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级生物改造系统

57 农科院大佬来考察

    刘伟刚心里一突,难道他知道了什么?上次赵和志跟着过来,他也没露出太多破绽啊。

    如果知道了什么,应该是直接找小张去了,而不是在这里跟自己耗时间。

    哎,小张,你可把我坑苦了,非要让我当挡箭牌,国家这些特殊部门的人,有那么傻吗?

    就连省里特殊部门的赵和志都不是个好糊弄的,这次陈队长来,怕是更加难搞。

    “陈队长,这有什么,科学的发展都是有一定的运气和偶然性的。我们这次能培育出金麦和金玉米,主要靠的是运气。”

    陈子昂意味不明的紧紧盯着看了他几秒,转头去找正在专心致志用显微镜观察金麦一号胚芽的袁平院士。

    袁院士已经八十多岁高龄,因为他几十年的无私奉献,才养活了十几亿华夏人,所以在国内农业科学界,甚至是世界上,也是屈指可数优秀科学家。

    这次金麦一号和金玉米一号的出现,别人怎么样不知道,但是对于培育出高产水稻和高产小麦的袁平来说,却是真正的震惊。

    要知道农作物的培育,除了运气,最重要的还是耐心和毅力,而这是需要很久的时间的。

    尤其是小麦和玉米这种主流农作物,它们的培育需要几代十几代人工干涉优选,才能提高产量或者优化它某方面的性状。

    比如抗旱、抗寒、抗倒伏能力,比如需水多寡,生长期多久之类等等,这些性状可都是牵一发而动全身的。

    提高农作物的产量,还要缩短生长期,可能其他性状,比如抗倒伏抗寒抗旱的性状,就不会很高。

    这两种作物同时出现,不得不说是跨时代的科研成果。

    现在老人家不顾已经八十多岁的高龄,毅然决然的乘坐专机到达了陇省农科院视察,就为了切切实实看看这两种作物优化过程,是否具有借鉴的价值。

    “小刘,你过来。”

    袁平没有理站在旁边的陈子昂,招手让刘伟刚过去。

    “袁老,您有事?”

    刘伟刚可不敢托大,颠颠小跑了过去。

    虽然他这个院长新官上任,但是以袁平的地位,叫他小刘妥妥的没毛病。

    “来,给我说说这金麦一号的一些事情。”

    “好,您看这里,它的胚芽比起一般的高产小麦的胚芽强壮了很多,这也是它那么高产的原因。

    只要温度不低于零下十度,有点水汽,金麦一号的胚芽就能发芽,根据温度不同,最快可能十二个小时就能长到两寸长……”

    两个科学家这次纯粹的就是科学术语的交流,陈子昂只能无奈退到一边干瞪眼。

    渐渐地一些随队来的几个生物学家,相关专业的博士研究生也围观了上来。

    他们一个个热烈的讨论着,甚至还提出了优化和杂交的建议。

    陈子昂一脑门汗的挤了出来,这些科学家太疯狂了,一旦研究起学术来,根本就是六亲不认。

    刘伟刚和这一干华夏植物学家、农学泰斗聊的很嗨,自己也是收获颇多。

    甚至一时口快,他提出了要去张家村看看现在正在生长的金麦一号和金玉米一号的田地,以便更好地做研究。

    ……

    “小张啊,真是不好意思,袁老一定要来那里看看情况,我只好带着老人家过来了,不知道你那里方便吗?”

    刘伟刚有些不好意思,给张寒芸打过来电话说明一下情况。

    免得一大群人突然到张家村,让张寒芸连个准备都没有。

    张寒芸翻了个白眼,他能说你带着老人家回去吧!

    她可不敢。

    再说了,她也对这位八十多岁的老科学家有着莫名的崇拜,既然可以见到本人,那她还是很期待的。

    “来是没问题,不过现在只能暂时住在镇上宾馆里,村里和农场都不太方便,条件不算太好。”

    “没关系,他们经常搞野外试验,在田里一蹲就是几个月,你们那里有宾馆住已经很不错了。

    何况现在天气温暖,你们那里也没啥恶劣天气,老人家能适应,其他人都年轻力壮的不碍事。”

    果然第二天上午十一点多,浩浩荡荡的车队,直接就开进了张家村。

    为了接待这一行人,张家父女也没去农场,在村里等着科学家团队的到来。

    五辆军用越野车,第一辆是特殊部门的开路先锋,第二辆越野车里坐着袁老和陪同的刘伟刚、陈子昂等人。

    第三辆到第五辆里,坐的都是这次来的仅次于袁老的几位科学家。

    后面两辆大巴车坐的,是省农科院和华夏农科院的研究员们,还有部分安保人员和医护人员。

    最后随行的,还有两辆箱式货柜车,看起来装的都像是一些精密仪器,最后还跟着一辆救护车。

    张寒芸看着这个架势,忽然有点眼晕。

    话说,这阵势不会是要常驻吧?

    刘伟刚下了车,绕过车头,打开了中间的车门,把八十多岁的袁平扶了下来。

    张寒芸看见,也赶紧过去搭把手。

    “袁老,这就是我跟您说的小张,张寒芸,我们省农科院的特邀研究员。”

    张寒芸:什么时候我是特邀研究员的?我怎么不知道?

    张寒芸赶紧微笑点头:“袁爷爷您好,很高兴您能来我们这里做考察研究。”

    “好好,年轻人就是好啊!”

    袁平欣慰的拍了拍张寒芸的肩膀。

    “听小刘说,金麦一号和金玉米一号是你培育出来的?”

    张寒芸隐晦的瞪了一眼刘伟刚。

    刘伟刚装作没看见。

    “呵呵,袁爷爷我也少不了别人的帮助,您先进去屋里坐坐喝口水?”

    老人家摇了摇头:“拿出来个桌子,我们坐在你家院子里歇歇,喝口水,然后再去地里好好看看种植的金麦和金玉米。”

    “好的,袁爷爷。”

    来的人有百十来号人,张家村的乡亲们受到张母的邀请都过来张家帮忙。

    张寒芸让乡亲们宰了三头肥羊,打算弄上几道地道的陇省羊肉菜,给这些远道而来的客人们尝尝鲜。

    初夏暖暖的阳光,洒在铺了方形地砖的农家小院,虽然晴空万里但是温度其实不高,因为这里常年四季都刮着西北季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