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农庄

第三章:第一桶金

    坐在床上,张晓愣了半天,终于回过神来了,不是他自己想明白了,而是肚子给他喊醒了,咕噜噜~咕噜噜~,摸了摸肚子,这才想起来从昨天到现在都还没吃东西呢,加上穿越过来,这个家这么穷,本身也不知道几顿没吃了,想着先祭拜一下五脏庙吧,然而现实又给了他一记响亮的耳光,屋里翻了N遍,愣是没找着一口能吃的东西,看着米缸里干净的能饿死老鼠,他绝望了:“老天爷,你让我穿越我没意见,好歹让我做个饱死鬼吧”,老天爷可能听到了他的呐喊,有人踏着七彩祥云过来给他送吃的了…………个屁呀,还是刚才揍他屁股的那个伯伯,端了个大碗过来了:“家里又断顿了吧,你刚刚落水,我让你婶子今天做饭多做了些,给你盛了一碗,快吃吧,吃完饭跟我去地里看看”。

    一听这话,张晓连忙从地上站起来,一边喊着谢谢伯伯,一遍一路小跑过去接住碗,满心欢喜想着大吃一顿,结果一看,碗里一堆黄色物品,怎么也跟好吃的联系不起来,作为前世农学博士,糜子还是认识的,可是这玩意儿在后世都是当做原料做小吃的或者当做饲料用的,可是现在居然当做主食吃到了,总结起来就是一个字——难吃,超级难吃,要知道这可是在唐朝,这个时候的农业还很落后,各种粮食作物没有经过选种,种植的也很简陋,更别提什么科学管理了,味道自然也好不到哪里去、

    但是张晓已经没有时间感慨了,这玩意虽然难吃了一点,怎么说也是粮食,中国自古以来五谷之一,肯定是能顶饱的,于是用一副便秘的表情吃完了这碗糜子,中间还夹杂这一些野菜。好歹是肚子不闹腾了,万伯伯看着他痛苦的表情,心理想着,这小子看来被水淹坏了,以前吃糜子饭都狼吞虎咽的,生怕不够吃,今天感觉跟吃药似的,看来还得养一养才行,明天再给他弄一碗过来。

    吃完饭万伯伯对他说,我看你还没好透彻,今天你先好好休息,明天再跟我下地去吧!张晓一听,真是瞌睡了就来个枕头,于是连连答应:“好的,万伯伯,我肯定不乱跑了”。万伯伯听了后满意的点点头,拿着碗回去了。张晓给他送出门后,心里一个劲盘算起来:“我现在孤身一人,还是在唐朝,现在人命如草芥,我手不能提,肩不能挑,得赶紧想个谋生的办法,作为博士,想弄点什么的简直不要太简单,更何况还是在农业第一位置的古代,我得先出去弄清楚现在是个什么情况,这里离长安城不远,说不定我能凭借农学弄个一官半职的,整个农学博士还是可以的吧”

    打定主意,张晓走出大门,开始在村庄里晃荡起来,东看看,西看看,村子不大,没一会儿就走完了一圈。走完后,张晓又忍不住叹气起来,村子真的很小,总共就才十几户人家,都有点沾亲带故的,战乱年代,村子里轻易不会来陌生人。村子中间是住的地方,零散分布着十几座茅草房,周围就是田地了,都说八水绕长安,长安周围虽然水资源丰富,但是不知道为啥,没有种水稻的,都是小麦和糜子,张晓觉得这是个机会,随便整点杂交水稻,我岂不是第二个袁老了,但是仔细一想,又一阵泄气,现在没钱,没人,拿3啥去做实验。

    正想着呢,忽然旁边传来一阵呼喊:“狗子,狗子……”定睛一看,几个十几岁的少年跑过来,从原来身体的记忆里知道,这几个是他的死党,前面两个长得惨不忍睹的是王家的俩个,严重怀疑怀疑老天爷做他们的时候忘了添加帅气,名字也是简单粗暴,王大,王二,另外两个是堂兄弟,分别是何家兄弟的儿子,何苗和何燕子,鬼知道他们父母咋给起的名字。说到名字,听着他们一个劲的喊“狗子,狗子”,张晓不禁满头黑线,刚刚还在嘲笑别人名字的自己,心里忍不住开始埋怨自己的父母,起名字一点也不用心,哪怕叫铁蛋也比狗子好听不是。

    “别喊了,别喊了,我听得见,”几个人嘻嘻哈哈的跑过来,一人给了他一拳,通过力道,张晓能感受到,这是真死党,生怕打不死自己,刚刚死里逃生回来的他,被锤的忍不住咳嗽起来,“咋了狗子,是不是还没好利索,早上听说你落水了,上午忙着干活,过不来,我们几个想着一起来看看你”王大一看张晓咳嗽,张开蒲扇似的手开始给他拍背,不拍还好,这个憨货根本不知道自己力气多大,虽然都是同年生的,王大跟吃了肥猪粉似的,那长得叫一个人高马大,足足比张晓高了一个头,蒲扇似的巴掌一拍,咳的更厉害了。

    “住..住手,你个杀才,你要拍死我啊!”,终于寻了个空隙,救下了自己的小命,要不然岂不是出身未捷身先死了。恐怕是有史以来死的最憋屈的穿越者了吧,还没开始建功立业,左拥右抱呢,就被拍嗝屁了。见他不再咳嗽了,几个少年一下围上来了“狗子,咋样了呀你,咋回突然落水呢,是不是有人推的你,告诉我是谁,我给你报仇去,不把他屎打出来,算我没吃饭”,何苗大声喊道,真不知道他们是怎么把吃饭和打出屎来混到一起的,这让有点洁癖的张晓一阵恶心:“滚犊子,我直接不小心滑进去的,还有,以后不许再叫我狗子”“不叫你狗子,那叫你啥嘛?”“就是啊,你是不是淹傻了,从小我们都叫你狗子的。”

    都说三个女人一台戏,想不到这几个大老爷们也是叽叽歪歪,张晓一阵头大:“以后你们喊我名张晓就行,反正就是不许再叫我狗子!!!”“行吧,行吧,就是事儿多”终于说服他们几个了,张晓感觉比自己当初研究生毕业答辩时还累。还没来得及缓口气,耳边又飘来一声“狗子…………”张晓回头一看,原来是万伯伯下地干活路过,“哈哈哈…………”几个死党一起大笑起来,笑的万伯伯莫名其妙的,自己就喊了张晓一下,怎么几个熊孩子都在笑啥。

    这边先按下不表,张晓看着前面这几个人,心里一阵发急,自己晚饭还没着落,得赶紧想个赚钱的方法才行,一想,反正这离长安城也不远,不如去城里看看,了解了解情况,于是跟他们几个说:“你们几个有空没,陪我一起去长安城走走吧”这个提议得到了大家一致同意,十几岁正是爱玩的时候,平日里也没时间去,趁着现在不忙,此时不去,更待何时,于是几个人吆喝一声,一起向长安城走去,五里路的距离,几个少年人,一路小跑,两刻钟不到就跑到了。

    前世张晓也没去过西安,走在朱雀大街上,看着150米宽的街道,人来人往,路边小摊小贩一个接一个,张晓心里一阵感慨,这么宽的街道,以后踢足球直接就可以在大街上开踢了,还要啥足球场,不愧是大唐盛世。他们几个进了长安城跟刘姥姥进了大观园似的,见着个啥都大呼小叫,引得路人频频瞩目,张晓一看,连忙拉着他们几个走了,免得在这丢人,还丢的是他的人。

    一路走,一路看,不知不觉来到平康坊,说起这个平康坊,这可有说头了,这里是整个长安城最繁华的地方,两边酒楼餐馆不断,各类金银首饰店铺也是竞相争艳,最最最最重要的是,这里是青楼最多的地方,也是那些文人骚客,高官显贵们消遣的地方,看着前面几座金碧辉煌的高楼,牌匾上“潇湘阁”三个大字,铁画银钩,一看便是出自大家之手,让张晓忍不住驻足观看起来。

    突然前面传来一阵喧哗声,前面有家青楼下面围了好些人,有人在斗诗,几个人赶快跑过去,中国人这爱看热闹的传承,依然强劲,张晓仗着年纪小,人群中左挤右挤,带着他们四个挤到前面,走进才看到门口搭了个台子,台子上站了个老鸨子,约莫三十岁左右的年龄,样貌看着还有几分姿色,只见她站在台上说,今儿是我们冰冰姑娘出阁的日子,按照我们倚翠楼的管理,今天各位才子,为我们姑娘赋诗一首,由我们的翰林院张翰林,王翰林为各位才子评分,届时最优者,今晚冰冰姑娘就是谁的!!话音刚落,旁边走出一位红装女子,不得不说,饶是见过后世那么多美女的张晓也不禁一阵恍惚,确实是个美人,樱桃嘴,柳叶眉,瓜子脸,肤如凝脂,怪不得会来这么多人。“张晓,你快看,出来了,长得真好看啊,我要是能被选上就好了”王大那小子看的口水都快流出来了,张晓赶紧往旁边站站,免得被别人认为是一起的,太丢人了。

    “老鸨子,赶紧开始吧!”也不知道谁在下面喊了一嗓子,引得周围一阵阵叫好,都说穷书生,穷书生,除了真正的贵族子弟,大多数读书人都是一贫如洗,原因也很简单,古代的书本实在太贵了,那时候有没有现在这种印刷,都是手抄,手抄也就罢了,纸张也贵的离谱,几页好点的宣纸,都要四五辆银子,更别说笔墨之类的了,偏偏他们还好附庸风雅,喜爱烟花之地,还美名其曰,谈人生理想,谈抱负,真是又当又立。

    好不容易等下面安静下来,老鸨子赶紧说到:“既然大家都等急了,我就不说废话了,现在笔墨已备好,请各位才子们上台一展才华。”此话一出,下方群雄涌动,自认为有点才气的纷纷上台,走到旁边的书案上开始写起来,看的张晓一阵意动,凭我这穿越后的文抄公本事,拿个第一还不是轻轻松松,但是一想到里面那高昂的花费,恐怕进去后,卖身给青楼都还不完,很快第一批人已经写完了,第二批人接着写,前面写的诗词都交给两位翰林,说到翰林,张晓又忍不住一阵腹诽,身为朝廷官员,大白天上青楼,真是,真是……羡慕死个人了。

    “哼!!”“哼!!”张晓到底还是忍不住哼了一声,发表自己的不满,但是没想到周围还传来了一声和自己一样的声音,顺着看过去,之间一位少年,约莫十五六岁样子,身材壮硕,皮肤黝黑,一脸横肉,一身华服被肌肉撑得满满的,绝对是个练家子,周围不远不近的站着几个大汉,都是满身肌肉。他也朝张晓看了过来,两人对视一眼,心里不禁起了惺惺相惜之感,对面走过来,对着张晓一抱拳“这位兄弟,请了。”要不是还站在太下看才子们斗诗,张晓还以为来到了绿林好汉结义地方呢。自己也连忙抱拳回应“这位兄弟,我见你衣着华丽,不知为何生气呀”“我是气这些才子们,这青楼好不懂事,明明都是过来耍乐的,凭啥要作诗,老子给钱她还不愿意”听得张晓一头冷汗,原来是个暴发户。

    这时张晓眼珠一转,计上心头“这位公子,莫非对这位冰冰姑娘有意?”那少年一下居然还有点脸红“咳咳,就是想跟冰冰姑娘交流交流”,交流交流,我看你是想负距离交流的那种吧,

    “兄台衣着华丽,谈吐不凡,想必也是富家子弟,家里不缺钱吧。”张晓满脸期待的看着他

    “不缺!”不知道为啥,张晓总感觉他的神情里多了一丝笑意

    “兄弟这里有首绝世好诗,可助阁下今晚抱得美人归,六贯,不,五贯钱卖你如何,此诗可署兄台之名,我发毒誓绝不外泄…………”

    “五贯钱?”壮汉拧眉沉吟,不但没有半点被侮辱斯文的愤慨,反而眉头微挑,似乎有点心动了。

    张晓见状大喜,很好,终于遇到了一个斯文败类,大家的道德底线处于同一水平。要知道在古代,卖诗鬻(bi四声)文,会被所有的文人看不起的。

    “好,我要了,你先念给我听听,要是货色不行,你绝对跑不掉”壮汉一脸狰狞

    张晓一看这,忍不住心里直打鼓,但是还是嘴硬“你放心吧,我绝对不跑”

    心想着,长安城这么大,过了今天,鬼才找的着我

    于是附身耳边对他一阵嘀咕。壮汉一听,眼睛开始发亮“好,好,好,好诗啊,多谢兄弟相助,你放心,俺老程也是个爽快人,兄弟少待,我让人取钱去,我先上去把诗给写了”

    对着旁边一个壮汉一招手,那个人一阵小跑走了,他自己上去抓过笔,一顿笔走龙蛇,看他那架势,还真别说,有点斯文败类的味道,最主要的是脸皮够厚,刚买的诗,马上就心安理得的当做自己的。该说不说,这家伙虽然人长得五大三粗的,一手字写得还真不赖,明显是受过名家指点的。

    果然,好诗词的效果很明显,送上去不久,那个姓王的翰林一拍桌子,大喊一声,好诗!好诗啊,今天此首为全场最佳!旁边张姓翰林,探过头一读,马上也是大喊:“好诗,好诗,绝对是可以流放千古的好诗,来啊,给各位才子们念一念,大家都听听,也好让大家心服口服……”

    旁边一个小厮结过纸,旁边一个老夫子开始大声读出:“娉娉袅袅十三余,豆蔻梢头二月初。春风十里平康路,卷上珠帘总不如。”

    这一下底下彻底安静了,能在这里站着的,肚子里都有点墨水,好赖还是分的出来,想想自己写的,再跟这首诗一比,简直一个天一个地,安静过后,忽然的又喧哗起来,都在四处张望,想看看是哪位大才写出了如此好诗,台上冰冰姑娘也是喜笑颜开,毕竟这一番之后,自己的名声可就出去了,再回头一看,壮汉笑的嘴角都快裂到后脑勺了,一脸得意洋洋

    张晓一看,心想,这家伙一会儿该不会不认账吧,那岂不是亏到姥姥家了,这时候老鸨子又站在台上高喊:“两位翰林认为此诗最佳,各位才子们还有没有要上来写的,还请快快一展才华!”下面一阵摇头,这时候上去,纯属给自己找不自在呢,“既然没有了,那今晚冰冰姑娘就属于程公子了,哪位是程公子,还请快快入席,良宵难得呀”

    刚好这时候,之前走得那个精壮的汉子回来了,怀里抱着个包袱,将包袱往张晓怀里一放,好家伙,真沉,差点没抓住,连忙用力抱起来,华服壮汉对着包袱轻轻一拍:“五贯钱,一文不少,钱货两讫,这买卖做的值”

    这下子可把旁边几个小伙伴看傻眼了,这怎么一转眼就赚了五贯钱,要知道以现在物价,五贯钱够一个四口之家过一整年了,几个人两眼放光,面前五贯钱像磁铁似的把他们的目光紧紧吸住。

    张晓连忙道:“这位兄台请放心,出了这个地儿,打死我也不说这诗是我写的”

    壮汉也乐了:“小子文文弱弱,说话做事倒也是个爽快人,行,你这朋友我交了,家住哪里?下次若我还想买诗再去找你。”

    张晓犹豫了,对他来说这是一杆子买卖,卖完就走,泄露了住址怕会有麻烦。

    王家兄弟和何家兄弟在一旁亲眼看到几句话竟卖了五贯钱,几兄弟俩眼睛发直盯着张晓,目光很呆滞。学问这东西……看来真的很值钱啊,不仅这回赚了,而且下回还有赚。

    见张晓犹犹豫豫,王大急了,脱口道:“何家村张家……”

    张晓顿时脸黑,很后悔,为何不把这俩货嘴缝住了了再出门。

    “何家村我知道,离长安不远,当年……呵呵,不说这个,你们先玩会儿,我要先办正事儿去。”说完,也不管他们啥反应,跳上台子,哈哈大笑着进去了。

    张晓抱着钱,对剩下几个壮汉说:“几位好汉,我们也先走了。”

    刚才送钱的那个精壮汉子,对着几个人一伸手,做了一个“请”的手势,几个人连忙离开。

    出了平康坊,几个人一路狂奔,张晓身子弱,抱着几十斤的钱跑不动,便把包袱给了王大,让他背着,这家伙壮实的跟头牛似的,背着几十斤的东西,依旧跑的飞起,几个人一路跑出了长安城,在城里一个巷子,张晓实在跑不动了,喊停了他们,自己扶着墙在那狂喘,另外几个家伙则是使劲看着王大背着的钱。眼睛里已经出现“¥”了。

    今天意外收获了一笔资金,张晓心中大定,说实话,作为一个现代人,对古代货币没什么认知,只是想着好歹现在暂时饿不死了,可以开始启动赚钱大计了,怎么说启动资金也有了。

    ****************************************************

    歇息了一会儿,张晓和几个少年匆匆忙忙走在回家的路上。王大背着五贯钱,靠着卖萌技巧,请出城的商队顺路将他们捎到何家村。与壮汉交易过后已近黄昏,再晚城门要关了,里坊也要关了,长安最大的弊病就在这里,每晚不但要关城门,城里的坊门也要关,坊与坊之间以木栅门隔绝,并且还实行宵禁,谁敢半夜往街上窜,立马被巡夜的武侯拿了见官,犯夜的罪名不大也不小,吃一两个月的牢饭,挨十几记板子是免不了的。

    趁着城门快关之前赶紧出城回家,至于赚钱的事,张晓决定改日再办,自己的第一桶金已到手,有钱不怕办不了事,自己才十五岁,有丰厚的资本浪费青春蹉跎年华,要不……村里玩半个月再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