,王凡对这些匠人还是很优待,不但管吃管住,而且其月钱足足翻了两倍,王凡为了激励工匠的积极性,也搞了一系列的制度,先是搞了一个晋升制度,其内容如下:普通工匠→组长→主管→高管→副厂长→厂长,这个晋升制度是根据匠人的制作水平和管理能力来评定的,制作水平就不讲了,管理能力这方面王凡下了一番功夫,将前世自己在网上看到的公司里的管理制度一股脑写了下来,然后又琢磨半天,删除了一大半现在确实用不到的,王凡还搞了一些作坊文化类似前世的企业文化,以提高作坊的积极性,同时王凡也将指定了一个作坊手册,详细说明了不同级别的薪资和待遇。同时王凡也侧面的提高了匠人的地位,让他们的子女可以免费入学堂读书,这对工匠们是无上的恩赐了。而且已经存在的且比较好的制度王凡并没有一刀切除,能保留下来的都保留了下来,如:工匠所造的物品必定得刻上自己的名字等。

    这一套组合拳下去,王凡的四个工厂高速运作起来,在毕懋康的指导下工匠们加班加点干起活来,而且工匠们的精神面貌焕然一新,个个都充满了干劲,看到这一切的毕懋康被震惊的无以话说,喃喃说道:“殿下,真乃神人也。”

    毕懋康还乐观的估计要三个月才能生产出来这些自生火铳,和王凡命令下的时间差不多,但是仅仅只用了一个半月,三千支高质量的自生火铳就被生产出来了。

    这一个半月里,王凡一直在虎卫军中,每天观看牛二虎对虎卫的操练,和虎卫们在军中同吃同住,虎门们对这位只有少年老成的王爷佩服不已。同时不得不说这牛二虎真是练兵带兵的好材料,来到德安府大半年,牛二虎已经操练出了八千的新虎卫,其精神面貌虽然比王凡从北京城里带出来的老虎卫差了一点,但是和大明各地的官军比新虎卫可谓是神兵天将,王凡也暗暗的给牛二虎竖了个大拇指。

    在听到自生火铳被生产出来的消息后,王凡立马带着崔云、刘文等一众人,马不停蹄的向自己的作坊跑去,毕懋康得到王凡要来的消息后,早早的来到工厂门口等着王凡。

    毕懋康看到了王凡等一众人后,立马迎了上来,满脸笑容的说:“殿下,您创造的新制度老朽用起来可谓的得心应手,不负殿下后望,老朽提前完成了殿下交代的任务。”

    王凡看到了毕懋康的神态感觉怎么好像年轻了几岁。

    也满脸笑容的说:“都是孟侯先生指导有方,才能这么快速的造出这三千自生火铳。”

    王凡也不废话了,带着人就进入了作坊后面的仓库。

    看着仓库里密密麻麻整齐叠放在一起的自生火铳,王凡也是心情激动,这虽然是王凡迈出的一小步,却是挽救明朝的一大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