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游诸天从大汉帝国开始

第十八章 羊汤胡饼

    月前赵恒随军出征,跟随大军直接驻扎在城外大营。后来更是直接出塞,为大军开道,一直与匈奴游骑搏杀。也无机会看一看,复置三年的五原县,现在究竟是个什么模样。

    五原县城城墙不过二里见方,通高约两丈。以胡木为骨,芦苇为筋,黄土填充夯筑而成。上面遍布着火烧的焦黑和暗沉的血迹,一看就是时常发生战斗留下的痕迹。

    莫以为城墙是由黄土堆成,就简陋易毁,一推即倒。实际上它却是十分坚固,刀剑猛击只能产生小小破损,甚至经受巨木冲撞,也不会在一时半刻里倒塌。即使历经了两千年的日晒雨淋,风吹雨打,后世还能看见残存的城址遗骸,令世人赞叹古人的建筑智慧高绝和工匠的劳苦用心。

    县城不仅外表看着十分粗犷原始,内里构造规划也是相当简单。

    仅有的两条宽约四丈直道,连通着四方城门。直道在城池正中交汇,制型高大严正的官衙治所便坐立于此。在这城中普遍低矮平凡的民房内尤显突出,一眼即明。

    官衙的与众不同,是为了便于在此处树立朝廷威信威严。位置居中,也便于政令四出,消息及时传达各处。

    匠作冶坊,军户卫所居于城北。民居集市,府库仓储置于城南。这是为了抵挡匈奴突然袭城,因地制宜之下的特别规划。

    五原郡是边塞郡所,五原县更是踩在汉匈边界,直面北方匈奴,匈奴突袭县城之事屡见不鲜。

    甲士卫卒居于城北,方便直面兵锋,及时战斗,为全城争取防卫时间。同时保卫城南手无寸铁的平民妇孺和重要的粮草仓储,以做好围困后需要长久作战的准备。

    城内人声鼎沸,直道两旁支起好些摊点,小贩的叫卖声此起彼伏。人群摩肩接踵,熙熙攘攘,挤得毫无一点空隙。好在城门守卒已将进城之人的马匹统一留下安置,若是还带着马匹穿梭在如此拥挤的直道上,怕是寸步难行。

    “今日这县城之内,人也太多了些。”高力有些惊讶。

    苏平却毫无波澜,后世随便一个十八线小县城赶集的时候,场面可比这宏大多了。这点小场面,完全不放在眼里。

    “许是今日大军凯旋,又是军中放休,大家都赶到一起去了。”苏平对着高力解释一句,双手一摊,耸了耸肩:“没办法,只能劳烦兄长随我一路寻找酒肆喽。”

    “哈哈,贤弟且看为兄为你开道。来,跟紧为兄。”

    说完,高力就把住苏平手臂,摆出一副奋力猛冲的架势。苏平一惊,刚想出言劝阻,以免真的冲撞到人群,引发什么事故。

    没想到高力只是作势而已,被苏平臂上一用力,就顺势站定,然后一脸促狭:“这次可是吓到你了?可算报了上次在营帐前被你吓到的一箭之仇。”

    苏平被高力之语逗笑了,这都过去多少时日了,还记得这一茬。好酒却不记得自己的邀约,这高力怎的像个小孩子一样,对这等小事情倒是念念不忘。

    “兄长!”苏平没好气的吐槽:“你怎的如同三岁小孩似的。”

    高力见苏平如此反应,顿时哈哈大笑。也不回话,拉着苏平顺着人流慢慢向前。

    苏平对古代的风景人情很是好奇。以前对古人生活的所有印象,大都来自书籍、文物古迹和影视剧。

    书籍都是文字记录,枯燥不直观就罢了,还鱼龙混杂,让人不明哪些是真的,哪些是假的。文物古迹大多都是管中窥豹,不见全貌。影视剧集的内容更是胡拼乱凑,甚至凭空想象,其中错误低级得小学生都能挑出错误。

    苏平印象中,觉得考据还原最靠谱的电视剧是老版三国。但三国是东汉末年的时代,现在可是西汉中期,两者相差近二百年呢。

    之前穿越过来就在草原与匈奴作战,前期不是砍人,就是在砍人的路上。后期不是骑马牧马就是放羊放牛,相当枯燥无趣。此时有机会,定是要好好亲身体验一番。苏平顺势跟在高力身后慢慢向前挪动,仔细观察着这两千年前边塞汉民的生活。

    集市上多是叫卖胡饼,汤饼,羊肉汤的,味道很香,引得苏平一阵意动。

    抬眼看了一下日头,伸手拉住高力:“兄长,已是正午,不如尝尝这五原饭食,垫垫肚子?”

    高力也抬头看看太阳,摸了摸肚子:“老弟这么一说,我也感觉有些饿了。”

    两人找了一个人数较多的羊汤摊点,高力大马金刀的坐下,对着店家大喊:“上两碗羊汤,再来几块胡饼。”

    店家应承一声,不多时就端上了羊汤,但店家自己不做胡饼,倒由边上的胡饼小贩提供,几乎同时送到。

    苏平轻啧一声,这两店家还挺有合作销售的意识。

    店家也是个实在人,不是抠抠索索之人。羊汤的陶碗大而深,乳白色的汤水已经漫到沿口,几乎溢出,里放着几块分量很足的羊肉,在碗的中心叠起,似是湖中冒起的小岛。

    苏平夹起一块羊肉,肉质软烂鲜美。沿着碗口轻轻吮了一口,汤水热口醇厚。果然,找个客人云集摊点的决定是对的,自己机智的一批,悄悄在内心给自己点赞。

    胡饼类似后世的烧饼,金黄的面皮上点缀着点点芝麻,这还是张骞出使西域后带回的美食和作物。对于能拓宽华夏人民饮食食谱和能让人吃饱饭的大佬,苏平内心都是十分敬仰的。

    内心感谢了一下现在人在长安的张骞大佬,就专心一口羊汤,一口胡饼的吃了起来。两人都是精壮的汉子,食量很大。一共喝了六碗羊汤,十二个胡饼,这才混了七分饱,还能剩下三分余地留给酒水。

    吃饱喝足的苏平招来店家结账。

    “客人,羊汤一碗七枚三铢钱,胡饼一个一枚三铢钱。客人一共需付五十四枚三铢钱。”

    便宜实惠,物美价廉,苏平爽快的结了账。高力还想争着付钱,两人还推搡争执了一番。

    摸摸肚子,拍拍屁股,继续逛着,一边寻找酒肆,一边权当饭后消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