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权王座

第九十六章 誓师

    ……

    龙城郊外。

    圣战台。

    二十万大军正在这里严阵以待,这里也是历代皇帝检阅军队的地方。

    毕竟……几十万大军,龙城还真不一定有那么大块的地方。

    这二十万人是大汉帝国目前所能集结的全部人数,后续的,还需要从其他地方慢慢调集。

    此时,在一支军团的前方,有两道人影骑着马,并肩而立。

    一个将军说道:“听说指挥这次战争的,是易峥元帅?”

    “嗯,我也听到消息了。”

    另一个人说。

    “有易峥元帅领兵,胜率能提高不少,对于军队的士气来说,也有很大的帮助。”原先说话的那名将军,心情有些激动。

    “或许吧……”

    另一名将军叹息一声,兴致不高,显得忧心忡忡的样子。

    安静了片刻。

    “来了!”

    全场几十万的将士,目光看向了高台。

    圣战台上,几道人影矗立。

    “那位站在最前方的那个,就是易峥元帅吗?”

    “你问我,我咋知道,我也没见过元帅呀。”

    “都不要问了。”

    一个将军看着高台说道,“站在所有人最前方的那个,那个人就是易峥元帅!”

    “哇!终于亲眼见到易峥了!我就是因为他才参军的。”

    “我也是啊!!!”

    类似于这样的声音,在军团人潮中,此起彼伏。

    要知道,现在可是有二十万大军在啊,这声音,声如浪潮。

    同样站在高台上的宇文柏双手向下压了压,示意安静。

    各军团的领袖见到这个手势后,都向军团里传递静声命令。

    不一会儿,全场就安静了下来,纪律严明。

    不可否认的是,现在大汉帝国的军事实力,比起巅峰时,稍有落后,但那也是跟巅峰时候比。

    他们现在依然是一只洪水猛兽。

    高台上。

    “开始吧。”

    柳如州背着手,淡淡道。

    “是。”

    大丞相余庸说应一声,手拿着文帖向前一步走去。

    居高临下,可以俯仰几十万人。

    余庸对着手上的文帖,开始高声念道:

    混沌初始,天地初开,立中心为汉土……

    汉,与天地同寿,与日月同光……

    …………

    让灵兽齐鸣,令万物生长……

    …………

    可与先圣论古今,敢与恶鬼争高低……

    …………

    渊帝,横扫八荒六合,威加海内……

    朝河与我同啸,百山和我共勉……

    …………

    前有吴越之乱,后有南蛮虎视眈眈,今西敌北戎,狼子野心骤现,趁而作乱,欲染指中原大地,行小人之举,世人鄙夷不耻……

    …………

    “命易峥为大汉征北大将军,总理战争事宜。”

    余庸将手上的文书,递给了一旁的易峥。

    这便是“誓师”!

    古来征战,师出有名则直,师出无名则曲。所以在每一次发动战争前,都要这样鼓舞一下士气。

    效果也很明显。

    易峥这才真正的站了出来,脸色郑重的接过文书。

    这种类型的文书,他不是第一次拿了。

    “易峥!”

    台下的人当中,不知道是谁先喊了一句。

    “易峥!易峥!”

    “易峥!易峥!”

    “易峥!”

    有了第一人,自然就有第二个人,第三个人……

    全场响起一片声潮,声势震天,仿佛天地都为之一清。

    只留下这道声音,这个名字!

    易峥双手压了压。

    没过一会儿,声音就小了下来,每个人都用炽热的眼神看着易峥。

    他们看向易峥的目光,不像是在看一个人,而是在看一个神,一个永恒不灭的传奇。

    这些将士的年龄大多二三十,可以说,从小是听着易峥的故事长大的也不为过。

    如今,从小听着故事里的那个人,现在就站在自己的眼前,这怎能不激动?

    入南蛮,两征大月收西域,三战北伐定乾坤!

    如此人物……

    易峥看这台下这些,充满着激情,活力的战士,眼中也是露出感慨。

    缓缓一眼,自己已经老了。

    他还记得,在自己二十多岁时,第一次誓师,也是在这里吧……

    那时候的我……可真年轻呀……

    易峥眼中一阵恍惚。

    ……

    “易元帅,您旁边那个黑黑的东西,是什么呀?”

    这时,台下有个胆大的将军问道。

    “东西?”

    易峥一怔,随即意识到了什么,就笑道:“这是棺材。”

    “棺材?”

    “啥玩意儿?”

    台下又是一阵惊呼。

    就连柳如州也是用诧异的目光看着易峥。

    现在这是誓师大典呀,带着棺材,不是显得晦气?

    虽然心里疑惑不解,但是柳如州不会去问。

    因为他知道,易峥这么做,自然有他这么做的道理。

    “哈哈哈哈!”

    易峥摸着胡须,大笑出来,解释道:“这也算是给我留了点颜面吧。”

    “我易峥呢,心里想念着落叶归根。”

    说到这,易峥拍了拍,自己旁边的这个漆黑色大棺。“如果我们这次输了,败了,我恳求你们把我的尸体,放在这口棺椁里,算是给我易峥留下最后一点颜面。”

    “如果我们赢了,胜了,那我们就把匈奴单于的尸体放进去,也显得我大汉大气。”

    易峥笑呵呵的,只是全场没有一个人笑得出来。

    易峥,是抱着必死的决心。

    “易峥!”

    这时,高台下首的骠骑大将军宇文柏,突然振臂高呼。

    “易峥!”“易峥!”

    “易峥!”

    全场的士气,达到了最高峰。

    接下来,授剑!

    大汉天子柳如州把皇道剑郑重地交到易峥的手上。

    见剑如见君。

    “陛下,臣,不会让您失望的。”

    易峥单膝下跪,双手接剑。

    柳如州拍拍易峥的臂膀,“活着回来。”

    易峥默默点头,随即向台下走去。

    在他走到太子柳成宁身边时,说了一句:“太子殿下保重。”

    柳成宁神情迷离的看着易峥离去的背影,喃喃自语:“老师……”

    易峥,两代帝师。

    嗉!

    易峥横跨上马,抽出皇道剑,剑指北方,“出征”

    随后,几十万人以军团为主,有条不紊,紧若有序地骑行北方……

    战争,一触即发。

    ……

    ……

    玄清观。

    “我很好奇,最后那口棺材里,装的是谁?”

    林凤歌好奇的问姜玄。

    “主公觉的是谁?”

    姜玄笑眯眯地反问道。

    林凤歌尴尬地摸了摸鼻子,“不知道。”

    “这个人的名字,我相信主公也听过。”

    姜玄一脸神秘。

    “谁?”

    “匈奴战神,萧!轻!狂!”

    “萧,轻,狂?”

    这个名字有点耳熟啊,林凤歌眉毛一挑,沉思片刻后,恍然大悟。

    这一次的匈奴使臣里,不是有一个叫萧伯庸的嘛。萧轻狂,不就是萧伯庸的爷爷吗。。

    ……

    ps:这两章快进很多,以后有机会写番外的话,会详细一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