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权王座

第八十二章 渊帝(上)

    ……

    九十年前。

    大汉帝国。

    神龙之都。

    议事堂。

    一张圆形环桌前,一名威严的身影坐在主位上,坐在他身前,靠近他的还有六七名神情肃穆的老人。

    不用说,这个人就是大汉第九位天子,人皇,渊帝柳渊。

    而坐在他身前的那些人,想必也是这个帝国的股肱之臣了,渊帝的左膀右臂。

    渊帝生得一双虎目,眼中自带有一股威严。

    纵然此时他没有说话,但是在场的几位股肱大臣们却是噤若寒蝉,不敢多言。

    哪怕是这几位大臣里有不少年龄都是比渊帝年纪还大的。

    “报!”

    这时从外面走进来一位带甲将士,对着渊帝恭敬地大喊道:“启禀陛下,易元帅请见!”

    “易峥?”

    渊帝眉眼一凝,随即开怀大笑起来,豪迈的说道:“快请,快把朕的无敌大将军请进来!朕已经迫不及待的要跟大将军见面了!”

    环形桌前的几位大臣面面相觑。

    昨天易峥不是就进过神龙之都一趟了吗?

    为什么陛下还会如此的迫不及待?

    虽然心里想的很多,但是脸上还是不露声色。

    毕竟在场的哪一个不是久经世事,老谋深算的老狐狸?

    “易元帅这一次率大军与大月帝国交战,大胜大月帝国,微臣请陛下大赏易峥将军。”

    “臣附议!”

    另一个大臣也附议说道,“易元帅这次率九十七万大军一举击败大月帝国,正式将西域纳入大汉版图,实在是功不可没啊!老臣也请陛下大大嘉奖易峥将军。”

    “易峥将军做到了乾帝时期都未做到的壮举,不愧为我大汉战神!千秋第一名将!”

    这几个位高权重的老人毫不吝啬对易峥的赞美。

    渊帝用手理了理自己嘴唇上的胡须,慢条斯理的说道:“嘉奖一事,朕自由主张。”

    不得不说在这一刻柳渊和柳成宁很像,不单单是长相方面,而是其他方面,比如说心机,卓见……或者说是皇族柳氏与生俱来就流淌在血液之中的帝王心术。

    终究还是应了那句话,龙生龙,凤生风,老鼠的儿子会打洞。

    不外如是……

    “踏!”

    不多久,一道身影出现在了议事堂。

    “臣,大汉大司马大将军易峥参见陛下,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易峥下跪高声。

    单看长相,易峥的年龄顶多三十多岁,在这帮大臣当中绝对是最年轻的。

    渊帝直到见到易峥后,脸上才露出欣喜的表情,略微有些激动的说道:“易峥平身,快上坐。”

    “谢陛下!”

    易峥起身,很快的找到了自己的位置。

    七把椅子,就空着一把,不是他的还能是谁的。

    “诸位爱卿。”

    等易峥坐好后,渊帝虎目在大臣们的脸上扫视了一遍,沉声着说:“10年前,南方大祸,大蛮帝国臣服。现如今,易峥率领大军又大败了大月帝国,将西域沃土尽攘其胸。”

    渊帝直起身子,双手撑在桌子上,“那些小国小族,都称朕为天帝,天上的帝王。”

    “诸位爱卿,那我们现在应该做什么?做什么才能够让“天帝”的称号永远的归于汉家。”

    “陛下。”

    在场的都是聪明人,自然都听出了渊帝的言中之意。

    渊帝话音刚落,就有一个大臣出言,“臣觉得现在的大汉,主要还是以休养生息为主,所以应当停止操戈,以发展民生。”

    “臣附议大丞相,现在大汉确实不应该在对外扩张了,这些年的赋税大多都用于军费,一些地方已经颇有怨言了。”

    “臣也觉得现在再对外武功为不智行为。”

    听完这些话,渊帝抿了抿宽厚的嘴唇,没有说什么。

    反倒是大汉的不败战神易峥自从坐在了位置上后,就微闭上双眸,不发一言。

    对周围的议论声,置若罔闻。

    “朕……倒有不同的看法。”

    等到大臣们各抒己见后,渊帝才缓缓说道。

    站了起来,背靠着大臣,他的身后就是一张地图,一张这片大地的地图。

    上面描绘了大汉的壮丽河山,不,不只是大汉的!

    还有北方的匈奴,羌等,汉南十万大山里的大蛮帝国,还有与大汉隔着一个西域的大月帝国!

    渊帝拿着一根细长的小棍子,指着大汉北方的匈奴帝国,神色肃穆的说:“如今,南事以平,西事以定!”

    “现在围绕在大汉心头的心腹大患就只有一个!”

    渊帝睁大了虎目,指着地图上的匈奴帝国,沉声道:“匈奴帝国!”

    匈奴帝国。

    大汉世人无比熟悉的一个帝国,也是大汉的世敌。

    从大汉帝国建朝以来,几乎每隔几年都要与匈奴帝国发生一场战争。

    双方各有胜负。

    相比于本身就内乱不止,文明落后的大蛮帝国,远在西方,不与大汉直接接壤的大月帝国。

    匈奴帝国对大汉的威胁更大,且从来没有停止过对大汉帝国的狼子野心。

    “朕决意,不日发起对匈奴帝国的进攻。”

    大堂中响起了渊帝掷地有声的声音。

    这声音,不容置疑!

    “陛下不可!”

    “陛下万万不可!”

    “陛下三思啊!”

    渊帝话音刚落,便响起了一阵阵的劝他三思的声音。

    “陛下!”

    原先最开始说话的那个老臣,也就是大丞相最先开始,在场的几个人当中,他的年龄应该是最大的。

    “臣不赞同陛下贸然发动战争的原因有三点。”

    渊帝眉头一挑,“说。”

    每一位圣明的帝王都有一个共性,听得进去话。

    很显然,渊帝也是如此。

    “一,大汉都外用兵多年,国库财力早已入不敷出,如果再发动战争的话,国库必然见底!”

    “大汉最近10年来,几乎每年都会对外发动征战,战争动用的兵团,军士人数次次在五十万以上。”

    说到这里,大丞相看向了易峥,“就像这次对大月帝国的战争一样,易峥将军率领的军队可是足足达到了九十七万的恐怖人数。”

    “再加上不计录内的那些民夫,车夫,这场战争动用的人数至少在百万以上,而为了打赢这场战争,大汉至少花费了数亿两白银。”

    “大汉的国库……实在是难以为继了呀。”

    渊帝颌首,示意他继续说下去。

    “第二点,便是大汉将士的厌战情绪。”

    “对外征战了这么多年,不少战士都是久待军营,甚至数年没有时间回家乡一趟。久而久之,不少战士便难免的会心生厌战情绪,若是这时候再发动战争,恐怕军心不稳呐。”

    “这第三点,便是民间的影响!连续发动了这么多年的战争,赋税一年比一年高,百姓也是颇有怨言。”

    “所以依臣看,现在发动战争实为不智。”

    “不如等过了几年,将大汉版图内的资源整合后,国库充盈了些,在发动对匈奴帝国的战争也不迟。”

    西域是块沃土,每年都能给大汉帝国带来不少的赋税,所以休养个三五年,利用好大汉内的资源,等国库充裕了再发动战争。。

    这是最好的选择!

    ps:求推荐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