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乱天下之三国风云

第二十章 穷追不舍

    话说火焱山与樊哙刚刚订好了策略,就是一个照面,撒腿便跑。

    五百人打三千多人,双方的状态又差不多,想都别想。

    要说脑子里真要想点什么?

    那就是如何才能跑得掉。

    吴三桂的马匹也不多,但大部分都是牵着走的,马力尚好。

    而炎山的战马虽然不少,但跑了将近百里,将士们已经骑过一轮了。

    此时再要比短途冲刺,与坐而待毙也差不了多少。

    索性舍弃了平整的驿路,带着大部分士卒,一人牵着一匹备用的战马,在田里面跨着垅沟,向东南方奔走。

    此时秋收刚过,田地里成捆的堆满了许多桔梗。再加上地面凹凹凸凸,又有不少灌溉的沟渠横竖阻隔。

    两波人马,都起不了太快的速度。

    一时间,隔着个眼力能及的距离,前后僵持着。

    只不过吴三桂这千余骑,大体上还保持着前后两条线,分了六七个阵列,匀速平稳向前追击。

    而炎山部将,已经看不出明显的队列。只是松散的向前奔跑,有人手里还牵着备用的战马缰绳,有的早就只剩下一人一骑了。

    这种态势持续了小半个时辰,双方的距离逐渐接近。

    大概相差一百步左右的时候。

    吴三桂军中唢呐声伴着号角声一并响起。

    主将令旗向左反复摇动。

    只见左翼一百多个身上无甲,只穿皮衣的轻骑兵,人手一张角弓,冲出了线列,开始集体加速。

    大概不到一盏茶的功夫,这一百多轻骑兵,已经追到了,五十余步的距离。

    冲在最前边的一员骑将,开始挥舞令旗,轻骑兵纷纷开始张弓搭箭,各自找寻目标。

    又近了十来步,这骑将喝令:

    “发!”

    “嗖,嗖,嗖,嗖!”

    百余支箭矢,向前怒射。

    瞬间就有四五个焱军士卒,被射落马下。但绝大部分的弓箭,并没有造成足够的杀伤。

    一来是全速奔跑中,箭矢的准确度并不算高。

    二来是大焱禁军,每人身后那个大红披风,此时竟救了许多人的性命。

    不少焱军将士,发现敌人追得近了。赶忙把披风的两角,掖在了腰上。

    借着马儿奔跑带起的风势,这披风都鼓成个“气囊”的模样,挂在身后。

    还别说,大部分羽箭射在这“气囊”之上,都化解了力道。

    扎在背甲上的时候,几乎没有能穿透的。

    但是紧追不舍的轻骑兵,借着马力尚好,哪肯错过这个时机。

    各个锁定目标,继续追逐。

    所谓射人先射马。

    轻骑兵中的许多人,都换上了“叉马箭”或者“铲箭”,开始射击。

    “叉马箭”箭头的模样就好似个叉子。或者两头,或者三头,皆是长仞,带着倒刺。

    一旦射破马皮,扎在马的肌肉当中,拔都拔不出来。战马越跑越疼,很快就会丧失移动能力。

    “铲箭”的箭头,也就像个铲子,刃面相对宽大。专门用来分筋切肉。只射马腿,但凡伤到筋腱,不需割断,战马立时便倒。

    此时这些轻骑兵已经追到了焱军的尾部,两波人马逐渐混成了一起。

    战线散乱,弓矢不成轮次。

    焱军的将士偶尔有射回马箭,甚至有与这些追赶的轻骑兵,并行对射的勇士。

    但绝大部分,依旧连头都不回,只顾拼命向前逃窜。

    而队列尾部,许多被追赶上的许多兵士,眼见敌人快近身乐,也顾不得方向,往左右两翼四散逃开。

    使得整个缠斗的战线越来越散,但只要被三五成群的轻骑兵盯上,大都难逃被射落马下的命运。

    这一轮轻骑兵的猎杀,吴三桂的部将又射落三十余人,斩获战马五十余匹。

    不过这些轻骑兵极速冲刺后,马力消耗太快。追杀了不算太长的时间,便纷纷向两侧退去,整顿休息。

    而落马的三十多个焱军将士,大部分还有气息,许多人尚能行走。

    但眼见随后追来的八百人的铁骑,呼啸而至。多半不及挣扎,或是被枪挑,或是被马塌。

    眨眼的功夫,就淹没在这洪流之中。

    吴三桂引军继续追赶,嘴上不住的冷笑:

    “还跑!

    看你能跑多远!”

    眼见前军的马力越跑越弱,距离越来越近。心中只觉,胜券在握。

    片刻之后,发现远处有一片丘陵,丘陵上面的树木郁郁葱葱。

    逃窜的焱军慌不择路,顺着这丘陵底下,径直跑了过去。

    吴三桂的兵马,此时追赶的只剩几十步远。

    但是怕这丘陵处有伏兵,连忙让右翼,大概五十人列阵,面向这丘陵处准备进行探查。

    而自己则带着大部队,向北边画了一个弧线,绕过山丘,继续前进。

    等待又追得只差四五十步的距离,马上就可以开始攻击了。

    却发现前面的焱军,突然分作两股。

    一股向东,一股向南,成十字型分散逃窜。

    而且向南的那一股,明晃晃打着,“骠骑大将军朱”的帅旗。

    吴三桂此处所在的地势不高,从后边看,这两股人马数量差不太多。

    侧脸看了一眼刘玄初。

    “人在哪边?”

    刘玄初,呵呵一笑:

    “那朱祁镇,行军不打帅旗,临阵逃跑反倒把帅旗支了起来。

    定然是个怕死的!

    如果真在此处,也不过是借一杆旗子,想把我们引走,好自行逃命罢了!”

    吴三桂放慢了马速,微微点了点头,又思量的片刻:

    “兵不厌诈。

    张国柱!”

    “末将在!”

    左手边一位,面像凶狠,虎背熊腰壮汉,策马靠了过来。

    “你带四百人,奔着的南面追,一个不要放过!”

    “末将领命!”

    张国柱点好兵马,稍作整顿,列队向南边追去。

    就是这么一个分兵整队的过程,前面的人又跑远了几十步。

    吴三桂带着身边四百精锐,只是停了个喝口水的功夫,又死死咬在后面,紧追不舍。

    刘玄初骑马靠了过来,在吴三桂,身侧轻轻说道:

    “将军,剩下的人是不是太少了点?前面还有大概不到两百人,咱这四百人一下未必能吃得干净。”

    吴三桂看了看他,微微一笑:

    “我说要打了吗?”

    刘玄初一愣,随即马上反应了过来。

    “将军高见!”

    吴三桂又道:

    “你可知再往东走,要到何处了?”

    “应该快到汉水了,

    诶?这倒也怪了!

    汉水东岸,就是垚国的地界了。

    这往东走不是死路一条吗?

    只有往南走才有活路啊,他们为何会逃到此处?

    难不成有埋伏!”

    吴三桂一声冷哼:

    “刚才有树林丘陵都不埋伏,再往前一马平川,如何埋伏得了?”

    刘玄初不解:

    “那他这是为何?”

    吴三桂此时,反倒仰天大笑:

    “这朱祁镇,竟然想背水一战,跟我拼命!

    哈哈哈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