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游戏三国吧

第三十五章:苦肉之计(下)

    管家正想着,周瑜也果然爆发了,登时便是气得脸都青了,回身便走出会客后厅,叫外头的士兵去叫了司刑人员!

    不一会儿,周瑜带着一队执法人员进了黄盖的会客厅,黄盖这个时候已经被管家醒过了酒,意识清醒了那么一点,只是见到周瑜带着执法队的人进来,他不仅没有害怕,还直接拍案而起,喝问周瑜道:“周瑜,你真敢抓我?”

    对此,周瑜冷哼一声,回应道:“有何不敢——给我拿下!”

    ……

    黄盖因练兵时候擅自会见宾客,醉酒而顶撞周瑜,最后被周瑜抓捕的消息很快传遍了临江城。

    并且周瑜还决定对黄盖当众施行八十鞭的军刑,许多与黄盖交好的将军来为黄盖求情,周瑜都没有改变主意,第二天早上便下令执行了!

    时日上午,黄盖光着上半身被绑在一个矮木桩上,露出后背接受鞭刑,许多将士都来围观,但大多是怀着怜悯之心的。

    足足八十大鞭,周瑜亲自督刑,施刑士兵也不敢下手太轻,导致黄盖后背被打得皮开肉绽,甚至血都流到了地上,而整个过程中黄盖紧咬着牙齿,吭都没吭一声!

    刑罚结束后,周瑜径自离去,黄盖很快就被几个将士朋友上前解下,送回了府中,一路上黄盖还大骂周瑜,引得路人侧目!

    但回到府上,黄盖在众人的关心下上完药后,他却屏退了左右,让送他回来的将士好友暂留了下来——

    “诸位朋友,公覆今日受刑,全都是和公瑾大人商量好的,你们切莫多想,怀恨公瑾大人!另外感谢大家送我回来,今天中午就在我这里吃个饭吧!”

    ……

    另一边话说诸葛亮跟鲁肃去考察箭支储备数量,发现整个江东现存箭支不过三万,其中近半数还因存放年头过长需要翻新。

    而诸葛亮和鲁肃合计了一下,最好能有十万支左右箭的储备量,如此应对曹操大军将“有如神助”!

    不过依据造箭的速度来看,江东要自己造满十万支箭,需要半年左右时间,那样完全来不及备战和使用——他们估计最多两三个月,曹军便会渡江攻打,也就是说他们只有两个月左右的时间进行箭支的筹备!

    考察完这一情况之后,第二天诸葛亮便让鲁肃在五天内准备好三十艘草船以及六十名善于划船的士兵,等待时机使用。

    诸葛亮让鲁肃准备草船的第二天,也正是黄盖被处鞭刑的这一天,诸葛亮当时也在现场看了,心中不免暗赞周瑜和黄盖可谓“一个愿打一个愿挨”,配合绝佳!

    之后诸葛亮又去见了一趟周瑜,向他表示如今黄盖虽然有理由叛变,但就此叛变仍然显得突兀,最好再进行一些“点缀”。

    对于诸葛亮的这个建议,周瑜当时便是笑道:“孔明先生果然不愧是聪明人,和我想的一样,曹操那老贼,老奸巨猾,这苦肉计要想骗过他,光这样自然是不够,先是尽管放心——明日我召集抗曹大会,届时会请所有裨将级以上将领参加,但不会请黄将军!”(PS:本书中正式将领等级从高到底为大将军、骠骑将军、车骑将军、卫将军、前后左右四大将军、临时封号的“杂牌”将军以及偏将与裨将,但这个时候曹、孙、刘三家还未称帝,手下将领也未正式得到这样的等级封号,故而暂时少几级将领称号,一般出战主将之外大都称为副将,望读者悉知。)

    闻言,诸葛亮不由笑着点了点头,旋即也不忍感慨道:“这次黄将军受苦了呀,出此计策其中也有亮的参与,还望大都督替我也谢谢黄将军!”

    诸葛亮这么一说,周瑜也不免对其多了一分认可,当下由衷点头答应道:“嗯,孔明先生有心了,瑜自当转告!”

    第二天,果然是周瑜所言,他召开了“抗曹大会”,讨论备战曹军的初步事宜,连最低职位的裨将都请到了位,唯独没有叫人请黄盖!

    这令许多不知情的将领都在私下讨论,都说黄盖把周瑜得罪惨了,日后是彻底凉凉了!

    两日之后,鲁肃派人叫了诸葛亮,然后将诸葛亮带到了一处河岸边,让他“验收”所要的三十艘草船以及六十名士兵。

    诸葛亮检查完毕后,很满意地点了点头,便让鲁肃两日之后的清晨随他出去“讨要箭支”!

    两天后的清晨,天都还未亮时,诸葛亮便与鲁肃汇合,让六十名士兵每两人分乘一艘草船,向乌林方向快速驶去,二人则是乘着另外一艘小船远远跟着。

    这天早上江上的雾特别的大,两艘船就算紧挨着,站在船头的两人都不能彼此看到对方!

    船队前进了几个小时,终于接近了曹军训练水军的水域附近,而这个时候随着太阳出来,浓雾已经散去不少,可仍然有些许雾气,致使寻常眼力看远在几百米的人只能辨认轮廓而已。

    随着三十艘草船的逐渐靠近,不一会儿就有在训练的曹军发现了。

    几艘船的领将很快被通知有敌袭,纷纷到船头甲板上查看,但都不能看清,只能模糊辨认有好几十艘船,上面还有许多人的轮廓——那是诸葛亮命人安插的稻草人,都穿了相应的军装。

    几位领军将领很快彼此进行了传商,最后决定先靠近细察,但还没等他们传令,他们就发现那些船只开始远去。

    抱着“宁可错杀一千,绝不放过一个”的想法,有领军率先命人放箭进行射击。

    有了第一艘放箭的船,很快就起了连锁反应,曹军训练的十六艘战船上都开始放箭,一轮就是上千支箭射出,大部分都准确地射在了三十艘草船上!

    而每只草船上负责划船的两名士兵都是“全副武装”,根本无惧箭支,一心划船撤离,很快就脱离了曹军的视野。

    曹军见状,并未追击,一来他们水军训练刚刚开始,水上作战能力弱,又是大船,根本追不上那些小的草船,二来他们认为那么多支箭下去,对方肯定死伤惨重,这才逃得那么快以避免更多死伤。

    令曹军惊诧的是,过了一会又有一支船队出现在他们侧方的江面上,数量好像也有几十艘,但从它们的前行路径来看,似乎只是路过。

    曹军几位领将刚刚才下令放箭“击退”过一支船队,感觉还没过瘾,这下便又命人放箭射击,一直到那支船队改变航向逃离了射箭极限范围,曹军才停止了射箭。

    诸葛亮和鲁肃乘坐的小船一直远远跟着那三十艘草船,刚刚曹军所攻击的第二波船队,其实还是这三十艘草船,只不过换了个朝面,令没有被射满箭支的一面对着曹军罢了。

    而当这三十艘草船回到江东岸边,每艘草船上都插满了箭支,平均下来每艘船有近一千五百支箭,总计有近四万五千支箭!

    如此一来,江东铸备出十万支箭,两个月时间基本上绰绰有余了!

    ……

    “草船借箭”后两天,曹操得知这一情况,倒也没有什么反应,仍然让水军每日训练,但增加了一支巡逻船队,以防孙权船队靠近刺探军情。

    这一天,曹操在乌林城城主府刚吃完午饭,正一人独酌,忽然有士兵来报,说是江东那边来信!

    曹操闻言十分惊讶,连忙令左右将信呈上,取过后打开看了起来。

    看完信的内容后,曹操面露喜色,然后忽然大笑道:“好、好、好,真是天助我也啊——来人,叫荀彧先生过来与我议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