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年代小娇妻有空间

第124章 未来发展

    两位领导沉默片刻。

    张文海觉得陈怡说的很有道理,采购部那边是不能扔下的,毕竟都需要人才啊。

    “陈干事说的对,我们不能因为这边需要人,就把采购部扔下了。”他点了点头,颇为认同。

    郑厂长也缓过劲了,他笑着说道:“是我没想清楚,既然陈干事已经决定了,那跟你合作的人我去给你找。”

    “另外现在你干两个工作,那就在给你涨一级工资,也算是不让你白忙活了。”

    说着,他看向张文海。

    张文海点点头,他虽然抠门,但是不是不明事理的。

    只要对厂里做出相应的贡献,那涨一些工资也是必要的。

    陈怡听到他们都答应了,便笑着说道:“两位厂长放心,我一定会努力为厂里做出贡献,为愅命生产添砖加瓦!”

    “好!”郑厂长满意的点点头,“陈干事是厂里年轻人的典范啊!好好干,以后很有前途。”

    两位厂长对她的表现很满意,而且这次的事情也是陈怡自己提出来的。

    本来他们就是给陈怡一点奖励,后面的事情也是出乎意料的。

    不过好在事情是往好的方向发展。

    以后不说厂里订单会多多少,但是最起码不会太差。

    有陈怡在,外贸也放心不少。

    不得不说,这个年轻人很有能力,前途不可限量。

    郑厂长看着他出去了,忍不住叹了口气,“可惜是个女孩子啊,要是个男同志,以后可不止这样。”

    张文海看了他一眼,说道:“伟人都说了,妇女能顶半边天,郑厂长不要这么说。”

    闻言郑厂长笑了笑,“我也是跟你这么说,但现在的发展看来,以后确实厂里会好不少的。”

    不管怎么样,现在那件衣服厂里订单就接到了不少,采购部那边也在往外跑。

    陈怡这边离开办公室,回到采购部以后,马丽就过来找她说悄悄话。

    “哎?厂长给你啥好处了?”她好奇的问道。

    上次就给了收音机,这次肯定也是个好东西吧?

    陈怡笑着回道:“没啥,就是奖励了两百块钱,还有月末票给我翻倍。”

    虽然没有上次的收音机好,但是票跟钱都是有用的,比给东西好多了。

    她可以想买什么就去买什么,万一给的东西她不需要怎么办?

    比如给她一台缝纫机,她自己有啊,自行车都有。

    所以,这钱票是最实在的东西了。

    马丽一听才这么点东西,不禁撇撇嘴,“老抠鼻果然抠门!你这几天没来不知道,就这两天的订单都涨飞了。”

    “那件衣服现在都做出来一万件了!都被订出去了。”

    因为是长袖而且又是秋天了,所以这衣服还真的很受欢迎。

    厂里拿出去样衣以后,每个地方都订了货,当时就有顾客看到,表明了想要这件衣服。

    不得不说,这时候都是白衬衫样子的,能出现一个花样,大家都争相抢购。

    闻言陈怡拉了她一下,“丽姐,这事儿不能这么说,不管咋的厂里给我奖励是鼓励。”

    马丽撇撇嘴没再说什么,她只是为陈怡打抱不平,平时别人遇到这事儿她还不说呢。

    不过也是,这事儿说太多也不好。

    下午陈怡刚下班,在门口就看到了一个熟悉的身影。

    “晓丽!”她惊讶的看着对方。

    可不就是方晓丽吗?

    这人前段时间说了回城的事情,之后就再也没有信儿了。

    陈怡给她去了两封信也没有回复,后来就等着了。

    “陈怡!”方晓丽笑着过来,说道:“是不是很惊喜,很意外?”

    “你回来怎么不给我写封信!”陈怡翻了个白眼。

    这孩子是她当初下乡时唯一一个朋友,而且对她很不错。

    之后两个人信件一个月来往一次。

    方晓丽嘿嘿一笑,“我妈说给我弄到指标了,但是后面还有挺多事,就没给你回信!”

    回城也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要不是方母在背后运作,恐怕方晓丽就算是回来,也不会这么快就回来的。

    闻言陈怡松了口气,“我还以为你咋滴了,不回我信。走,今天去我家吃饭,我给你做好吃的。”

    两个人很久没见了,吃个饭聊聊天是应该的。

    “行啊!就惦记你做饭呢!你是不知道,在乡下吃的我都快成大白菜了。”方晓丽一边说,一边跟她推着车子走。

    回到家里,陈怡让她在这待着,自己则去了厨房。

    从空间里面拿出来几个鸡蛋,还有两个鸡腿。

    因为她不会杀鸡,只能吃这个了。

    突然拿出来一只鸡让方晓丽帮忙,那也太突兀了吧?

    炖上鸡肉,方晓丽来到厨房,说道:“你家整得挺不错啊,这房子是租的还是买的?”

    因为当初工作调动,他们来城里也没多久。

    所以方晓丽才问起这个。

    陈怡回道:“这是买的,早晚得在这安家。再说了,要是等贺明城分配房子,估计得个十年八年的。”

    如今贺明城是第一年上班,就算是分房子也得可着前辈先来。

    等他工龄上去了,估计都不知道哪年了。

    方晓丽点点头,“确实啊,租房子十年八年也能买个大房子了。”

    两个人一边说一边做饭,方晓丽帮忙看着火,陈怡就在那里做饭。

    差不多一个多小时,饭菜都做好了。

    陈怡是真不习惯啊,这炉子太难弄了,每次生火都是个难题。

    还是空间里面的煤气好用,还有电,可以用电饭煲焖饭,又快又干净。

    两个人坐下来吃着饭,时不时方晓丽还在说起知青集体户的事情。

    那边已经有几个二十六七的男女青年结婚了,下乡好几年家里也没有消息,一般家庭的都不抱着返城的希望,准备结婚了。

    闻言陈怡心里有些复杂,还要六七年才能返城呢,没有门路的家庭,这几年可不是能等得起的。

    有门路的下乡一阵就能返城了,但是普通人只能等着。

    有些下乡三四年看不到希望的早早结婚,这也是常事。

    “不过幸好我妈给我弄回来了,不然我都得跟他们一样。”方晓丽语气中带着复杂。

    她也怕自己回不来啊,好在最后回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