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渔夫开始长生

第三十七章 抢夺机缘,道种

    ……

    次日,陆修身上便揣着银子,带着行李干粮,去北方大城的津天城。

    他终于该发挥自己穿越者的优势,去抢夺即将出世的天水道种。

    至于什么是道种,设定当中,便是修炼至顶峰的修行者死后肉身所凝结的,类似于佛门得道高僧死后留下的舍利子。

    强大的修行者吞服之后,不仅能够辅佐修行,境界突飞猛进,还能得到前辈强者的残存记忆点化,登上新的巅峰。

    做个不恰当的比喻,吃下道种就像是鸣人体内封印的九尾,或者是一护体内封印的死神力量,又或者是寄宿在橡胶果实上的尼卡果实。

    道种,对于正宗来说,也堪称震镇之宝。

    游戏当中,得到天水道种的人,只是一个低贱的马夫得到,被发现之后,更是被海神宗宗主收为关门弟子,以极短的时间内崛起,完全凌驾于那家富户之上。

    后来在大劫当中也是一方强者,跟随八大主角力挽狂澜。

    往近的来说,他必须破解面前的危机,抢先杀死亡王捕头他们,往远的说,国破,妖乱,天灾,人祸,乱世即将来临,陆修不可能不去争夺这份机缘。

    “或许,我太过循规蹈矩,成了一个土著,像这种运筹帷幄,抢夺机缘的事早该干了,否则该对不起穿越者这个身份。”陆修觉得,穿越者就该干穿越者该干的事。

    有机缘就去抢!

    师父不让他去北方,他便偏去北方。

    陆修走的是水路,顺流而下,那场景也是由天堂到达的地狱。

    下岸之后,他又到了兆县,歇息过后,便前往北方重镇津天城,只是一路之上,田野龟裂荒芜,毫无生机的灾民游荡在地上,死气沉沉。

    一听要去现在的津天城周边,镖局无人敢接,只是因为现在,那附近正闹得厉害。

    陆修一人独行,硬着头皮闯过几个大旱闹荒之区,只见禾苗枯败,树皮被扒的干干净净,连野草都见不得。

    荒野露宿者不计其数,营养不良,浑身浮肿者不计其数,皮包骨头、肌肉萎缩者不计其数。

    运气好的人,可找些干枯的草根,冲水喝。

    大梁北直隶千里之地,大旱,天灾人祸不断,莫约,有十几万的灾民聚集在京城和同州这条线上。

    陆修遇施粥棚,果真像他爹说的那样,仅施粥上百人,便有人驱赶,即使哭喊声一片,换来的只是更狠毒的殴打。

    大梁朝廷拨款十万石,层层剥削之下,便只剩下这点。

    也有城内大户人家收义女,还条件苛刻,必须12岁之上16岁之下,长相出众,但是没有见收义子,看来这些老爷们生的都是儿子,现在比较缺女儿。

    现在又算是卖儿卖女者,不计其数。

    这其实就是牙子,有道说,车船脚店牙,无罪也该杀。

    值四斗米,更已经是天价,祖上非是达官显贵不可,长的非是美若天仙不可,琴棋书画样样都不通不可。

    那为什么不吃鱼,河都干枯了,上哪去弄鱼。

    看着陆修的衣着打扮,一群灾民不怀好意的围了上来。

    他轻笑,无非其他,只是杀人抢米。

    用飞叉捅死了一个饥民,其余人立即散开。

    这一路前来,飞叉下的亡魂便多了不少。

    别人要杀你,自然就是反杀。

    不时有一群马匪冲杀过来,抢夺卖儿卖女得来的粮食,现在还有人骑马提刀向他杀来,却又被他一叉戳死。

    陆修不忍见得这副场景,快向着津天城进发,因为再看下去,他将会看到更惨的场景,太过刺激他的精神了。

    越往前走,他便看得越多的尸体,只是这时候才来官兵,但并不是来杀马贼的,而是来摸尸的,看一下有什么值钱的物件。

    现在别说鱼了,就是连草都没有,去捉昆虫也被人吃光。

    走着走着,他便看到前方一座木桥,上面还有拒马等器械,应该是官府怕流民和马贼之类的渡河,才临时修建的。

    陆修不想多生事端,给了碎银子,守桥士兵才让过的。

    乱世独行,像他这种破了第二关的武师,也要小心翼翼,否则容易阴沟翻船。

    运河码头与城墙之间,有大量的非法居民,陆修需要进城,根本无需理会。

    而且码头有漕军与贡卫所,也是不好闹事。

    再使了银子进了城内,陆修就直奔自己的目标,介秋寺。

    当初这天水道种就是在介秋寺找到。

    跟兴群县那边不同,津天城这边,黑神教算是彻底的兴起。

    自从灾荒爆发,介秋寺,这座大名鼎鼎、香火鼎盛的寺庙,欢迎一切的城内人来借住,并且提供吃食。

    这听起来就不对劲吧,因为介秋寺早已经被黑神教所渗透,不知道在搞什么黑暗血腥的阴谋。

    陆修装作流客,夹起尾巴做人,因为这座寺庙内真有黑神宗的修行者坐镇,他一个银斑,实在是不够看。

    再次使银子,陆修便被一个小和尚带到了一间偏庙,这偏庙是河神庙。

    据说,当初祖师和尚只是一个毫不起眼的行脚僧,被河神庙所收留。

    只是日积月累之下,河神庙渐渐遭受了冷落,介秋寺才兴起。

    往日辉煌不再,香火不在,到是后建的介秋寺香火鼎盛,盘旋的烟气连日不散。

    河神庙供奉的是龙王,那座栩栩如生的龙王雕像到现在还未拆除,只是蒙上了一层灰尘。

    这偏庙内,不只陆修一人,毕竟一个庙不可能只让一个人住。

    陆修看了一眼别人,发现这几人应该都是路上盘缠用尽的大户人家,只不过过来是真的借宿,穿着都是光鲜亮丽的。

    他只是尴尬一笑,千辛万苦赶到介秋寺了,但天水道种究竟在哪,他也不知道。

    当时的背景介绍,对于如何获得天水道种,也是一笔带过。

    不时间,一位身穿富贵袈裟的大和尚,就推门而入,抱歉似的说道:“几位施主,这几日寺内借住的人颇多,便只能安排在这里了。”

    立即便有一位翩翩公子与大和尚交谈,意思是他们并不委屈,贵寺是能让他们借住就已经很好了。

    陆修算是被代表了。

    这穿着红色袈裟的大和尚面露微笑,礼貌关门走人。

    即使隔着厚实的大门,殿内的一种人也能听到大和尚走路的声音,节奏舒缓,显得很是庄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