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明疑案

第9章 “你敢不敢摘下头盔”

    “太子,到了。”张若麒对太子说。

    他是作为李自成特使,携太子前来吴三桂军营议和的。

    此时,吴三桂早已接报,正在营门口恭候太子的到来。

    见太子来到,便连忙迎上去,纳头便拜。

    “微臣吴三桂迎接太子。”

    “吴将军请起。”

    “请太子、张防御使进帐。”

    “吴将军,别来无恙乎?”张若麒朝吴三桂拱了拱手。

    张若麒也曾是大明将领,在李自成攻进BJ后,便投降了李自成,李自成仍任命他为山海关防御使。

    吴三桂并没有理会张若麒,只是用鼻子“哼”了一声,算是回应。

    张若麒不自然地笑笑,下了马,随吴三桂走进大帐。

    大帐内坐满了吴三桂军中将领,个个都披盔带甲,腰佩刀剑,威严站立,自带杀气。

    太子还是不由自住地打了一个冷颤。

    “太子请坐。来,给太子上茶。”

    吴三桂还是没有理会张若麒。

    张若麒站在那儿,不知自己是不是该坐下。

    但毕竟见过世面,张若麒在脸露出一丝不快之后,立即恢复了平静,自若。

    “吴将军,已按昨晚商定,将太子送回,也请您履行前约,双方罢兵,停止战争。”

    吴三桂这才转过身来,看着张若麒,眼中射出两道寒光。

    “我是该称呼你大明防御使呢?还是该称呼你大顺防御使?”

    “那我是该称呼你大明平西伯呢?还是称呼你为大清平西伯呢?”

    张若麒反唇相讥。气氛顿时尴尬起来。

    仅仅数月时间,原本一个阵营中的将军,却成了敌对双方,在战场厮杀。

    今天,又作为双方代表,在一起谈判。

    “胡说,我乃真真切切的大明平西伯,岂像你,变节投敌。”

    “那昨日战场的大清兵何来?”

    “是我请来助我灭贼,恢复大明,为朝廷雪耻。”

    “大清就这么心甘情愿地为你派兵?”

    “大清当然不会轻易派兵助我,是在我泣血求助,告知其厉害,才答应出手援助。”

    “就这么简单?你们之间没有什么交易?”

    “这就是你不应该过问的了。对于乱臣贼子,同样为北国所不容。”

    “哈哈,你敢不敢摘下头盔,让我们瞧瞧啊?”

    “大胆,脱掉头盔干什么?”

    “看看你不是不大清兵啊。大清兵头留辫子,吴将军如没有降清,自然不会留辫子。”

    “你……”吴三桂大怒,“贰臣,竟敢污辱我……头盔岂是你让摘就摘的?”

    “既如此,那将军就不要计较什么大明,还是大顺了,问题是解决两家争斗,消弥战争,恢复和平。”

    “嗯。”吴三桂消了消火,语气也缓和了一来,“和平嘛,很简单,就掌握在本人手中,本人想战就战,想和就和。”

    “吴将军还想再战吗?”

    “那得看李自成能否答应本人的条件了。”

    “条件?条件不是归还太子吗?今天,太子已经送来。难道你又加条件。”

    “仅仅归还太子就议和,是不是这和平来得太轻易了呢?”

    “那,你还有什么条件?”

    “不得,就一条。不能迎来太子就完事啦。我还要送太子到BJ继承大统,登极。”

    “你的意思……”

    “对,返京之后,李自成要速速离京,不得在京停留。”

    “那闯王要是不同意呢?”

    “不同意?那我就即刻开战,杀得他片甲不留。就谈得这儿吧,你速回,在我改变主意之前,让李自成赶紧离京。否则,他就永远走不了了。”

    “别忘了,你父亲吴老总兵还在李自成营中……”

    “他既已归降大顺,便是大顺臣民,与我何干?许他不忠,就许我不孝。”

    “吴将军,就此别过。”

    “不送。”

    太子坐在那儿,也没动,像一个局外人,自己的命就这样由李自成转到了吴三桂手中。

    他曾经是那样担惊受怕,小心谨慎,担心有一天李自成不高兴的时候,将自己砍了。

    虽然有时装作不怕死的样子,但内心他知道自己是多么虚弱、无助。

    但李自成确实是对自己优待有加,并不像历史上其他起义者对待亡国太子,害怕其东山再起,加害于他。

    当吴三桂提出交出自己作为议和条件时,李自成答应了。

    他在心中还是十分感佩李自成的。

    而眼前的吴三桂呢,被父皇封为平西侯,手握重兵,他曾经说,释放太子即降,这是一唯一条件。

    但不知何故,答应投降的吴三桂反悔,食言。

    终于刀兵相见。

    议和,吴三桂提出的条件又是把太子交出来。如今,我回来了,他刚才说,要送自己进京即位,这是真的吗?

    真的如做梦般。

    从阶下囚,到天子,难道这是再演一场戏?

    戏如人生,人生如戏,变幻无常。

    “太子,让太子受苦了,臣罪该万死。”

    看着张若麒走出大帐,吴三桂才来到太子面前,再次叩头。

    “将军快快请起,没有将军相救,我可能就要死在李自成之手了。”

    “太子洪福齐天,臣岂敢不效命。”

    “将军力挽狂澜于既倒,乃我大明肱骨之臣,大明全依仗将军了。”

    “桂父子受朝廷厚恩,食君之禄,贼兵弑逆,士民切齿,人神共愤,天地不容,岂有坐视之理?”

    “将军忠心可嘉,义薄云天,日月可鉴。如保我登极,将军将立盖世之功,必封以故土,晋为藩王。”

    “谢太子殿下。”

    吴三桂再次叩头,以头触地,不小心,头盔倾歪,一条辫子从里面露了出来。

    太子自然看到,心中大惊,但大概经历了太多,倒仍然无动声色,就像没看到一样。

    刚才他听张若麒说,吴将军是大明还是大清平西伯,他以来这可能是张若麒为自己开脱,说得不实之辞。

    但现在看来,吴三桂真的投降了大清。

    那他还把我从李自成手中要过来干什么?

    是为了大明?还是为了大清。

    太子脑子乱成一锅粥。

    吴三桂赶紧把头盔扶正,心怦怦地跳。还好,刚留辫子,辫子并没长,太子大概看不到吧。

    “太子,暂时歇息,我要继续追击李自成,把他赶出BJ,送太子登基。”

    “嗯……嗯……就依仗将军……了……”太子没有了先前的兴奋,表情有些凝重,说话也不利索了。

    他尽量掩饰心中的不安,但还是无法完全掩饰掉。

    吴三桂似乎并没有注意到太子的变化,他吩咐手下。

    “众将听令。”

    大怅内的将士个个精神抖擞。

    “今太子已归,吾无忧矣。兴兵剿贼,克服神京,奠安宗社,就在今日,大家随我一起出征,追击李自成,送太子登极。拥戴新主,恢复前朝。”

    “拥戴新主,恢复前朝。”众将士齐呼。

    太子没有动,静静地坐在那儿,看着眼前的这一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