炒作大师

第一二七章 收购陶瓷一厂

    鲁玉有约如期播出了,对于李立这一天的行程,引起了很多年轻人们的感想,在节目中李立说过的几句话都在网络中一时间成了相当励志的语言。现在,李立成了彻彻底底的名人了,不管是在淄城还是在其他地方,只要是在国内,李立出现都会有人认出来,更有很多女孩子找李立合影,索要签名。面对这些事情,李立也是颇感烦恼。现在看来,成名了还真不是什么好事情。

    李立这几天在博物馆办公的时间少,大部分时间他都待在万宝集团。跟王子墨两个人共用一个办公室,王子墨办公的地方改成了顶层的会议室。“老公,刚刚家里已经把钱全部打到账户上了,整整12亿,一分不少。”

    李立长久以来一直有一个想法,那就是收购陶瓷一厂,现在的陶瓷一厂可不是当年那般辉煌了,李立整合了东泰瓷业、方大瓷业,独霸了淄城近乎整壁江山,将陶瓷一厂给挤兑的已经连续半年亏损了。一个原本就已经破过一次产的陶瓷企业,虽然现在陶瓷一厂是股份制,但是暗地里,李晓曼收购了一部分陶瓷一厂的股权。趁着刘家给的12亿,李立打算动手了。李立并不是想要垄断,他不会去打击那些小型的企业,反而当万宝瓷业的订单忙不过来的时候,李立还是会拿出一些小型的订单交给那些小企业来做。但是作为一头雄狮,李立更喜欢吃野牛的肉,而不是野兔的肉。

    “晓曼,到现在为止收购股份花了多少钱了?”李立满意的点点头,陶瓷一厂的股权价格可不低,李立手里这12亿不一定够,如果不行的话,还是需要从飞马集团以及王子墨的那点预备资金中抽取,王子墨12亿美金,被李立用了2亿了已经。

    “现在收购一厂的股份有20%,从四个小股东的手中买过来的,花了1亿多。小股东们手中的股份都好说,唯独就是一场的董立柄,他手里独占60%的股份呢,少了他不一定能卖的。”李晓曼作为万宝集团的财务CEO,现在可完全是一幅女强人的状态了。

    “瑾汐,你这边调查的情况呢?这个董立柄的背景情况如何?我没有见过这个人,我不好做出评价的。”李立多少有点犯愁了,即便是自己把外面的股份全部都买过来,董立柄就是不撒手,那么他也是无奈。

    “董立柄不是淄城人,他的祖籍是安徽人,当年董立柄毕业后被分配到了陶瓷一厂,这个人最初只是陶瓷一厂的一个销售员,一步步的坐到了厂长的位子上,后来陶瓷一厂破产,董立柄便以极低的价格将陶瓷一厂收购过来,董立柄现在很少去管陶瓷一厂的事情了,他已经把陶瓷一厂的经营权交给了他的女儿,董珊珊来管理。如今,董立柄已经年近70岁了,我觉得想要收购陶瓷一厂,我们的突破点还是在董珊珊哪里。但是,郎君这个董珊珊可不是善茬,这个女人不一般呢。董珊珊今年49岁,有一个儿子在美国读书,这个人相当的傲慢。而且,人家在外面曾经说过,在淄城陶瓷一厂有她董珊珊在,万宝瓷业那就是小字辈的。”李立的四个女人中,论人脉还当属荣瑾汐。刘斐都比不上,荣瑾汐是非常善于交际的。

    “瑾汐,想办法把董珊珊约出来,我跟她见个面。另外,董珊珊的资料再详细一点,包括她的丈夫、孩子等,资料越详细越好。行了,今天咱们就到这吧,今天可是晓曼的生日,咱们回家.....”李立乐呵呵的起身,走到李晓曼的身边,轻轻地在她的额头上吻了一下。

    李晓曼的生日,李立可是精心准备的。知道李晓曼喜欢吃海鲜,李立特意让车飞燕从上海请来的一位米其林的三星厨师,食材那更是空运过来的,全球内最新鲜的海鲜食材,帝王蟹、金枪鱼、鱼子酱等等,那更是应有尽有。

    李晓曼的生日,并没有对外声张。参加这个晚宴的也就只有李立这个家的人,“晓曼,这是我为你准备的生日礼物,你看看喜欢么?”李立走进暗室之中,拿出来了一个首饰盒,笑着放到李晓曼的面前。

    “哇~~好漂亮的黑珍珠呀,老公,快点给晓曼带上。”刘斐纵然是珠宝行家,都被李立精心为李晓曼准备的首饰,羡慕不已。因为在珍珠当中,当属黑珍珠最为珍贵黑珍珠,是一种青铜色的珍珠,属于十分贵重的珠宝品种。象征最艰辛岁月的结晶,被称为母贝最伤痛的泪水,历经磨难所以稀有,并且高贵。

    李立为李晓曼准备的这套首饰,两个黑珍珠做的耳钉,一条白金制作的项链搭配着一个大大的黑珍珠吊坠,外加一枚黑珍珠戒指。这是李立委托表妹安娜从欧洲给李晓曼从拍卖会上花了300万欧元拍卖下来的。

    李立亲自给李晓曼将这套首饰佩戴上,一时间李晓曼原本就长着一张高级脸的她,身上不禁散发着一股子高贵的气息。“谢谢你,亲爱的。我真的很喜欢....”李晓曼高兴的献上自己的香吻。众人纷纷鼓掌,今天是李晓曼的生日,她是今天的主角。可以名正言顺的霸占着李立,其余三女自然不会跟她计较。

    李晓曼的祖辈都在刘家干工,在李晓曼出生不久后,她的父母便去世了,留下李晓曼成了一个孤儿,自小李晓曼就跟着刘斐,每个刘家的子弟都有这么一个‘玩伴’。男孩子的这个玩伴将来一般都会成为他的女人,而女孩子的玩伴,将来基本上都会二女共嫁一夫,这也是当初为什么苏洛无论怎么追求李晓曼,都不同意的缘故了。

    李晓曼如今身为管家婆,李家大大小小的资金支出都需要李晓曼的点头,所以李晓曼在李家的地位不比刘斐低多少。就连刘斐的大福珠宝,每个月的盈利都需要向李晓曼汇报。她不光是李立的女人,更重要的一点是她是刘斐的‘玩伴’。

    李立的小动作不断,董珊珊也是早就所察觉,所以当荣瑾汐托人请董珊珊吃饭的时候,董珊珊很痛快的就答应了下来。宴会设在淄城的蒲泉大酒店中,李立带着荣瑾汐出席宴会。

    “董事长,我给您介绍一下,这位就是咱们陶瓷一厂的董珊珊董总了。”在外,荣瑾汐那是李立下属的身份,自然不会显得那么的亲昵。这些李立一家人是非常的注重的,不给外人留下把柄。

    “董总你好,久仰久仰!”李立非常谦虚的跟董珊珊握手。

    “要说久仰,那应该是我久仰李总才是,在咱们淄城谁不知道李总啊。请坐吧,李总。”董珊珊虽然嘴上说着久仰,但是李立接受的信息那就是她的傲慢。“李总最近是不是很忙呀?你手下的那个李晓曼,可是没少搞小动作,说起来咱们现在还是一家人了,呵呵~~”董珊珊上来就开门见山的撕破了二人之间的窗户纸了。

    “董总这话说的,这怎么能叫小动作呢?我对于一厂股份的收购,合理合法。”李立眯着眼睛,毫不在乎的说道。

    “那按照李总的意思是,我也可以收购李总的万宝集团的股份咯?”

    “这个自然,但是我想董总应该没这个机会了,我前段时间刚刚把万宝集团所有的股份收购了回来。”李立这话不假,前些日子李立跟韩可欣、秦昊天二位见了面,韩家跟秦家的业务,张氏都能帮得上忙,所以作为介绍费,李立从他们二人的手中把万宝集团的股份全部收购了回来。对于能够搭上张氏这条线,两家都非常的重视,两家的长辈非常的开心,二人受到了不少的好处,在家族中的话语权重了很多。

    “哼~~那么今天李总见我,是有什么事情?如果没事情的话,我想我要回去了。我挺忙的!”董珊珊很清楚,眼前这个年轻人,以自己目前的资本来说,完全不是人家的对手。

    “董总别着急走嘛,今天请您过来是想一起吃个饭,另外商讨一下,我们收购一厂的事情。”李立毫不客气的从怀中拿出一支古巴雪茄,给自己点上狠狠地抽了一口。

    “哼~~想要收购一厂?我劝李总还是死了这条心把,即便是你把外面40%的股份全部收购了,我手中的你也甭想得到。”董珊珊气的浑身颤抖,这个李立实在是太可恶了。

    “董总,话别说的这么满,我现在是一厂的股东之一,相信董总的任何一项决定,我都不同意的话,一厂很快就会败落,不要忘记现在的万宝瓷业可是如日中天。我是不忍心看到百年淄城瓷厂就这么败落,我才找你来谈,不然的话董总,咱们就走着瞧?”李立拿住了瓷厂的把柄,所以才敢这么干的。他的一席话,让董珊珊冷静了下来。的确,现在瓷厂的情况她最清楚了。

    “李总,说说吧你到底想要做什么?”董珊珊一时间仿佛失去了力气一般,悻悻的坐下来,开始正视起李立来。人往往就是这样,只有你把她打疼了,她才会正视你的存在。

    “我的要求其实很简单,希望董总能够把一厂割爱,卖给我。当然收购的价格我也绝对不会少给你。如何?希望董总能够成全。”李立这会儿,说话却是非常的诚恳。

    “是呀,董总相信也能感受到了我们的诚意了,而且结合一厂现在的情况,据我所知董总现在都开不出工资了吧?董总的公司前些日子在美国飙车,更是被捕了。如果董总能够忍痛割爱的话,您孩子的事情交给我们来办。您看如何?”荣瑾汐知道自己在什么时候应该说什么话,的确董珊珊最近脾气比较暴躁,不光是公司的事情,家里的事情更是让她头疼。

    “李总能出多少钱?还有我孩子的事情.......”董珊珊拿起自己的面前的茶杯,咕咚咕咚喝下一大杯水后,终于坐了下来服软了。

    “我能出5个亿,外债我一并帮忙还了。”李立给出的这个价不算低了,可以说是非常公平的一个价,毕竟一厂在外面还有将近2个亿的外债呢。

    “好,那就按照李总说的这个数来,只要我儿子平安回国,我便跟李总签合同。”在董珊珊的心中,5亿这个数额,低了不少。但是,没办法谁叫人家能救自己的儿子呢,饶是自己再大的本事,儿子也不可能救回来的。

    “瑾汐,给董总倒酒,董总您就放心,我打个电话,咱们这顿饭吃不完,您就会接到贵公子的电话的。”李立乐呵呵的拿起手机,走到外面去拨打电话去了。这个事情还要请小姨帮忙。

    中国陶瓷行业的特点,产业高度分散,尚未形成相当的垄断,甚至地区性的,霸主尚不存在,具有相当的完全竞争的特征。陶瓷产品数量具有相当的规模:同我国其他传统产业相似,由于具有人力资源的优势,因而年产量庞大。缺少高档名牌陶瓷:国内高档陶瓷制品市场已经被相当外企占领,而欧美市场尚难觅中国高档陶瓷身影。科技含量不高,虽然有部分企业注意到引入高科技的作用,但尚需时日。专业化程度不高:以我国陶瓷业上市公司为例,大多在陶瓷产业之外同时经营其他产业。即使是经营陶瓷产业,也分散在各种陶瓷上。区域成本差距大:上海地区劳动力、能源成本较高,但发挥技术优势,而佛山、夹江等地自然、劳动力资源较丰富,技术性不高。我国的陶瓷业的历史悠久,在历史上有相当数量具有艺术特色的陶瓷制品。但解放之前,甚至改革开放之前,陶瓷业主要采用的是作坊式的生产工艺,无论数量,质量水平都不高。欧洲陶瓷业的发展于19世纪末,美国完成产业化在20世纪五十年代中期,我国陶瓷产业化的步伐起步于20世纪八十年代,虽然起步较晚,但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已经基本上形成了一定规模,具备了相当的产业竞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