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明梦龙

第二十三章 带我去看看

    查理:请你继续说下去,我想知道你们是如何运用五行学理论的,你们找到这样的实践方法,做了哪些事情。

    小金:我简单的给你描述几个例子:

    第一:五行学说与面相论。中国古文《说文》中有言:“相,省视也,从目从木。”即透过对人的形体微徵进行观察和审视,可以寻找其与生命轨迹相关联的规律性,并对个体生命过程进行评价和判断,是为“相术”。而要看懂相,必先通五行。“列百部之灵居,通五脏之神路,惟三才之成象,定一生之得失,面也。”人的命运和气色、长相是相关联的。通过五行学的研究发现,各种面相有各种属性,各个内脏也对应各个属性,而面相各个部位又蕴含着五行,五行识五指,五指连五脏,五脏平衡,人体协调。

    第二:五行学说与医术论。五行与人体五脏之间有相似的对应关系,这也说明人类就是大自然界中一元,与自然事物具有相同属性。因此,依靠五行转化的规律,可以在五脏调和中得到应用,经过中医实践检验,其中的道理居然大相径庭。五行学中,“木曰曲直,火曰炎上,土爰稼穑,金曰从革,火曰润下”,各个属性又有其引申涵义,表示相同性质或作用的事物。

    第三:五行学与中华文明姓氏。中国古人认为可以通过“天干地支、生辰八字”推算命理,在取名字的时候也不能“一厢情愿”,需要考虑到五行相克、综合分析、对症下药、调和化解、合乎风水,才能获得上天的眷顾。

    姓氏里所呈现的五行元素有很多种,可以按照生辰、笔画、音律进行区分。其中,依据生辰、笔画数来推测姓名属性是很常用的一种方法,最终结果需要与命理八字、星座属相相互比对,避免姓氏与五行不吻合,甚至相克的情况。

    第四:五行学与风水理论的结合。人类从古至今,特别是中国人善于研习风水,而风水一说皆来自五行阴阳学说。古人尝试应用自然界元素的变化,寻找和创造风水宝地。比如,BJ故宫,明十三陵、清乾陵、山西五台山、秦皇陵等建筑地位、方位、色彩和形式都有“相土尝水、象天法地”的规划思想。风水学应用至今,在中国依然有广泛的传播和使用,获得科学、社会学、天文、地理等各方面学问的探究思潮,而对于这种学说的认可度却莫衷一是。

    风水学的玄机应在乎数理、易理,而成于阴阳五行。学说所指在于天星同地輿、天图同地图、太阳同太阴、天星同地星,先后天易位,得天之生数,用地之成数,生成安邦定国之才。我说的这些都是人类前年文明传承的对于世界现象的认识,和我们运行认识所总结的规律,在文明发展中所进行的活动。

    查理:我明白了,这些认识都来自于人类与时间相抗衡的结果。你所描述的都是人类曾经的记忆。如今,人类已经进入了电子时代,甚至踏入了量子时代的大门。你可知道,你改造的信号发射器正在改变你们的历史,我开始担心你所说的五行学说将会在历史中成为尘埃。当然,我不太愿意等到这样的结果,因为我不赞成一种会将记忆抛弃的文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