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强医生,我能与器官对话

第一百一十二章 叮叮当当是骨科

    “反复冲洗,暴露视野。”

    “生理盐水再接一盆温的。”

    “补血上夹板,不行就直接手动,别管能不能抗住,先救人。”

    骨科众人先是用一枚克氏针固定骨折于解剖位置;

    紧接着分别在骨折近端和远端距骨折线0.5-1厘米处垂直于指骨纵轴钻孔,过双侧骨皮质。

    直径1.5mm克氏针应在一个平面内、且此平面应和指骨纵轴平行;最后,取出这两枚克氏针,在针道处插入注射针头作为导管,将1毫米的钢丝穿过然后拧紧加压。

    相当于张力带钢丝,这样的固定非常牢靠,术后可以早期锻炼,便于功能恢复。

    临床上常见的髓内针的种类有梅花形、V形、菱形、三角形及圆形等。

    股、肱、尺骨用直髓内针,胫、桡骨须用弯髓内针。

    梅花形与V形髓内针的优点是破坏髓腔少,插入过程髓内压力增加不多,脂肪栓塞的并发症很少,非常的实用。

    同时,这两种针的横断面弹性固定作用强,可紧紧嵌在髓腔内,有效地阻止骨折部发生旋转。

    正是因为这个特点,临床上比较常用,尤以梅花形最优最广!

    “韩医生,不是我多嘴啊,我还是想问一句那么消失的小隐静脉和腘动脉咱们怎么办啊?”

    “咱们没法直接下手啊,这等于是盲操啊。”

    骨科的医生还是谨慎的,他不愿冒险,毕竟一旦出现问题是要担责的,但是截肢的话,起码不会有这样的难题。

    韩明一边在托盘上不断翻找那些叮叮当当的器械,一边耐心说道,“这个好办,就从患者手脚上截取一些末端的血管来替代吧,本身也不是什么天大的事,总比没有好强吧。”

    这……好像也是个法子。

    “肠外侧的神经的话,你要问我的意见就直接忽视,因为虽然外侧的神经没有了,但是腓浅神经还在,况且腓肠肌,比目鱼肌肉都完好无损,依然能够支撑小腿的,问题不大。”

    “在活性消失之前也没有更好的办法了,总比截肢强。”

    “退一万步讲,真要到了那一步再截肢也没问题,现在还是先保吧,孩子的父母也是这个意思,瘸子也比没腿强。”

    “你要是实在不放心的话,我可以多做一次神经的嫁接。”

    回答的非常专业且耐心,就连一旁的骨科主任都皱了皱眉头。

    台词都被说完了啊,还是太慢。

    “这真的成吗?”那位医生有点犹疑地望向了自己主任的方向。

    “听韩医生的,动手吧,先从大的骨头开始接。”

    粗的胫骨自然是最先被连接起来的,接下里的才是小的骨头。

    我们的小腿上有两块重要的骨头,胫骨比较粗,主要的作用就是承重。

    而腓骨比较细,位置在胫骨之后,主要就是辅助支撑的作用,同时还是踝关节的一个重要纽带。

    “劳驾,来一个大号的钻头过来!”

    滋滋……

    手术室内电钻声此起彼伏。

    虽然患者的筋骨和腓骨已经碎成了11块,但是韩明还是尽力将它们拼在了一起。

    只是不少残渣已经找不到了,总有边缘不齐整的地方,该削的削,该补的补,还是要将缝接处磨平整的,不然会刺破血管,弄伤韧带之类的,而且还会二次伤害。

    “大骨架的部分已经完成了,准备固定一些小游离骨吧。”

    “髓内钉!”

    “收到!”

    几人从之前的犹豫到现在的通力合作也仅仅过去了一个小时而已。

    韩明的动手能力确实得到了众人的认可,骑马也是追不上的那种,有个成语叫做“难忘项背”。

    说的就是韩明这种小变态,小天才!

    骨头对接完成之后不是就了事了,还是要用钢丝固定的,不然会有松脱的风险。

    因为要加钢板的话,就要重新往里面钻螺丝,势必会影响之前的固定结构。

    所以选择固定架来固定才是最适合小男孩的机会。

    筋骨与腓骨的固定工作完美完成,接下来的就是缝合肌腱的环节了。

    “你们快看,韩医生用的是什么缝合的手法啊,怎么都没见过啊。”

    肌腱的缝合方法最常见的是套圈缝合,不锈钢丝缝合,8字缝合等,但是韩明的这个缝合手法有点四不像啊。

    既不是凯斯勒也不是套圈,究竟是哪一种呢?

    难道又是自创的?

    改良版本?

    几名骨科的医生都来不及发问,这边已经完成两粒缝合了。

    肌腱的缝合要求是不能留有空隙,必须要严密,否则一定会影响愈合的时间甚至会引起二次的断裂。

    而韩明的缝合手法显然兼顾了上述几项的优点,不会对肌腱造成二次的损伤。

    他先将粗腱断端作V形切除呈鱼口状,深0.5cm左右。

    在细腱断端缝扎一根牵引线,再用尖刃刀尖在粗腱V口底部中央斜刺由腱背侧穿出。

    接着换蚊钳夹住刀尖,随刀片退出而穿出V口,分开扩大形成隧道适能容纳细腱,注意手一定要平稳,时刻保持警醒的状态,不能硬拉,不能强加牵引。

    接着夹住细腱牵引线拉出隧道,在距隧道口近侧0.5cm处另作一隧道横贯粗腱,一气呵成。

    将细腱拉紧到需要张力后在两隧道的中段各褥式缝合两针固定两腱,在粗腱外切除外露的细腱残端,塞入粗腱内,缝合腱膜一针,保持表面光滑。最后,将鱼口上下两片缝在细腱上。

    下手快,准,狠,韩医生真的是狠人啊。

    快看,通过隧道的肌腱残端要埋入腱内,断端对合要紧密,缝线、线结均应陷入腱表面,尽量减少外露,不能粘连。

    而且肌腱周围应有良好的血运和疏松柔软的组织包绕,不能与骨相贴。皮肤缺损要用全厚皮瓣修复,不可游离植皮,不能划破周遭的组织,这是非常关键的一步。

    “肌腱的问题好像暂时没出现状况,血管怎么办啊,怎么看都是少了一大截啊,几个方向的断断面都有被压扁的地方,完全用不了了。”

    摆在医生面前的问题出现了,究竟要取哪一处的血管进行替代呢?

    韩明仔细观察了一圈,最后挥刀再足背静脉截取了一截五公分长的血管来嫁接小隐静脉。

    “那么腘动脉要从那一处入手?”

    “我看就选手臂上的尧动脉吧,小韩医生你觉得呢?”骨科医生试探性问了一句。

    “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