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明疑案

第四章“只要能为朕所用,就可不计前嫌”

    “皇上,高梦箕和方拱乾都跑了。”

    很快,派到监狱的人回来报告了。

    “跑了?”皇上面露困惑,“你没告诉他们说本太子登极吗?”

    “告诉了。我把他们从监狱里面带出来,说要带他们见皇上。”

    “他们不愿来?”

    “听说是见皇上,他们本来是高高兴兴的。但我一告诉他们是太子登极,立了新皇上,他们就逃了,拦都拦不住。”

    “他们没说什么吗?”

    “没有,什么都没有说。”

    “哎,这高梦箕。”皇上叹口气,“是他将朕从北一路带到南,又送至南京,功高盖世,朕还想着要好好地封赏他呢。”

    “皇上,不必难过。”徐瑜安慰道,“南京被清军包围,他们大概是自顾逃命去了。”

    “还有这方拱乾,本是本太子老师,居功至伟。在指认本太子之时,也并不曾为难本太子……”

    “皇上念旧情,定可成为有为之君。”

    “罢了。如果他们回来,朕封他们为礼部侍郎,兼东阁大学士。你们可以将消息散发出去。”

    “遵旨。”

    “皇上,王铎倒是来了,只是不肯上殿。”

    “为何?”

    “哈哈,刚才他不是被打,头发胡子都被拔光了,脸上青一块,紫一块……”

    “那就让他回家养伤,等伤好了,再上殿不迟。”

    “皇上,是否也封他个官?”有人提议道。

    “不可,皇上。”徐瑜阻拦道,“就是他不认太子的,还封他做甚?”

    “现在为非常时期,正是用人之际。只要能为朕所用,就可不计前嫌。”

    “皇上真是仁慈。那,就封王铎个大学士吧。”

    “好。封他个大学士,让他回家休养去吧。”

    “是。”

    “朕曾经在中城狱留置,幸无大碍,定有神灵保佑,才有今日。”

    “皇上,应为中城狱神所护,可以封它为王。”徐瑜建议道。

    “准奏。就封它个京师王,保佑朕之江山万世永存。”

    “皇上圣明!”众人齐呼道。

    “现在,皇上应将登极之事布告天下,让官员百姓知情,共奉新的大明之主。”刚刚被任命为史清满说道。

    “卿所言极是,你快快拟来,速速张贴于西华门。”

    “遵旨。”

    “史大人不必了。皇上,臣早已拟好。”徐瑜说道,并从袖中取出一卷纸来,展开。

    “爱卿考虑得真是周全。念来。”

    “遵旨。”徐瑜答应一声,走到殿中位置,面朝众人,高声念道:“孤卧薪尝胆之身,赖尔臣民拥护入宫……”

    皇上和众人都认真地听着,不时点点头。

    “……皇天庇佑之灵,托太祖高皇帝不泯之功德,守兹神器,保此丰镐,非敢有贪天之心也。”

    “一切全赖祖宗护佑。”皇上抬起头来,望着武英殿房顶,似有所思。

    “……愿尔臣民念祖宗之先业,先帝之苦心,各竭忠心,保全大物,下亦可以自安身家。庶见忠义尚存草野,城池固而百姓安。余心慰矣。”

    念毕,徐瑜又举起榜文,四下里转了一圈,然后才放到皇上面前。

    “写的好。”

    “皇上过奖。”

    “速速派人将其张贴。”

    “承月,你去吧。”徐瑜走向承月。

    “我不去,我还要陪着皇上呢。”

    承月把头扭向一边。

    徐瑜略有些尴尬,自己的话就这么没有份量吗?他又走向张小鱼。

    “张大人,你去吧?”

    “承月为什么不去?”张小鱼面露难色,有些不情愿,带着责备的语气说道。

    “你刚才不是说要做太监吗?这就是太监所要做的活。”

    “那我不干了,你还是让承月去吧。”

    “这不是我让你去的,这是皇上的旨意。”

    “皇上又没让我去。”张小鱼仍然不听。

    听到下面的争吵,皇上摆了摆手。

    “张爱卿,那你就去吧。”

    “皇上,我……”张小鱼还想说什么,但看到皇上高高在上的样子,心里不免一激灵:再不去,这不等于抗旨不遵吗?只好答应:“遵旨。”

    说着,张小鱼悻悻地从徐瑜手中接过榜文,一步三摇地走出了大殿。

    “皇上,有人来报,老百姓把马士英、阮大铖们的家都烧了。”

    “烧得好,这些奸臣,听说清军打来,带着家人都跑了。”

    “把他们烧光才好呢!”

    “听说,赵体元、杨维垣家也都烧了。”

    “这如何是好?”皇上发愁了,他知道这个位置不好坐。

    “现如今,弘光皇上的官员们能逃的都逃了,还有几个没有走的。”

    “有谁?”

    “刚才来的赵之龙,只有他的手上还有兵可调动。我们也只能依赖于他。”

    “速速将他召来。”

    “不是刚才被赶走了吗?他会听命于皇上吗?”

    “顾不得那么多了,速速派人前去传孤旨意,让他速速来见朕。”

    “越国公刘孔昭也在城内,保国公朱国弼、礼部尚书钱谦益也在。”

    “那好,能来的都让他们来见朕。”

    “可让谁来传旨啊?”

    众人面面相觑,虽然拥立了太子当皇上,但毕竟对朝廷办事日程不知。

    “皇上,可派一名太监传旨。”

    “哪来的太监啊?”

    徐瑜朝殿门口望了一眼,殿门口还站着一些看热闹的人,里面就有不少太监。

    “皇上,我去找一名太监来。”

    很快,徐瑜带着一名太监前来。

    太监似并不情愿,并没有下跪。

    “还不快跟皇上磕头?”徐瑜提醒道。

    “奴才跟皇上磕头。”

    “抬起头来。”

    “是。”

    “皇上,这是马进忠,马公公。”徐瑜介绍道。

    “马公公,传朕旨意,速速召群臣来殿议事。”

    马进忠面露愁容。

    “皇上,都这个时候了,跑的跑,逃的逃,死的死,你让我怎么传达你的旨意啊?”

    “能传达几个就几个吧。”

    “这倒好办。只是,只是……”

    “只是什么?哦,你怕他们不承认我这个皇上,是吗?”

    马进忠尴尬地点点头。

    “那,谁承认谁来。”

    “那就好,那就好。”

    “皇上,要传谕群臣,让他们知道当今天子承继大统,乃货真价实,绝非假冒,说服群臣,拥立新主。”

    “刚才不是贴出去了一张吗?”

    “刚才的那个榜文虽然写得不错,但毕竟太简单,有些该讲清楚的还没有讲清楚。”

    “是啊。毕竟许多人还以为太子为假冒,虽然我们认为真,但这些官员们却以皇上为假。”

    “这一次应该找一个文笔俱佳之人来作,要写得声情并茂,感人至深。”

    “这个非徐瑜大人不可。”皇上看着徐瑜笑道。

    “臣遵旨。”

    “待明天传谕群臣,告之天下朕之本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