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山一湖

第十七章 御风而行,归家

    有了一身比较正常的行头,两个葫芦法器也丢进了空间里面。回家心切,孙阳想到了搭乘高铁或者飞机直飞,但又尴尬的发现,自己真的是身无分文了。这几年,到处霍霍,身上的钱财早已经花光了。

    从空间中拿出手机,自从钱花完后,就没想起过手机,现在才发现手机早就坏了。抓了抓后脑勺,自己这几年修行,真个越修越脱离现实了。

    没钱,手机也坏了,难道,跟来的时候一样,靠双腿走回去?如今世界大变,湘楚大地跟江右大地都有原来的华国大,想到那漫长的几千千里要走回去,内心顿时不愿意了。

    要不,试试?

    自己在天地复苏中,有不少感悟,其中就有对于人类最大梦想飞行的一些感悟,有乘风驭气,也有有御空的感悟。

    所谓御空,在孙阳的理解中,就是调动自己的生命磁场,与天地间的一处处磁场或相吸或相斥,从而达到御空的目的。

    天地间所有的存在,都有自己的场,这个场可以理解成磁场立场。人通过修行,强化自己的磁场,可以做到很多普通生命体做不到的事,比如虚空而立,飞行,御物等等。

    通过御空可以摆脱地星引力,靠立场间的引力跟斥力勉强可以飞行,然后还能通过驭气乘风辅助。

    想到这,孙阳眼前一亮,闭上双眼,用心感悟周围的立场,调整自己的磁场。随着自身磁场与地星相斥,互相间斥力越来越大,孙阳身体缓缓开始升空,一百米,两百米,三百米,等到上升到一千多五百多米高空,孙阳感觉到了阴神调整磁场变得非常吃力。

    当前修为,最适合的御空高度,一千米左右么?兴奋的睁开双眼,小心翼翼的将高度降低到自己适应的高度,缓解阴神的压力。

    高空中的风早已经带动着孙阳的身体往前快速前进,高空中更低的温度,加上大风,身体开始感觉到不适,孙阳只得给自己释放了一个法力护盾来抵挡。

    观察了一下风向,自己运气不错,正是回家的方向,事半功倍。要是逆风而行,前行全靠法力,还得抵抗风的影响,那样就事倍功半了。

    顺风而行,随风而动,何其快哉。驾驭着这股疾风,往家的方向急速狂飙。狂飙中,孙阳发现根据高低不同,风也有快有慢。而孙阳也找到了不少乘风的方法,比如通过上升气流来调整自己的高度。

    随着御风飞行越发的熟练,孙阳的速度开始不断提升,在不计法力消耗的情况下,孙阳测试出自己最快能达到1000km每小时的速度。

    这样的速度,不仅需要额外消耗更多的法力保护自己的身体,还需要更加多的法力来打破音障,极不划算。以这个飞行速度,估计坚持不了一个小时。而且极速飞行,不可预料的危险也会大幅增加,比如,撞鸟,不管是真的鸟还是自己的鸟,这都是一个悲伤的故事。

    至于逆风,那么不仅速度会有一些降低,还会加大法力的消耗。

    将速度降低到大约400km每小时,这个速度用来赶路更合适。

    脑海闪过一丝念想,若是自己做一个飞行法宝或者法器,然后设计成符合流体动力学的外形,不知道速度会不会暴增许多,消耗会降低多少?

    且不说这边孙阳一边熟练飞行,一边赶路。在放空领域的雷达检测上,孙阳的飞行被全程检测到,不过因为目标过小,被当成了迁徙的大鸟,

    灵气复苏后,这样的大鸟经常性的被雷达检测到,尤其有些鸟类,飞行速度甚至能短时间突破音障,孙阳的这次飞行,也被雷达站当成鸟类放过了。

    飞行中感觉到疲倦后,孙阳在高空寻找到大山降落歇息,恢复了法力精神,又再次乘风而起,用了七个小时,就回到了自己出生的城镇港城。

    高空中给自己释放了一个隐身术,无声无息间降落在了小叔家的房顶天台。

    撤去隐身术,整理了一下身上被狂风吹乱的头发跟衣衫,从天台的小门进入了房间内。

    这个时候正好下午三点多,下得楼来,小叔跟婶婶今天居然不在店面看店,全都在家。三年时间过去,爷爷奶奶容貌再度苍老了些许。

    孙阳不由心酸,哪怕自己现在炼气有望,对于老人的衰老,却也没有多少办法。能做的,也就只能多寻找些带有灵气灵机的水果谷物,送给二老服用,勉强维持罢了。

    “孙?孙阳?”小婶婶第一个发现了从楼上下来的孙阳,不由惊讶开口,“孙阳你啥时候回来的?我们怎么都不知道?”

    “爷爷奶奶,叔叔婶婶”看到爷爷奶奶叔叔婶婶都看着自己:“刚回来,刚回来,从楼顶进来的。”

    小叔看到孙阳,先是一喜,接着脸色一板:“还知道回来!三年了一个音讯都没有,手机号码都空号了,飞讯也没个回音。比上一次退学游走还离谱。”

    尴尬的笑了笑,抓了抓头上的乱发:“爷爷奶奶小叔婶婶,都是我的错。你们要骂就骂吧,我听着。”

    “修行!修行!连家人亲戚都不顾了,要修成个草木石头吗?”气吁吁的小叔看着孙阳尴尬的站着:“坐,说说这三年都干啥去了?怎么放着好好的大门不回,要爬到楼顶回来。”

    “小阳才回来,你别训他,哎呦呀!看看咱这大孙子,吃了不少苦吧?”看到小儿子训大孙子,奶奶看不过去了,阻止了小儿子的训话,两个老人拉住孙阳的手,一个劲的嘘寒问暖。

    “这三年心魔缠身,上次离开后,就一直游荡在湘楚跟江右,前些时候,情况好转,又格外想念你们,才忍不住回来。”苦笑了一下,“至于从楼顶下来,我直接飞回来的,在楼顶降落,就直接从楼顶进来了,总不能再跳下去,从门口进来吧?”

    心魔缠身?四人一听,先是一急,听到情况好转才松了一口气,在听到飞回来的,飞回来的?

    “飞?小阳你是说你能飞?”小叔感觉自己这大侄子,让自己震惊了。

    “嗯,比不上飞机,飞不了那么高,也不能像客机一样稳定飞到接近音障的速度,一个小时三四百千米还是能稳定的吧。”看着小叔满脸你吹牛皮的表情,只得让自己身体慢慢自沙发上凭空浮起。

    小叔目瞪口呆,问道:“小阳,你,你这是,成仙了?”

    “哪有那么容易成仙,我现在,勉勉强强算初入金丹,离成仙,远着呢!”听到小叔说成仙,孙阳不由苦笑,自己这修为,全身经脉具通,三元归一,行大周天,元胎化出了阴神,勉勉强强算是一个金丹修为,比起成仙,不知道差到哪儿去了。

    “你叔我是不懂你们修行这些道道,”小叔摆了摆手,“你当初就不该教小燕子那些修行的道道,现在她拜入了一个叫什么净明的道派,也是一年难得一次回家,我可跟你说啊,你可不能再带坏了小文子,我们这脉,还指望着他来养老送终,开枝散叶呢!”

    这个问题,倒是得到了爷爷奶奶跟婶婶的一致认同,要是大儿子小儿子的后人全都出家修仙去了,这不是断后了吗?

    “小叔,怎么可能断后,我们又不是出家道士,尽管放心,血脉怎么可能断了。”孙阳拍着胸膛保证。

    “不是出家道士,你一年四季,有几天在家的?”

    小叔一句话堵得孙阳哑口无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