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志吕布列传

第一章第三节

    此时此刻,朝中的大权已逐渐被曹节等中常侍集团所全然把持,而对于这点灵帝虽然看在眼里却只是记在心里,嘴上却是什么也不说。也许,他只是在等待一个时机,一个可以让他正确决断的时机。

    这一年是光和三年农历的十二月,贵人何氏因诞下皇子刘辩,而被授封为皇后头衔,并迁到正宫居住。而于此之时,其任用于颍川太守一职的异母兄弟何进被提拔到了侍中的职位上来,并随后进入宫中当差听遣。而这或许就是一人当道,鸡犬同升,家属亲人一脉都因此而跟着沾了光,这虽然貌似有些不太合适,但在其世之人看来似乎也没什么不好的,似乎每个人都想借此而得以攀升。

    有关先前蔡邕所提到的那个名将段颎,灵帝综合考量了下觉得可以加予任用,于是将其任为太中大夫。虽然不知道灵帝此时究竟是在做些什么打算,但想来他还是有着自己的考量,应是想要暗中作为些什么。不过这个段颎似乎跟之前已有所不同,早前其与另一位名将张奂是死对头,两人分属不同的立场,但眼下张奂因为被利用怕了,不想再参与到这些争权夺势一类的事件中,所以选择了隐居不出,即便是原本在其手下任司马的董卓曾给他送些资给生活用的物资,其也是一应拒绝不予收取,而眼下他却还仍然活跃在政坛之中,并已经依附在了曹节等中常侍集团的门下。

    话说这中常侍集团又被称为十常侍,但事实上却并不止有十个人,因为距离皇帝最近,所以手中的权势也是最甚,即便是三公这样位高权重的人也不能轻易与之抗衡,甚至于其职位上的任用都可以被轻易的安置调整。而在依附了中常侍集团以后,段颎便又得到了进一步的上升,登任到了三公之一太尉的职事上。当然也不是所有人都是依附在中常侍集团门下的,尽管中常侍集团的势力已从上到下遍布全国各地,隐隐已掌握了全国的政权,但由于他们贪污腐化为非作歹,所以还是有人看不惯他们这一帮人的所作所为;而尚书令阳球便是这样一个人,且其明确声言如果让他来当司隶校尉,又岂会有这等嚣张跋扈之人可以横行无度。

    而说来也是蹊跷,这个阳球原本好像就是中常侍程璜的女婿,然而他本人的立场却并不依附于中常侍,而属于司徒刘郃一派的人马,而司徒刘郃本身是皇亲,所以这一派势力因为背景的缘故也是有一些底子的。而之前与蔡邕敌对并戕害蔡邕一家的,便是他们这一派的,而派出刺客及贿赂董卓等地方要员来暗害蔡邕的,便也是他阳球本人。而此番这阳球却忽然明确表达出了反对中常侍集团的态度和立场,却不知他究竟是什么情况,到底是正还是邪,让人一时间有些摸不着头脑。

    不过不管其本身的立场是正是邪,什么宗教信仰,以及什么政治立场,只要能加以任用支使,灵帝本身都并不加以介意,因为你只要能够听奉行事即可,他并不大管你是什么出身或立场。所以这或许也是灵帝自身既有的一些特点和能耐,可以使他在既往一次又一次的变故中得以正常安稳下来,而此番他或许真的是有什么特殊的打算,便真的顺着阳球的心意将其任用为了司隶校尉的职事。

    而就在阳球正式任职以后,却恰好遇上王甫授意门下人员为己侵占了数额巨大的公府资产,于是遭到时任京兆尹杨彪的检举揭发,并汇报到了阳球那里。然后阳球拿着杨彪呈递上来的罪证就将这个事情给查办了,并当面向灵帝汇报了此事及弹劾了王甫等中常侍数人,以及王甫的养子时任永乐少府的王萌及任沛国国相的王吉等周边人员,并在灵帝的准许下将他们全部逮捕入狱并进行彻查办理;包括太尉段颎等非中常侍宗亲属范围的依附人员在内,也都遭到了同时的逮捕与查办。

    尽管之前阳球与王甫父子等人也有一些友好的结交,但此时他却丝毫没有念及旧情,而是彻底的公事公办,将他们给全部查处办理了,不过他这人有些执事严苛,对于他们可是实施了大汉五大酷刑才迫使他们全部伏法认罪。而尽管这种方式对于有些人比较行之有效,但本身也是有其弊端的一面,所以其早前也曾因此受过难,而碰巧赶上天下大赦才侥幸捡回自由之身。

    而在查办处理了王甫等一干人员以后,这阳球还并不满足,还想继续弹劾查处曹节等后面更大的操手,包括那知名的袁氏一门也在他随后将要查办的范围。不过袁氏一门在他看来到底也只是犹如小孩子结伙一般,所以他并没有放在眼里,而只是交付给手下的中都官从事来负责处理。此等事情被曹节等人得知后,便立时引起了其一干人的震骇与惊慑,都纷纷留在宫中不敢擅自外出归家,深怕一个不留神自己就立马着了对方的道子,并同时开始各自运作起来,希望可以将阳球给调离司隶校尉的职事。

    而后曹节便只身前往灵帝所在宫殿向其汇报,认为阳球的行事作风不过就是一介酷吏,而根本没有按正常的法度办事,所以在查办的过程中有许多屈打成招的事例,因而这难免会有冤屈的情况发生;而对于此等情形三公府也都曾分别对其进行过弹劾,所以为了保证案事在办理的过程中能足够的公正廉明,此时应该将其免职而改用其他合适人选来担任这一职事;他虽曾经为朝廷立过些微功劳,但这并不足以与其当下的暴虐行为相提并论,故而应该将其罢免,以便更换其他更合适的人来担当重任。

    灵帝觉得曹节说的似乎有些道理,于是便将阳球提升为九卿之一的卫尉,负责卫戍宫禁,并准备改用其他人来出任司隶校尉一职。然而,那阳球在接到诏命以后并没有立即执行,而是即时进入宫中去面见灵帝,并向其陈清原委,表示当前的天下人都非常痛恨十常侍的所作所为,他希望可以为天下人办些实事,而当前只是处理了王甫等一些人还并不足够用来答复天下,而应该继续深入查办,以期可以给天下人一个满意的答复,而这只需要再给他一个月的时间即可。

    阳球在向灵帝陈情的同时还深深地叩了首,且因为情深意切用力过度而致使额头都因磕破皮而流了血,而由此大约可以看出其本身其实也还是个秉性刚直的人,也许只是因为个性观念及行事作风太过严苛而与蔡邕一脉形成了较深的迥异和分歧,而由此产生了彼此间的相互纷争。而由于其此时一番诚挚的表现,灵帝便一时因受到感触而又开始有所动摇,这不免让一旁的曹节等人又陡然的惊惧起来,且立时带着紧张的神态和语气连续呵斥责问阳球这是想要抗旨不遵,是想要谋逆犯上不成吗。而由于灵帝此时还并没有明确的表态,所以对于这所谓谋逆犯上的指控,即便他阳球再如何胆大也不敢随便轻易承担下来,所以一时无奈之下便只好接受这卫尉的任命。

    阳球被调任之事让曹节等人的权势又立时得到了释放,但这个事情还没有完,因为刘郃那方要准备行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