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合院之平静的生活

第95章 第一次下乡采购

    第2天天一亮,杨云便早早的来到了采购科这边。

    简单的开完了一次早会,分配了一些任务后,张宇特地将杨云和蔡铁根二人叫到了办公室里。

    “小杨,今天是你第1次采购,心里不要有什么压力,大家都是从你这个阶段过来的,努力干好自己手中的活就行”。

    办公室里张宇和蔡铁根二人分别落座,而杨云则是静静的站在一旁,表现出一名下属的姿态。

    对于这一点杨云并没有任何的不满,毕竟放在后世那也是领导坐着下属站着,听从领导的训诫。

    杨云不会因为自己穿越了,而且还有了系统空间而产生任何的心态不满,。

    当然更重要的是主要是这个时代的特性,如果不是这个时代的话,自己完全不用在乎眼前这些人。

    “科长请放心,经过师父这几天悉心教导,我已经懂了,今后在实践的过程中要是有什么问题的话我会多和师傅请教的”。

    自己这个星期的任务就是采购50斤肉,以及一些蔬菜罢了。

    这个季节蔬菜什么的完全没有任何的问题,唯一一点困难的就要数50斤肉了,但是对于杨云来说简直不要轻而易举。

    说是50斤的肉,但并没有规定是什么肉,猪肉,羊肉,鸡肉鸭肉,只要是肉都可以。

    对于这个时代来说,只要是肉,别管什么都可以。

    对此,杨云自然是信心满满的,朝着二人说道。

    张宇和蔡铁根自然能够听出杨云话中肯定的答复,心里只能暗叹杨云实在是太年轻,采购科的任务又岂是这么轻易就能完成的。

    当然,二人也并没有对杨云进行什么语言打击。

    年轻人嘛,多一些自信是可以的,只是日后采购中难免会遇到问题,自然而然可以让杨云收敛一些。

    说完之后,张宇从抽屉中拿出一串钥匙递给了杨云。

    “小杨,这算咱们采购科的福利了,厂里面为每一名采购人员都配备了一辆自行车,虽说是二手的,但好歹能够代步”。

    杨芸接过张宇递过来的钥匙,心里面有些小激动。

    虽然说一辆自行车,对于后世来说只不过是一个10分普通的代步工具,可对于这个时代的人来说不亚于一辆高级轿跑。

    “小杨,自行车交给你了,那么以后的安全问题就由你负责。

    记住这是公家的东西,可不能损坏和丢失,否则的话你难逃其责”。

    张宇特意的叮嘱了一下杨云,自行车这种东西本身就属于稀有物品。

    厂里面考虑到采购人员有下乡的需要,这才给采购科里的每一名工作人员都配备了自行车。

    单单就这么一个福利,就不知道羡慕多少人。

    虽然大家都知道自行车是为了工作的,需要才配发给个人的,但就算骑回去家又能如何,最多说上一句工作需要完全就可以过去了。

    对于张宇的叮嘱,杨云自然知道,毕竟四合院里面就有一个人,有一辆公家的自行车。

    许大茂作为厂里的放映员,自己平时可是经常看到他在那里擦着车,别人碰一下都要训斥半天,生怕把自行车损坏了。

    一番叮嘱后,杨云和蔡铁根二人走出了办公室,简单的交谈了两句,杨云便向着停车棚那边走去,找到张宇跟自己说的那辆自行车。

    自行车有七成新的样子,比蔡铁根那辆都要强上百倍,这不禁让杨云有些好奇,这么好的一辆自行车放在整个厂里面,应该也算是比较好的那一批了,采购科的人怎么没想交换一下呢。

    只是杨云不知道,哪里没人想更换自行车,只不过大家都想到一块去了,这就造成了一个非十分尴尬的局面。

    大家都想将自己手中的自行车交换一下,可这狼多,肉少,总共就一辆自行车,谁也是不服谁,最后问题捅到张宇那里,而张宇作为采购科的科长自然也是十分的头疼。

    作为科长,虽然说有权利将自行车只配给别人,可这么一来,大家本身都是工作多年的工友,给这个也不合适,给那个也不合适,最后只能拍板将自行车留了下来,谁也不发最后直接便宜了杨云这个新人。

    毕竟采购科里面就剩这一辆自行车,而采购员下乡采购就必须用到自行车,总不能,因为大家都想换车,不给新人配备吧。

    骑上自行车,来到厂门口跟在里面值班的,吴长军等人打了一声招呼后,便按照自己记忆中离,厂子最近的一个村子骑去。

    虽然说采购的任务对于杨云来说十分的简单,可这样子还是要做一做的,总不能自己连村子都不下去,转一圈就把东西给弄来了,一次两次还好,但10次8次总有一次会露出马脚的,倒不如该正常采购采购如果实在不够的话,再从自己空间中补齐。

    厂里面的采购任务其实相对来说比较简单的,像米面油这些主食那都是由国家供销社专门供应的,根本不需要去采购,只需要在厂里面打个电话跟供销社那边说一下,便会派人送过来。

    而采购科人员所采购的,则是一些鸡鸭鱼肉之类的,由于国家养殖业并不发达,导致这些肉制品并不是太多,没办法足量的保证每一个场子的需求。

    而这便催发了厂子里面出现采购人员的情况,毕竟如果各种物资保障充分的话,根本就不需要采购员。

    这些采购人员做的就是补齐那些剩余的物资,不然的话要是所有的东西都要去乡下采购的话,就算是10个村子,那也没办法完成一个厂子的需求了。

    大概半个多小时后,杨云来到了距离扎钢厂20多公里外的一个最近的村子里。

    刚一进到村子,杨云便看到了一些用茅草盖的房间,其中也夹杂着一些少数用红砖盖的大房子。

    由于现在也才不过九点多钟的样子,村子里面的成年人早就已经下地挣工分了,只剩下一些老弱之人。

    这些人聚集在一起相互聊着天,看到从村口进来的杨云,纷纷露出好奇的目光,一些围绕在周边的四五岁小孩儿,见到杨云更是怯生生的瞪大着水淋淋的眼睛,看着杨云的眼神中充满了羡慕。

    杨云老早就看到了这群人,直接骑着车子来到众人面前一个翻身,从车上下来将车子扎好之后。

    杨云从身上掏出一包烟,给眼前的四五个老人每人送上了一颗。

    “几位老同志,你们好呀,我是咱们轧钢厂的,来村里找村长和支书的”。

    这四五个老人听到杨云的介绍后,顿时都知道了来杨云的来意。

    其中的一个老人伸手拍了拍一位在自己身旁的,一个四五岁看起来虎头虎脑的小男孩。

    “小虎头,赶紧去把你村长爷爷和支书爷爷叫过来,就说城里面扎钢厂的小同志过来了”。

    随着这句话说完,那个四五岁被称作小虎头的小男孩立马转身就向着,村外的集体土地方向跑去。

    杨云这边并没有急着离开,而是笑着给几个人点上了火。

    杨云能够看得出来,这四五个老人在村里面绝对是属于有分量的。

    单从年纪上来看,就属于村里面最大的那一辈子,现在村子里面的那些年轻人在这些人面前也是孙子辈的。

    而我们国家本身就注重这些辈分,尤其是,这才刚从封建社会迈向共和国没多久。

    以前封建社会里的乡老的思想坑定还存在的,而对于杨云来说,跟眼前这几人打好关系,对于日后自己采购仪式绝对有着很大的助力。

    为此杨云将这几天报纸上所发生的一些事情和国际新闻也是说了一下,钻石眼的这些老人时不时的欢声笑语,时不时的又咬牙切齿,总体来说这场聊天还是挺成功的。

    而在远处,一道杨云十分熟悉的身影,已经从远处慢慢走了过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