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之独善其身

78 更精细的假户籍身份

    赵先生已经坚定跟随贾琮的心思,故而,别说给贾琮当下属小吏,只是当个随从使唤他也愿意的。

    “公子放心,对于我来说,幕僚也好,小吏也罢,都无法改变我的初衷。”

    听他这么说,贾琮微微感触,赵先生此前虽帮助方丕来对付自己,但那时他们各为其主,也是正常不过。

    正所谓不打不相识,方丕已经垮台了,如今赵先生改换门庭,跟随自己,贾琮心中也多了一份责任,希望赵先生今日没有跟错人。

    沉默片刻,贾琮想到了什么,笑着说道:

    “既先生不嫌弃,那咱们就去户房,对了,我还未知先生大名呢。”

    赵先生拱手:“属下全名赵兴昌,京畿道人士。”

    见他这么快进入角色,贾琮愣了一下,旋即不再多言。

    领着赵兴昌一起来到户房,就见户房众多文吏纷纷起身问好。

    贾琮笑着摆手:

    “大家不必拘束,做自己的事就好。”

    众人难免一阵恭维讨好。

    户房房头拥有一间自己的办公房,坐在主座上,贾琮心里一时感慨万分,自己也算正式踏入吏目行列了,而且是县衙中最重要的吏目。

    感慨一番后,贾琮恢复心绪,看着赵兴昌,虚心请教:

    “先生,不知我该主做何事?”

    赵兴昌则正色回道:

    “公子,户房掌户籍、赋税征收,本县的赋税,多为户房的文吏去办,可以说,到底收多少税,便是由户房文吏们说了算。”

    “上头的官员们,只在乎有没有达成朝廷的任务,故而,就看公子是想从中谋利,还是造福百姓了。”

    贾琮闻言,知道赵兴昌对他的志向时刻保持着提醒,表面上给了他两个选择,实则只有一个选择,那就是造福百姓。

    毕竟他贾琮也不是什么污吏恶人。

    嘴角抽了抽后,贾琮面露几分无奈:

    “看来我只能选择造福百姓了,至于具体该怎么办,还请先生写一个章程出来。”

    赵兴昌眼底闪过几分喜色,重重点头:“属下明白。”

    贾琮又想到自己的假身份,虽不知贾赦是利用了什么关系,替他办的陈综这个假身份。

    但从孙甲松对自己的态度就可以看出,伪造陈综这个假身份,还用不着贾家关系。

    可能是贾赦通过某个官员,点了一句,那个官员再告知下属,而底下的人可不会知道,这个身份和贾家有关。

    而这个官员也不会傻到自己主动向别人交代,自己帮着贾家伪造了一个身份出来。

    更何况,以权势来论的话,伪造一个身份,对于高官权贵来说,根本不算个事。

    即便是有人追查,也只会追查到具体办这件事情的人身上。

    而对于贾琮来说,随着地位提升,陈综这个身份,必须得做得更真一些。

    现在要做到除非是有人特意将他和陈综这个身份联系起来查,不然肯定是查不出两者的关系。

    正巧,眼下他已经成了万平县衙户房房头,可以将陈综这个身份,弄得更加精确一些。

    此前贾琮就已经和户房的人打过招呼,已经将陈综这个身份慢慢完善起来。

    如今成了房头,贾琮就可以做到更精细的户籍资料,比如住房、家庭成员、祖上何人、祖籍何在等等。

    一想到住房,贾琮觉得,也是时候买一小院来匹配陈综这个假身份了。

    于是,交代赵兴昌了一番后,贾琮便离开了县衙。

    换做其他人,贾琮未必放心,赵兴昌却可以完全信任。

    他也可以有更多自由的时间,去做其他的事情。

    以他如今在县衙里的声望,自然也没人敢说他擅离职守,况且即便说了也没用。

    出了县衙,贾琮便去找牙人看房子,牙人就是这个时代的中介,想买什么,都可以找他们,就算是买丫鬟小妾也可以找他们。

    贾琮虽然没有想着真正住在外头,可既然是匹配假身份的地方,说不定此后会用到,所以还是认真寻找。

    最终看准了一二进小院落,虽不大,却五脏俱全,离万平县衙不远,价格也还算公道,贾琮当即以陈综的身份买下。

    那牙人得知贾琮竟然是万平县衙的吏目房头,变得更加讨好了,还特意降低了一些价格。

    贾琮自然也不怕这牙人敢耍什么小心思,毕竟他如今在万平县衙也有点声望,若这牙人敢骗他,分分钟将这牙人抓回县衙惩治。

    至于给付的银子,自然得去找薛宝钗支取。

    为此,贾琮又写了一封书信,交给薛家管事。

    这管事认得贾琮,也是经常替薛宝钗传话的人,得了信不敢迟疑,当即来交给薛宝钗。

    只可惜,这时候薛宝钗不在家中,说是去见林姑娘了,便只能将信交托给大丫鬟莺儿:

    “这是陈公子的信,小姐回来,务必第一时间交给小姐看。”

    知道薛宝钗很重视和陈综的来往,这管事还不忘嘱咐一声,怕耽误了生意上的大事。

    莺儿自然也明白其中利害,郑重应下,将信收好,便亲自去找薛宝钗。

    薛宝钗这时正在林黛玉房间,只因林黛玉从南边回来了,众姐妹和贾宝玉自然都得来看望一番。

    看着林黛玉憔悴消瘦的样子,薛宝钗便明白,这次她回去,定不知如何伤心悲痛。

    姐妹们都很识趣没有问林黛玉有关南边的事情,倒是贾宝玉,下意识问了林黛玉在南边如何,也是因为太关心她的缘故。

    本就伤心难过的林黛玉听了,顿时变得沉默惆怅,房中原本欢快的气氛也霎时变得低沉。

    薛宝钗见状,只觉得贾宝玉真是多嘴,又安抚林黛玉:

    “林妹妹别多想,此后这里就是你的家,还有我们呢。”

    林黛玉闻言,泪眼朦胧,看了看众多姐妹,轻轻点头,勉强露出一丝笑容:

    “我在南边带来不少书籍,姐妹们都瞧瞧,看看有没有自己喜欢的。”

    众姐妹听了,纷纷表现出欢喜神色,气氛又恢复了不少,唯有贾宝玉一人,显得不尴不尬的,站在一旁陪笑。

    “小姐。”

    就在众姐妹在挑书之时,莺儿来到薛宝钗身边,小声唤了一句。

    薛宝钗正拿着一本书在看,听她轻唤,回过神来,看她一眼:

    “莺儿,你怎么来了。”

    莺儿抿了抿嘴,一时不知该怎么说,眼底闪过一丝着急。

    薛宝钗心念一转,瞬间明白什么,对姐妹们说:

    “我娘估计是有什么嘱咐,我先回去了,林妹妹,明儿再来。”

    林黛玉也知道薛姨妈因薛蟠被抓郁郁寡欢的事情,这时听薛宝钗这么说,便立马回:

    “好,正巧我也给姨妈带了礼物,明儿我去探望姨妈和姐姐。”

    薛宝钗听得有些感触,深深地看看她一眼,便离开了。

    (ps:原著中林黛玉南下到回来,应该过去了一年时间,本书因剧情缘故,只能压缩,还请诸位见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