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权王座

第三十九章 英雄不问出处(三)

    ……

    他来了,他来了,他迈着矫健步伐走来了。

    他来了,他来了,他拿着玉板上来了!

    这种事情怎么可能少得了我金牌狗腿子曹远?

    “陛下!!”

    曹远一声震耳的怒吼响亮于整个神龙大殿。

    彭!

    膝盖因为太用力了与地面发出了“彭”的一声巨响,与此同时脸色也以肉眼可查的速度变得苍白起来。

    我艹,装13装大发了!

    …

    哦豁,NB!这声音……我听得都痛!

    林凤歌脸上露出了感同身受的痛容。

    前世林凤歌看过一个段子,文字确实可以让人感到幻觉性疼痛。

    想象一下

    你阿Q的大脚趾上插着一根牙签,然后走路不注意时又狠狠的往墙上一踢……嘶,这股酸爽……

    痛!

    不想了不想了,这画面太美不敢想,有感jio了。

    林凤歌一想到这个画面起了一身的鸡皮疙瘩。

    另一边

    曹远脸色白得如雪的跪在地上,眼眶中隐隐可见泛着的泪花,通红着脸声泪俱下的说道:“陛下,小丞相一心为国,实为大汉栋梁之材呀。”

    “而这个陈近言乱成贼子之后,忠心实难可鉴呐!”

    眼眶中的泪水再也忍不住的狂泻而出,微不可查的还发出了抽泣声。

    到最后更是此地无银三百两的说了句:“我流泪是因为小丞相的衷心感动了我,不是因为其他别的!”

    呜呼呼呼呼……

    不知道是说话的时候又伤到哪根神经了,原先只是小小的抽泣声现在却是变得嚎啕大哭了。

    “唉!”

    柳成宁看到曹远如同妇人一般嘤嘤蹄蹄的哭声也不知道该怎么办,只好心烦地摆摆手:“曹大人莫要伤心了,下去一旁歇息吧!”

    “谢,谢陛下!”

    曹远苦着一张脸,强撑着身子回道。

    自己一手抚着左膝,任由太监把自己扶到一旁。

    “陛下,陈近言此人身世不纯,绝对不可大用,还望陛下明察!”

    余秋原说完后也跪了下来,以明意志。

    “望陛下明察!”

    “望陛下明察!”

    隶属于余秋原一系的大臣们也纷纷跪了下来,用行动来表明自己的态度。

    余秋原你都跪了,我能不跪吗?

    “陛下!”

    李瀚海也学着余秋原的模样跪了下来,“陛下,陈近言如果因为自己的身世而得不到重用,岂不是告明天下百姓一个道理:你想要在大汉为官你必须得出身豪门。”

    “这样的举动岂不是让天下寒门子弟寒心?反观,如果陛下重用陈近言则会明明白白地告诉天下士人一个道理:在大汉,只要你有才有德必可为大汉所重用,陛下慧眼识珠定不会叫你这颗明珠蒙尘的。”

    “陛下!”

    李瀚海再次高呼,这次为了陈近言他算是把这张脸给豁出去了。

    “若是您重用陈近言则能令世人看到陛下您的圣明,这岂不是一个很好的向世人表明我大汉重才不重身世的案例吗!”

    “请陛下明察!”

    李瀚海慢慢的弯下佝偻地腰。

    好歹也是为官几十年的,嘴皮子自然也不是摆设。

    “请陛下明察!”

    “请陛下明察!”

    大丞相手下以礼部尚书苏治为首的大臣也开始有样学样的跪了下来。

    他们这帮人大多以落魄世家学子组成,某种程度上来说跟陈近言差不多,但从境遇上看又比陈近言要好的多。至少他们刚入朝的时候可没有得到一位从一品大员的针对。

    好家伙,二皇子和三皇子的人都跪下后,朝堂上的文官差不多跪了将近一半。

    可见这两家在朝中的势力影响之大。

    ……

    “李大人莫要混淆是非,身世清白的寒门子弟有才当然可以用!但是这个陈近言绝对不能用!”

    余秋原反驳回去道,刚想要接着反驳,不过似乎是想到了什么,暗呼一声:不好,中了这老贼的奸计了!

    “嗯?身世清白?”

    突然间李瀚海混沌的眼眸中闪过一丝狡黠的神色,这下上当了吧!

    李瀚海骤然间挺直了佝偻的腰杆子,声音高沉道:“余大人可知大汉文武之首?”

    李瀚海这次的声音比以往任何一道声音都要深远,沉厚。

    “文阁之首樱萝,大汉第一名相!他是娼妓之子,生于红楼之中长于妇人之手,终生不知其父!

    “然而这样的身世并不能影响他十七岁高中状元,而立之年官拜大丞相。辅佐乾帝一举将大汉推入第一个巅峰盛世!”

    “武殿之首易峥,大汉战神!马贼之子,生于乡间食百家饭所长。”

    “十五入伍,二十一岁时独自领兵征战南蛮,二十五岁率九十七万大军两征大月帝国,正式将西域地区纳入大汉版图。官拜大司马大将军!”

    “三场北伐战争的胜利更是狠狠的打击了匈奴的嚣张气焰,一举将大汉推入建朝以来的最巅峰,万邦来朝,莫敢不从!”

    “功过古往,德盖天高!”

    “这是大汉世人对易元帅的评价,这也是易元帅一生的真实写照!”

    先前所说的大汉十二世家由九王,二候,一将所组成。

    而这个一将指的就是大汉大司马大将军,战神易峥!

    不知何时李瀚海站了起来,目光如刀的盯着余秋原,声音冷厉道:“不知道小丞相如何看待身世不清白的樱萝,易峥?”

    “这……这,这……老夫不知!”

    时间不知道过去了多久,余秋原才从牙缝中硬挤出这几个字来。

    思考的这段时间对他来说简直是度秒如年。

    大丞相终于是占了一次上风!

    还没完

    李瀚海望了众朝臣一眼,尤其是还特意的再看了余秋原一眼,眼中充满着轻蔑。

    仰天喊道:“此可曰,英雄不问出处!”

    李瀚海大声的喊道,脸上也因为剧烈的用气而变得通红起来,青筋乍现,一嘴的唾沫星子也都喷到了余秋原的身上。

    李瀚海走到余秋原的面前,指着余秋原大声的斥责,

    “过往恒古,谁非猿野?

    上数三代,你是豪门?”

    “若都如小丞相这般重门第高低贵贱岂不是寒了天下寒窗学子的心?岂不是在大汉辉煌的史诗上留下了污墨的一痕?”

    “请陛下三思!”

    到最后,李瀚海又一次的跪下。只不过这一次是他占了上风。

    “好,好一个英雄不问出处!”

    天子话还没说,朝堂上面便响起了另一道声音,这道声音洪武有力,一听就是常年在军队中磨练过的人才能发得出来的。

    军队中走出来一人看着天子恳切道:“陛下,英雄不问出处,臣……愿意支持陈近言。”。

    “天哪是他,居然是他!车骑将军易万秋”

    “易元帅之孙!少帅易万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