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汉仙庭

14、嘴脸

    “走吧!”

    刘芳听着两人的声音渐渐远去,摇摇头带着一直傻傻站在一旁的李二牛向父亲的书房走去。

    “父亲,在吗?”

    刘芳在书房外敲了下门。

    “进来吧!”

    书房里传来父亲的声音。

    “李二牛,你在外面等。”

    刘芳交待一声,推门进去,随手关上门。

    书房内,刘贺坐着看书,听开门声,头也没抬地问道:“流民问题怎么解决想好了吗?”

    “父亲,疏散肯定不行,容易出事,再说总不能眼睁睁的看着他们挨不够冬天吧!”

    刘芳随意找个椅子坐下,缓缓道来。

    “那你准备怎么办,这样下去肯定不行。”

    刘贺抬起头,放下书籍,郑重其事地道。

    “我的意思是办工厂,给他们找条生路,也给家里多一条生财之道。”

    刘芳给刘贺加了茶,给自己倒一杯,说出自己的想法。

    “办工厂吗?看来你胸有成竹,详细说说!”

    刘贺拿起茶杯,喝了口茶,来兴趣地问道。

    “我准备办两个工厂,分流人群,一是……二是……,工厂好解决,主要是原材料来源。”

    刘芳把纺织厂和煤炉厂详细介绍,刘贺听完后,眼神一亮,看到了工厂的前景,这两个工厂一旦办成,不紧解决流民问题,家族肯定能更上一层楼,但技术一定要保密,原材料供应一定要充足。

    “好,工厂的事交给你来办,原材料的事你不用担心,但这事光我们一家很难一下打开市场,还要拉上主家和郡城的几个家族,我们和主家只负责生产,销售由他们,冬季马上要来了,尽快把煤炉做出样品来,技术一定要保密。”

    刘贺管理家族多年,考虑比较全面,光靠自己家里就几个人,要铺开全国要到什么时候,到时候说不定别人已经仿制出来。

    “好,我马上叫人组织流民先建工厂。”

    刘芳说完,趁着天色还早,出门带着李二牛向外府走去。

    刘府的管事分三级,还分内外。一级是普通管事,一级内管事负责管理刘府方方面面,比如厨房管事、内务管事……等等;一级外管事各管理一间店铺,刘家在景县店铺有九间,每家店都有一个一级管事。

    二级是中级管事,算是刘家的中层人员,每个二级管事管理三个一级管事,除了伺候刘家人的几个贴身丫鬟和护卫队,其他人都归他们管。

    三级总管有三人,一人为外事总管叫刘何明,协助刘传管理家族生意;一人为内总管叫刘婷婷,协助母亲李氏管理刘府大小事宜;一人为护卫队长叫刘长坤,管理刘府护卫队,因护卫都是练武之人,虽然等级较低,就是护卫队长刘长坤也就后天七层,但待遇比普通人高很多。

    两个总管和护卫队长都是爷爷刘荣从主家带过来的,都是刘家旁支,当初三人跟随爷爷搬到景县落户,也在景县娶妻生子,可以说忠诚没有问题。

    刘芳找到府内总管刘婷婷,语气恭敬的道:“姑奶奶,您身体还好吗?”

    刘婷婷跟随刘荣已经来景县三十多年,以前协助刘芳的奶奶管理刘府,奶奶过逝后又协助母亲李氏,可以说从小看着他长大的,又是本家旁支,刘芳从小到大一直称呼姑奶。

    “好好好,二少爷怎么今天有空看望老婆子啊!”

    刘婷婷虽然年龄比刘荣小,但也小不了多少,孙子孙女也多长大成人。

    “我是来找奕星的,顺便看望您的。”

    刘婷婷当初来景县时还没成亲,后来和刘府护卫队小队长顾明山组成家庭,生有一儿,叫顾思山。可惜顾明山在一次护送家族商队去郡城路上碰到劫匪,那一次刘府护卫和商队拼死反击,虽然保住了货物,但也死伤惨重,顾明山做为护卫小队长,以身作责,战斗在最前面,可惜在最后把劫匪赶跑过,他身中数刀,没能挺到郡城,牺牲了。那时候刘婷婷才怀孕六个多月,见顾明山的尸体被拉回来,就能知道有多悲痛,要不是身怀六甲,她都有跟他一去的想法,后来儿子出生后,取名叫顾思山,怀念牺牲的丈夫。

    顾思山从小跟着刘贺一起长大,两人的感情很深,现在管理家族账务,育有一儿一女,奕星全名顾奕星,就是他的儿子,现在跟在刘传身边做事,女儿叫顾青梅,年龄还小,还在县城女子私塾上学。

    顾青梅能上私塾还是刘芳提议的,他可没有女子无才便是德的思想,对一一个女子来说,读书认字只有好处,没有坏处。

    “星儿一早和大少爷出去了,你找他有事吗?”

    刘婷婷缓缓地对刘芳说道。

    “这不是我身边没人吗?府外的流民又是家族首要处理的事,有重要的事交给他办。”

    “要不要我安排其他人。”

    “既然奕星不在,那就先安排一个二级管事几个一级管事在大门口。”

    “好的,我就去安排。”

    刘芳带着李二牛,来到刘府大门外,对李二牛说道:“去请刘长坤叔爷,还有吩咐下人抬两张桌子,准备一些纸张和笔墨。”

    “是。”

    李二牛走后,刘芳走到广场的帐篷处,对着帐篷大声喊道:“各位大爷、叔叔、阿姨,请你们都出来一下。”

    刘芳的喊声惊动了帐篷内的几百号人,各个都好奇地走了出来一看究竟。

    “大恩人啊!原来是您!”

    刘芳前些天见过的老汉一眼就认出他来,急忙跪在地上磕头。

    刘芳见状,立马上前扶起,道:“老汉,别没事动不动下跪,现在天凉了,万一生病咋办。”

    “谢谢恩人,没有您我们连挡风遮雨的地方都没有,更没有天天有两顿热粥吃。”

    老汉流着泪,诚恳地说道。

    “老汉,对不起,我当初的承诺可能没法实现了,现在来领粥的人越来越多,就是我有再多的粮食,也不够吃啊!而且冬季马上要来,帐篷跟本不保暖,很容易生病。”

    刘芳实事求是地说道。

    “什么,那我们怎么办,没有粥吃,怎么挨过冬天。”

    刘芳附近听到他的话,一下子哗然了,越来越多的人了解情况一下子不干了。

    老汉看不过去,站出来说道:“乡亲们,刘公子已经仁至义尽了,你们也不想想当初施粥的时候才百十人,这才过了多少天,人数就增加了好几倍,而且每天人数还在增加……。”

    老汉是知恩图报,站出来说话,一下子惹了众怒,几百双眼睛齐齐盯着他,仿佛一把把锋利的刀子,戳在他脸上,让他冷汗直冒,但还是坚持把话说完。

    老汉话刚落,场面一下子热闹了,大部分人指责老汉帮刘芳说话,还有不少破口大骂,只有少部分人选择沉默,刘芳把这些都看在眼里,没有出手阻止,这就是人性,关键时才能看清楚一个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