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主大明

第三百二十七章:找到了

    已被正式命名为华夏大剧院的露天大剧院,就坐落在北京城南面正阳门外不远处。

    因此从大剧院里出来,走不了几步就能入城了。

    朱辰濠一行人刚穿过了城门洞,严嵩便向其告退。

    他先被朱辰濠叫去御书房,接着又跟着对方走了一大圈,在皇帝身边呆的时间已足够久了。

    这时他见皇帝的心情已好了起来,为避免对方再整出些什么幺蛾子,于是便想着赶紧走人。

    朱辰濠此刻也的确没什么事儿要办,见严嵩要走,自然不会拦着。

    不过就在他打算让对方离去时,却远远看见有好几个人正顺着大道向城门这边跑来。

    火信等亲卫一见之下立马紧张起来,一个个全都把手放在了兵刃之上。

    朱辰濠却没有丝毫的慌乱。

    毕竟这可是在京城,有谁敢在这个地方乱来?

    更何况他所在之处,除了有大量的亲卫外,还是被重兵把守的正阳门。

    所以他并不觉得来人会心怀歹念。

    事实上也正如他所想。

    因为大家很快就看清往这边跑来的那几个人里面,有黄瑞。

    看到此人,朱辰濠的心中突然动了那么一下,隐隐觉得或许是件喜事降临了。

    “陛下,莫非是……”

    一旁还没走了的严嵩也有些期待地说了一句。

    “陛下,陛下……”

    黄瑞气喘吁吁地跑到队伍近前,在被近卫拦住后便冲着朱辰濠那边大叫起来:

    “找、找到了,陛下找到了。”

    “找到了?!”

    虽然黄瑞这话听起来有些歧义,可朱辰濠这个时候根本不会在意这些,而是惊喜地重复了一遍对方的话。

    随即,他便大步走到了队伍的前面,然后一把抓住黄瑞的手臂又问了一遍:

    “真找到了?”

    “是的,陛下。”

    黄瑞一边不断点头,一边回道:

    “东西就藏在文渊阁的主梁上面,军士们上去没多久就发现了。”

    “好,好啊。”

    在得到黄瑞肯定的答复后,朱辰濠立即转头看着严嵩大笑道:

    “哈哈哈,你听见了吗,东西找到了。”

    “恭喜陛下,贺喜陛下,真乃天佑我大明啊。”

    严嵩赶紧向朱辰濠道了声喜,同时他却知道自己一时半会儿肯定又走不了了。

    不过尽管又得加上一阵子的班,可严嵩此时的心情还是非常不错的。

    东西找到了,那么他和朱辰濠原本一直悬着的那颗心,也总算是可以落下来了。

    而且他也对那上面的内容非常好奇,很想看看里面到底都记载了些什么。

    很明显,黄瑞跑来报告所找到的那东西,就是被刘大夏藏起来的《郑和出使水程》。

    令众人都没想到的是,这份足足动用数千人找了许久的档桉,竟会因朱辰濠无意间的一句“上天入地”,而这么快就被找到了。

    说起来,这才是真真正正的意外之喜。

    朱辰濠在确认了消息的真实性后,又瞧了瞧两手空空的黄瑞等人,立马追问道:

    “东西现在在什么地方?”

    “还在文渊阁,内臣让那些军士好生看护着,然后就跑出来找陛下,以告知您这个好消息。”

    黄瑞赶紧回了朱辰濠一句。

    “走,立即去看看。”

    朱辰濠听了黄瑞这话,也不再乘坐舆轿,而是直接迈开双腿就往皇宫方向大步前行。

    火信等亲卫见状忙亦步亦趋地跟了上去,他们可不敢任由皇帝一个人在前面走。

    “刘公公年岁大了,慢点儿跟来就是。

    若陛下问起,我自会替您跟他解释。”

    严嵩在追上去之前,还不忘叫老太监别急,由此可见这家伙的情商的确挺高。

    刘泉也是赶紧道了声谢,心中对严嵩的好感又增加了不少。

    文渊阁内,一群士兵还真是里三层外三层地围成了好几圈。

    被他们围在中间的,自然就是《郑和出使水程》了。

    这可是皇帝陛下派出几千人寻找的东西,其重要性是个人都能知道。

    真要是在他们手中出了问题,那恐怕拿全家人的脑袋去填都不够。

    因此无论是那些军士,还是更外面的宦官们,一个个都小心谨慎到了极点。

    虽然明知道不可能出现什么意外,可这帮人还是半点儿都不敢松懈。

    这种情况下,人总是会感觉时间过得特别地慢。

    还好,就在一些人开始有点儿焦虑不安之际,皇帝终于来了。

    首先映入朱辰濠眼帘的,是一口不算太大的箱子。

    上面并没积什么灰,看来已经被人清理过了。

    箱子的开合处原本还贴着封条,现在已全都被撕开了。

    这倒不奇怪,毕竟东西是放在箱子里面的,不撕开封条又怎么确认其中所装之物是不是皇帝所要的呢。

    “陛下请看。”

    黄瑞这时走上前去,将箱子打了开来。

    朱辰濠定睛一看,就见里面装有好些文书,其中不少都是紧紧裹着的卷轴。

    “火信,把箱子连同里面的东西全都送到御书房去。”

    朱辰濠并没有立即动手查看,而是扫了眼四周那些眼巴巴看着之人,然后吩咐了自己的亲卫统领一声。

    待火信上前抱起箱子,朱辰濠才大声对着众人说道:

    “今日之事,朕很满意。

    黄瑞寻物有功,晋升一级。

    找到箱子的军士赏银五两,其余所有参与搜寻的士兵和宦官,尽皆赏银一两。

    全部银子,都从朕的内帑出。”

    找到了《郑和出使水程》,朱辰濠当然非常高兴,立即就对黄瑞这帮人进行了封赏。

    这点儿钱虽不多却也不能算少,对有些人来说或许嗤之以鼻,但若是那些底层的士兵和宦官,还是相当可观的。

    不过说起来,朱辰濠也的确是有点儿抠。

    但如今已找到郑和宝船的相关资料,那么造船一事也将很快被提上日程。

    而这大船一开造,那花钱必然如流水一般。

    按照后世的估算,光是一艘排水量近2000吨的主力战船,其造价就需要差不多5000两白银。

    至于那些无论体积还是排水量都要更大的巨型宝船,所需的白银恐怕还要再翻上一番。

    所以别看朱辰濠只赏了每人一两银子,可要是乘上基数,那就快要赏出去一艘主力战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