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权王座

第五十六章 大汉的哀歌

    ……

    ……

    坐在高台上的柳成宁表情平平,望着两侧的肱骨大臣轻笑道:“大汉与匈奴已经好几年没有往来了,不知道这一次来是什么目的?!”

    李瀚海颌首,“不管匈奴使臣是什么目的,我们都应当警惕才是。”

    “呵!”

    余秋原抚须不屑,“大丞相未免有些谨慎过头了吧,我大汉乃是天朝上国,天眷之地。匈奴人只不过是一群荒外蛮夷罢了,何俱之?”

    “这不是怕。”

    李瀚海摇摇头反驳道,“五十年前的汉匈之战余大人不会忘记了吧,那场战争究竟有多凶险,我想也不用老夫再多说了吧。防人之心不可无。”

    曹远伸出五个手指头,傲慢地说道:“我大汉将员过万,带甲将士更是多达数百万。小小匈奴,有何可惧?大丞相大人真是越活越回去了。”

    “曹大人说的对,大汉人才济济怎么可能会怕一个小小匈奴呢?”

    “当年我们能打赢那场战争,现在依然也可以!”

    一名年轻的将领脸上露出自信的容彩。

    “当年那场战争能赢很大程度上是因为领将的出彩表现和大汉子民万众齐心,不遗余力的支持。易峥更是万年难遇的天才将帅,一代战神。不是每一个时代都会有这么一个易峥的。若是下一次战争来临了怎么办?”

    李瀚海声嘶力竭的警醒道。

    “丞相大人忧患过头了吧?不可否认大汉的实力相比于当年确实有所衰退,但……匈奴也早已不是当年的那个匈奴了。”

    朝堂上藐视匈奴的声音还是占据着大多数的。

    主要原因还是因为当年的那场汉匈战争赢的太过于出彩了,传之后世的影响太大了。

    ……

    看着一个个争得面红耳赤的大臣们,林凤歌的表情有些难以形容。

    脸上带有三分不屑,三分鄙夷,三分自傲,一分冷血。

    真是夏虫不可语冰!

    林凤歌撇撇嘴,匈奴哪有那么弱鸡?

    在场的人中对匈奴作战经验最丰富的莫过于他和魏修为这两个对匈奴作战前沿地区的领将了。

    “匈奴要是这么弱的话也就不会成为大汉的心腹大患了。”

    “齐王觉得这次匈奴使臣来访的目的是什么呢?”

    魏修为近了近林凤歌,想听听他的见解。

    “还能有什么目的。”

    林凤歌无趣的打了个哈欠,“无非也就是过来查探查探虚实,怕我父亲死亡有诈而已。”

    魏修为点点头,“看样子回去过后,我们要提前做好匈奴南下的准备了。”

    ……

    ……

    “匈奴使臣到!”

    笃笃笃

    两道身影使入了人们的眼帘。

    年龄一个人大约而立出头,另一个人看起来倒是稍显的小一点,估摸着十岁左右。

    “匈奴使臣萧伯庸见过大汉天子。”

    萧伯庸右手放于左胸前,单膝下跪躬身尊道。

    现在的萧伯庸脸上比起过去却是多了条伤疤,未结痂的伤口表明这道伤疤是在不久前才造成的。

    这条伤疤使得萧伯庸少了分儒雅,多了些凶狠。

    “匈奴使臣萧弈见过大汉天子。”

    萧弈脚步一拐一拐的说道。

    萧弈和萧伯庸两个匈奴使臣一进来,落座于左右两侧的文武大臣就低下头交头接耳,议论纷纷起来。

    “这两个匈奴人是怎么了?”

    一个大臣挠挠头,“怎么大的脸上还有道伤口,小的走路还一拐一拐的,被人打了?”

    “管他谁打的,打的好啊。”

    “要不咱们等一会宴会结束后,偷偷给他来一手?”

    一名穿着铠甲的将军跟着旁边的那位将领偷笑道。

    “你怎么这么无耻呢!”

    那名将军露出愤怒的表情,狠狠的朝着刚才说话的将领挥了一拳,只不过脸色瞬间又从愤怒变成了坏笑:“不过我看行,等会我就派人去找个麻袋,然后我们就……嘿嘿嘿……。”

    两名将军相视一眼,恶搞净在眼中。

    ……

    面对周围大臣们的议论声,萧伯庸自然是不可能听不到的,只不过是充耳不闻罢了。

    萧弈终究还是年纪小,沉不住气,愤怒神色溢于言表。

    “老师我们……。”

    “别说话!”

    萧伯庸打断道。

    就在林凤歌刚刚把壶中的酒喝见底后才传来了柳成宁的声音:“使臣不必多礼,起身吧。”

    不必多礼?

    不必多礼还让人家跪那么久……

    林凤歌咋舌,我原本以为我林凤歌的脸皮就已经是够厚的了,天下难寻敌手。

    真是没想到你的脸皮竟然比我还厚,我跟你比真是小巫见大巫啊。

    “谢陛下。”

    萧伯庸说了一声站了起来,顺带着将旁边的萧弈也给扶了起来。

    没办法,萧弈跪久了,腿麻了自己起不来。

    “赐座。”

    “诺。”

    李公公开始招呼着两名太监搬来两张桌子好给这两个使臣坐。

    ……

    眉毛调了调,林凤歌不由感到一阵好笑。

    这个天子捉弄人倒是有一手啊,他可不相信使臣是突然才拜访的,连张案桌都没准备好。

    明明就是提前知道了,但是不做任何准备好让匈奴使臣感到难堪罢了。

    “使臣,请!”

    李公公指着新搬来的空位,淡淡的说道。

    “有劳公公了。”

    萧伯庸拉着萧弈就走了过去。

    “他们欺人太甚了老师!”

    萧伯庸淡淡的回应了一句:“二皇子,等会儿一切的事宜就由臣来说吧。”

    见到匈奴使臣落座后,高台上的柳成宁就问道:“不知使臣这次访汉,所谓何事?”

    萧伯庸回道:“我匈奴帝国与贵邦向来是友好邻邦。听闻此次龙门宴乃是大汉五年一举的盛宴。所以单于便命我等送上小礼,以记匈汉之交。”

    萧伯庸接着从包裹里拿出一个木盒递给柳成宁。

    柳成宁点头示意你公公把盒子拿过来。

    萧伯庸介绍道:“这颗绿蓝珠是匈奴帝国争讨大月帝国时获得的战利品,是匈奴的至宝之一。今日就借花献佛了。”

    “嗯嗯。”

    柳成宁兴趣缺缺得打开看了一眼就关上了。

    开什么玩笑,我大汉幅员辽阔,物产丰富,他什么宝贝没见过?

    说句不好听的话,这种珠子虽然稀有,但是如果他想要的话随随便便都能找出好几十颗质量跟这个差不多的珠子来。

    所以柳成宁的眼神就显得很平静,异常平静。

    将盒子合上后,柳成宁对着李公公语气平淡的说:“把这个东西给齐王吧。”

    “诺。”

    李公公接过盒子就向林凤歌走去。

    ……

    嗯?什么意思?

    林凤歌一脸摸不着头脑的接过盒子,这种珠子我也不缺啊!

    虽然心里很纳闷,不过脸上还是说道:“谢陛下赏赐宝物。”

    又脸色古怪的对着萧伯庸说了句:“多谢使臣。”

    他就是齐王?

    萧伯庸眯着眼睛看着向自己道谢的林凤歌。

    又是一阵的哄笑声。

    “哈哈哈哈哈,笑死我了。”

    “陛下看不上人家的宝物,哈哈哈哈!”

    “咱们大汉什么宝物没有啊,区区一颗珠子而已,实在用不着大惊小怪的。”

    “好惨的两个使臣啊。”

    “匈奴那个穷山僻壤的破地方能有什么宝物?笑死人了!”

    ……

    “欺人太甚,真是欺人太甚!”

    萧弈低着头低吼。

    如果不是死死的被萧伯庸按住,他恨不得冲出去跟他们决一死战。

    萧伯庸倒是眼神平平,看不出一丝的波澜。

    反而脸上居然是扬起一道诡异的幅度,配合着脸上的那道伤疤全然看不出往日的儒雅风采,反倒是显得有些渗人。

    莫名其妙的说了一句:“下一场汉匈之战……匈奴已经赢了。”

    看着肆意狂笑的大汉臣子们,萧伯庸心里居然产生出了一种说不出的愉悦感觉。

    笑吧,尽情的笑吧!肆意地笑吧!

    末日的狂欢,这将是你们最后的笑声。。

    大汉帝国将在你们疯狂的笑声当中走向末路,永远的退出……历史的舞台……

    大汉的哀歌,已然奏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