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之独善其身

3 言出法随 大为震惊

    荣国府。

    自薛蟠在金陵城打死了人后,薛家举家进京,后住进了贾家,一家子住在荣国府东北角的梨香院中。

    东厢房中,一个端庄秀雅的年轻女子,正做着女工针线活。

    见她脸若银盆,眼如水杏,眉不画而翠,唇不点而红,妆容虽淡,却掩盖不住她的高雅毓秀。

    正是薛家小姐薛宝钗。

    今年刚满十三,跟着母亲兄长,住进贾家已有半年左右时间。

    “小姐,跟着大爷的小厮祥五回来了,想求见小姐,说是有关大爷重要事情通禀小姐。”

    这时,服侍她的大丫鬟莺儿掀开门帘,朝着她通禀道。

    薛宝钗秀眉微蹙:

    “让他在外头回话。”

    声音温细和煦,让人听得很是舒畅。

    莺儿应了一声后,让小厮祥五在门外回话。

    “回小姐的话,大爷他在勾栏里被人打了,派小的去万平县衙告状,县衙的一个书吏,却让小人拿一封信回来给大爷看,说关乎这场官司的输赢。”

    “小的本想去找大爷,可大爷这会子也不知去了哪里,无可奈何,只能回来告知小姐您,请小姐拿个主意。”

    薛宝钗坐在屋中听了,脸色微变:

    “哥哥又和人打架了?”

    本来按照她母亲薛姨妈的意思,住进贾家来,可以让薛蟠收敛一点。

    可谁知,她们住的梨香院就挨着荣国府后门,出入十分方便,加之贾政这个姨爹也从不管教薛蟠,让薛蟠更无顾忌。

    成日里和贾家子弟厮混,反而比在金陵时,更加坏了。

    经常三天两头的不着家,亦常常和人争风吃醋,不是今日和人打架,就是明日和人对赌,就没消停的时候。

    这时听小厮说薛蟠又跟人打架,还闹到公堂上去打官司了,薛宝钗内心微惊,也有些着急。

    秀眉紧蹙,杏目中皆是惊忧,俏脸紧绷着。

    “快,拿那信给我看看!”

    话音刚落,自有莺儿从祥五手中拿过信送到薛宝钗面前。

    薛宝钗接过后,立马将信拆开来看。

    半晌,秀眸闪动,奇道:

    “这是何人,竟知哥哥的内情?”

    信中内容很简单,却直接切中了薛蟠的要害。

    警告薛蟠,应当立马撤诉,不然,他这个已‘死’之人,恐怕是瞒不住了。

    沉思片刻后,薛宝钗说道:

    “将公堂上发生的事情如实说一遍来。”

    祥五不敢隐瞒,一五一十地将公堂发生的事情说了出来。

    薛宝钗听后,更为惊讶了,既然对方只是万平县衙的小吏,是如何知道自己哥哥是黑户的?

    并且还以此来警告薛蟠,不要继续打官司,不然身份暴露,恐有牢狱之灾。

    又思索了好一阵,薛宝钗决定让人先撤诉,再派人去找薛蟠回来。

    “立即去万平县衙将状诉撤了,另外,找到哥哥,将信交给他看,让他早些回来。”

    说完,薛宝钗突想到什么,接着嘱咐:

    “还有…打听一下那个小吏是何人,再看看对方会不会也撤诉,打听清楚再回来回我。”

    小厮祥五自不敢违逆,一一应下,就去办了。

    薛家当家人是薛姨妈,不过,薛宝钗也会帮着薛姨妈处理一些事情,故而薛家下人们有时候反而都听薛宝钗的指示。

    ……

    万平县衙。

    “启禀大人,仇都尉家的公子求见您。”

    突听到小吏来通禀,蔡清渔颇为惊讶,迟疑片刻,立即摆手:

    “快请。”

    一边说,一边起身亲自去迎接。

    这仇都尉可是风羽卫头头,风羽卫负责监视百官,独立于三法司之外,拥有自己的诏狱,可单独审讯。

    故而,作为县丞的蔡清渔是一点的不敢得罪了仇都尉。

    须臾,在廊上就见到了仇胜,蔡清渔客气拱手:

    “仇公子驾临,在下有失远迎。”

    虽然仇胜无官职在身,可蔡清渔却一点也不敢怠慢,这就是京县官员的常态,碰到稍微强势一点的权贵,都不敢惹。

    仇胜竟也客气拱手:

    “大人客气了,说起来,是我鲁莽,给你们县衙添乱了,我眼下亲自来,就是为了撤销诉状的。”

    蔡清渔见他亲自来县衙,就已经有些猜疑了,听了这话,内心大喜,忙问:

    “仇公子,您说的可是真的?”

    仇胜摆手:“自然是真的,我都亲自来了难道还有假?”

    “是我一时鲁莽,差点坏事,这官司可打不得,大人就当我从未派人来过。”

    蔡清渔闻言,满心震惊,贾琮一封书信真的这么灵验,真就做到了让仇胜撤诉了,这让他很是不可置信。

    迟疑半晌,满脸堆笑:

    “好说,好说……来人啊,将仇公子的状子拿来。”

    仇胜又问道:

    “大人,不知我可否见一个人,就是那个给我写信的书吏?”

    蔡清渔愣了一下,当即笑着回:

    “当然可以,他不过一介书吏,能见到仇公子你,也是他的福气。”

    “来人啊,速去将分发房书吏陈综叫来!”

    一边说,一边邀请仇胜进后边去坐。

    刚转身,就听到小吏来通禀:

    “大人,薛家也要撤诉。”

    蔡清渔再愣一下,下意识看了仇胜一眼后,说道:

    “那就将薛家递进来的状纸也给他们退了。”

    仇胜听了,眼神闪烁,眼底皆是惊讶,心想着,这个书吏好生厉害,不仅可以劝说自己撤诉,还能让薛蟠这个油盐不进的草包也撤诉?

    此人到底是谁?两封书信就能做到让自己两方人都撤诉?

    就在他沉思之时,贾琮已经来了,给蔡清渔行礼:

    “卑职见过县丞大人,不知大人找卑职有何吩咐?”

    蔡清渔眯了眯眼睛,盯着贾琮说道:

    “陈综,看来你果然没有说错,仇公子亲自来撤诉了。”

    说着,又给仇胜介绍贾琮:

    “仇公子,这位就是你要见的陈综,给你写的信,正是出自他之手。”

    仇胜仔细打量了贾琮一番后,起身拱手:

    “在下仇胜,见过陈书吏,真是多谢陈书吏提醒,不然,我就要酿成大祸了。”

    “陈书吏若不嫌弃,在下想做东,请陈书吏去吃酒,不知陈书吏可否赏脸?”

    贾琮听他就是仇胜,眼眸微闪,对他亲自来撤诉,并不觉得意外,客气回道:

    “仇公子太看得起小人了,小人并未做什么,岂敢居功,当不起仇公子请客。”

    仇胜却道:“你就不用谦虚了,今日若不是你一封书信,我恐怕要万劫不复了。”

    “你若不愿意赏脸,那就是看不起我仇胜了。”

    一旁的蔡清渔见状,满心震惊,他是万万没想到,贾琮一个小书吏,竟然也能得仇都尉儿子的邀请。

    要知道,即便是他本人,也很难得到这样的荣幸。

    更别说,贾琮竟然还婉拒了?

    换做是他,早就答应了。

    一瞬间,对贾琮大为改观,不敢再以普通文书来看待。

    贾琮见他执意要请自己吃酒,只得看向蔡清渔:

    “仇公子既然如此厚爱,小人再无推脱可言,只是小人还有一些公务要忙……”

    蔡清渔顿时反应过来,笑着摆手:

    “难得仇公子如此雅兴,陈综,本官特批你放一天假,好好陪仇公子吃酒!”

    贾琮微笑着弓腰:

    “多谢大人。”

    仇胜倒也没觉得有什么,当即就邀请贾琮出去。

    看着他们离开的背影,蔡清渔满心感慨,心想着,贾琮如此本事,何不调到自己身边来?

    县衙其他人看到仇都尉的公子,客气邀请贾琮出去,都惊呆了,整个县衙,也就县令大老爷能有这样的待遇吧?

    ……

    荣国府梨香院。

    “陈综?可知对方什么身份?”

    得到小厮祥五回应的薛宝钗追问。

    祥五回道:

    “回小姐,并不清楚,不过,那仇家公子亲自去了县衙撤诉,同时也邀请那书吏陈综去吃酒了。”

    薛宝钗秀眉微蹙,心想着,这书吏好生厉害,两封书信,就让两方人都主动撤诉了。

    看来这人不仅知道自家哥哥的内情,对那仇都尉的儿子也十分了解。

    看样子,那仇都尉的儿子对他还十分感激,似乎是提醒对了。

    这样有能力的书吏,薛家也得好好结交才行,更何况,这次若不是这书吏提醒撤诉,真闹大了,她哥哥薛蟠黑户的身份就隐瞒不了了。

    也得好好感激一下人家才是。

    沉思一会后,薛宝钗先问自己哥哥去哪了,找到没有?

    得知薛蟠又在勾栏厮混,一时半会回不来后,薛宝钗眉头微拧。

    迟疑好一阵,来到书桌前,提笔写了一封感激信,并吩咐道:

    “来人,去取五百两银子来,并这信送给那陈书吏,态度客气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