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小卒

第016章刘国龙

    得知刘国龙也想救李洪基,李珏乐了,心说正犯愁人手不够,这就多了一人。

    不,或许会多很多人。

    李珏看着黑压压一片的流民,暗暗地点了点头。

    李珏看着刘国龙,看到他脸色红亮,胡须也是很有光泽,身子骨也很壮实,便在心里说这人可一点也不像流民,至少这人最近能一直吃饱饭。

    一问之下果然如此,刘国龙依仗身强力壮,在流民里面的武力也是数一数二的,故而有什么吃的他都能先抢到不说,最后还成了这些流民的头头。

    流民就是这样,但凡发现吃的,那就是抢,谁抢到谁吃,经常发生自相踩踏的事情。

    然后,踩死的人也不能瞎了,最后就被吃了。

    刘国龙是延安府人,先前家中还算是殷实,他自己也一直读书练武,属于追求上进的人。

    现在他之所以混迹于流民队伍之中,是因为家道突然败落,他无奈才流落于此。

    而他家道之所以败落,是因为有一天官府的人突然对他说,“你一户交十户的加派……”

    加派这东西,谁也说不上一个准确数目,反正正常赋税之外收取的钱粮,都属于加派。

    这样,那些农户就惨了,因为很多加派完全是官府临时起意,随意起一个名头,就让农户出钱。

    因为数目不祥,名目繁多的加派太重,农户便开始逃亡。于是,官府规定,一户逃则由其它九户补足,两户逃则其它八户补足,这就叫做十户连坐。

    刘国龙家也是倒霉,与他家绑在一起的另外九户,突然一夜之间全部跑了,连个招呼也没打。

    于是,刘国龙也跑了。

    “倒是没怎么饿着,就是夜间睡觉太冷。”

    说完,刘国龙便笑了起来……

    流民中,像刘国龙这样能吃饱饭的,几乎是万里挑一。可就是刘国龙这样的猛人,依然也要挨冻。

    流民真的很惨啊!

    看着刘国龙,李珏觉得这是意外之喜。喜的是他现在有人了,且人数众多。

    可想到李过说的驿卒和流民攻打米脂县城一事,李珏却又觉得不能害了这些流民。

    那些驿卒杀死了十几名官兵,可流民死的更多。

    想到这里,李珏问道:“刘国龙,这些流民中驿卒多不多?”

    李珏和李传勋做驿卒的时日太短,就是訚川驿的人,他们也没有认全,别的驿卒认识他二人的也不多。

    倒不是李珏叔侄俩不与人相处,而是很多驿卒一出去,那就是数十日回不来。

    想想也是辛苦,大明驿路上,都是驿卒的血泪啊!

    李珏这样问,刘国龙瞬间便是想起什么来了,他看向四周,说道:“差点就忘了,我在这里遇到一个人,也是原先的驿卒,还是訚川驿的,叫、叫刘、刘良啥来着?”

    “刘良佳?”李过喊道。

    “对对,刘良佳,他不肯多说,只说过一次,我记得不牢靠。”

    刘良佳,李珏想了想,这人倒是听说过,却一直没见过。

    李传勋倒是见过此人,说道:“这人先前和我商量说要去做贼寇,想不到这货竟然是做了流民------”

    其实,做流民和做贼寇有什么不同?这两者之间此时是没有明显界线的,他们可以随时转换身份,就看做什么能吃上饭。

    比如,这些人现在就是流民,到了夜间说不定就是贼寇了。

    李珏问道:“刘良佳现在在哪里?”

    刘国龙四下里看了看,然后说道:“早间还在这里,此时却不知去了哪里。”

    李过说道:“此人和我家叔是朋友,如果找到他,他一定会助我等救人。”

    李珏做了一个噤声的手势,李过赶紧闭嘴,看了看四周。

    周围的流民都看向这里,估计是觉得这两位家丁和牵狗的那人,肯定是给刘国龙送吃的来了。

    或者是,这些家丁是在招募家丁,看上了他们的头头。

    不过,那位家丁抱着一口锅是怎么回事?

    只看这两位家丁穿的衣服,就知道是大户人家的家丁。

    还有这大户人家养的狗,那也是油光锃亮,高大威猛,看起来比牵狗的那位少年还要滋润。

    这也正常,大户人家不缺人,却看中好狗,故而这狗吃的就比人好。

    李过等人找了一圈,并没有找到刘佳良,李珏看看天色,决定不找了。

    于是,他招招手,喊了几嗓子,李过和刘国龙都回来了。

    “不找了,做事要紧。”

    说完,李珏看了看那口摆在地上的大锅,然后对着穿着家丁衣服的李过和李传勋说道:“你二人冒充艾财主家的人,就说艾财主说了,今晚施粥……”

    李传勋和李过二人回道:“明白。”

    于是,二人走到一处略微宽敞的地方,把那口锅像模像样的支了起来。

    随后,李过高声喊道:“众位乡亲们听好了,艾财主发善心了,要在傍晚时分给大伙儿施粥……”

    一听施粥,这些流民顿时骚动起来------

    他们之所以整日整夜的呆在这里,并不是等死,而是想等着官府、或者是哪位善人发善心。

    现在看来终于没有白等,终于等到艾大善人了。

    于是,流民呼啦啦的围了过来……

    看到他们的眼神,看到那些抱着孩子的妇人,李珏突然流泪了。

    自己吃的饱饱的,就是看不得别人挨饿。可自己只有一口空锅,却一粒米也没有。

    李过又喊道:“诸位诸位,这米还没送来,此时不急,晚上再过来吃粥……”

    于是,米脂城外数千流民,都眼巴巴的等着艾财主施粥。

    李珏擦了一把眼泪,拍了拍站在一侧的刘国龙,道:“今晚你就呆在这里,到了夜间,艾财主不送米来,你就带着他们闹事,闹的越大越好。”

    “但你记住,千万不能煽动他们攻打县城,特别是混在流民里的那些驿卒,你也要看好了。”

    驿卒毕竟是士卒,其暴力倾向要大于这些流民。

    “行,李-----唉,我记住了。”

    刘国龙实在是不知道该怎么称呼李珏。

    他虽然看不上这位岁数很小的前驿卒,但他知道李珏做这些事是为了救李鸿基,便也不再多说什么,只是按照李珏的吩咐做事。

    无端成了别人的侄孙,其实他心里气着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