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强医生,我能与器官对话

第三十八章 大夫,先治着,咱不会欠公家的

    管彤:嗯,结合目前的症状来看,神内也是为了他们好,不想看着他们人财两空。

    韩明:这个病隐蔽性很高,而且临床上甚是少见,很难有人将这些症状联系在一起。

    临床上最为常见的就是典型僵人综合征。

    而伴强直及肌阵挛的进行性脑脊炎比典型的僵人综合征更为罕见,即便是在海外也很少有这种病的记载。

    “那你是何处得来的结论?”

    “我之前看过一个关于这个疾病的报道,当时在查阅资料就顺手翻了一下。”

    他可不敢告诉对方自己有系统面板这件事。

    “我现在可以肯定田小暑患的就是更为罕见的第二种情况。”

    管彤轻轻将椅子往前挪了挪,“现在他还有多久?”

    “一般这个症状出现的时候,患者的生命周期就在六个星期到四个月之间,而且预后很差,致死率超过了五成。”

    “那真的没有进行下去的必要了。”

    管彤眼圈瞬间就红了,她不明白这些一辈子本本分分的老农民为什么就会染上这样的疑难杂症?

    这个病的起因到现在也没有一个定论,医学上有着不同的声音。

    但是可以肯定的是,这是一种自身免疫性的疾病,有可能是体液免疫介导的自身免疫反应产生的相应致病性抗体。

    对抑制性神经递质起到了功能型的阻断作用,引发了中枢神经系统兴奋性递质与抑制性递质相互之间的失衡情况。

    “这么稀少的病例,肯定也不会有什么特效药了,药企不会花大成本去研究这种注定亏损的项目的,那么从已有的药物上对患者进行诊治有改善的可能吗?”

    “这样起码能将患者的生命周期延长啊,毕竟他是家中唯一的青壮劳动力,老的,小的都在等着他呢。”

    “一旦他真的倒下去,他那两个孩子也是大概率辍学的,老娘更是孤苦了。”

    而在农村,初中没毕业的小姑娘一旦辍学的话,大概率就是进工厂了,过个两三年就找个人家直接结婚了,等到了年龄再去补一个结婚证,这就是她的人生了。

    男孩子就更惨了,无论是求学还是求生,他都要忍受同龄人的白眼,举步维艰!

    “我现在能想到的就是先上一些抗惊厥和抗焦虑的药物,至于免疫治疗方面只能先上人免疫球蛋白和皮质类固醇了。”

    “啊,免疫球蛋白啊?”

    这个药可是很贵的啊,一小瓶就要798,而且还不能走报销,这要是全靠静脉注射那得多少钱啊?

    “管医生,这还不是最难的一步,后续还要评估要不要进行血浆置换,费用会更高,而且这个病的复发和致残性都非常的高。”

    “我们现在能做的只是仅仅是改善临床的症状。”

    管彤有些于心不忍,“真的还要继续吗?”

    “这真的是个无底洞啊。”

    有时,有些事,明知没有结果还要继续下去吗?

    当韩明将患者的情况如实反应给领头的二大爷之后,这位坐在楼梯口闷头抽旱烟的老人用力在鞋底拍了拍烟枪,

    “治,大夫,只要还有机会咱就不能放弃!”

    “左右也是个死,人呐总是要走这一遭的,既然还有一口气在,咱们就不能将小暑留下,这是咱在临走前答应他娘的事。”

    “诸位,咱们不单单是乡亲,还是小暑亲族,都沾着亲哩。假如今天躺在里面的是你们的孩子,是你们的汉子,是你们的父母,你们还能狠下心嘛?”

    二大爷的一番话让原本还有些松动的几人羞愧的低下了脑袋。

    “钱嘛,一会让狗娃子先回去,将这里的情况告诉大伙,咱们能凑就凑,实在没有了就去公社嘛,我亲自去打申请,国家不会不管咱们的,先将大有的命保下来,后面咱们慢慢还。”

    “咱们有一口垫一口,先紧着小暑他们家的事弄,总能好起来的嘛。”

    二大爷一口气说了很多,然后一屁股坐在了板凳上,他的胸口在激烈的起伏着,眼圈里布满了血丝。

    “大夫,手术在哪签字啊,我们来签字,你放手去做吧,不够的地方先欠着,咱已经让人回去凑了,不会欠公家的。”

    不会欠公家的,成了二大爷重复最多的一句话。

    “老安,先去把免疫治疗给安排上。”

    “收到!”

    “管医生在哪?让她再跑一趟安排一个腰间的穿刺。”

    “她今天有手术,要下午四点多就能回到诊室。”

    “哦,那我再去联系其他组的几个小师弟小师妹们,看看有没有文笔好,口才好的,最好就是在大学的时候参加过那种辩论赛的那种。”

    “嗨,这还要去求人啊,咱们秦医生在学校的时候就是咱们院区的红人啊,辩论大赛还在省里拿过奖哩。”

    韩明一皱眉头,就秦安那萎缩样子?

    实在很难将他与才子并列在一起啊。

    “那行吧,我就想在楼下的宣传栏和咱们医院的板报中弄一个大板块下来,专门将这些罕见的病症记录下来。”

    “一来,可以扩大咱们院的影响力,再者,也多了一条捐献的路子,这不比那些干巴巴的科普好多了,像大有他们这种家庭情况的一定会引起大伙的注意的,人心都是热的,谁家都会遇到点事,能帮一点算一点吧。”

    韩明又上楼找了一趟神外的王副主任,将自己的想法说了出来。

    “韩医生,你这个想法很不错啊,正好我手底下也有两个小家伙,我正好让他们去拍照取材,弄成那种对话的模式放在宣传栏里。

    “我再帮你跑一趟医务科,他们那边自然也是乐意的,毕竟最后功劳还是要算在他们的脑袋上的,有了他们在背后推动就事半功倍了,还能吸引更多的媒体报道。”

    医务科最爱的就是攻克一个又一个的难题,这样医院的存在感与影响力就会直线上升。

    而他们的效益也会跟着一起腾飞,而科室报备的器材也能更快的下来,这是一个良性的闭合环,三盈的局面。

    医院赚了面子与名声,科室落了好处,皆大欢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