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小卒

第085章清涧书生赵胜

    清涧县令一听赵胜要攻城,顿时就慌神了。

    他心里很清楚,就赵胜带领的这二百人,想要攻打清涧县城肯定是白费事。

    就算是这城里的守军再拉胯,可城中数百壮汉会帮忙守城的,这二百人想打下清涧县城,恐怕是白日做梦。

    他害怕的是赵胜后面的贼寇,那些打败了洪大帅两次的贼寇。

    洪大帅已经带兵走了,听说是贼寇都在延安城,可这里怎么还会有贼寇?

    县令觉得,洪大帅好像是被贼寇牵着鼻子走。所以,他认定赵胜的后面还有人。

    “赵胜,不,赵爷,咱们有事好商量,都是乡里乡亲的,不一定非要攻城。”

    赵胜仰头看着他,心说不攻城,难道你出来受死吗?

    “狗官,我家中已经无人,跟我说什么乡里乡亲的话?你贪图我家田产的时候,想过乡里乡亲的事情吗?”

    “除非你自家出来,否则,我必定破城后杀你全家。”

    说完,赵胜大手一挥,命手下攻城。

    县令这下彻底慌了,赶紧命手下守住城池,还让人去城中喊人,说是贼寇来了。

    清涧县城顿时乱了起来,壮年男子都赶到了城墙上,协助守军守城。

    但他们得知攻城的贼寇首领是赵胜后,便觉得此事怪怪的。

    赵氏一族,世居清涧,到了赵胜这一代,只剩下他一人。

    可就是这一个只知道读书,一心想考取功名的人,竟然也被逼的做了贼寇。

    什么世道啊!

    这些人一边在心里腹诽着,一边把手里的乱石滚木丢下去……

    赵胜的人,攻打的是城墙的一处薄弱处。

    这个地方原本包砖,可日久天长,修葺不善,包砖大都脱落,竟然成了天然的梯子。

    这样一来,此处就很好攀爬。

    当初,李自成也看好了这里,想从这里攀爬上去,攻占清涧县城。

    守军防守的也是这里,他们朝着下面的人放箭,丢石头,扔滚木……

    可赵胜的人也很鬼,他们只用几十人进攻那里,其他人则一个劲地朝守军放箭。

    就这样打了半个多时辰,双方互有伤亡,暂时休战。

    但清涧县令明白,自己这边好像守不住了。

    守军守城,百姓协助,这些人都是要钱的。特别是打死了几个贼寇以后,那些人便向县令讨要封赏。

    按照当前的市价,一颗贼寇的脑袋里二两银子。

    听起来好像不多,但算一笔账就知道多不多了。现在的二两银子,可以买两斗半米粮,可以让一个壮汉吃很长时间了。

    而且,清涧县令的俸禄每月不过就是二两银子。

    多吗?好像很多,又好像不多。

    可清涧县令却拿不出这些银子。

    前面不是说了嘛,洪承畴的人,以劳军的名义,把清涧县搜刮了一遍,县令确实拿不出银子来。

    官仓没钱,不代表县令没钱。但让县令拿出自家的钱打仗,那是万万不可能的。

    于是,得不到封赏的那些人,一气之下就走了。

    打仗卖力的这些人走了,其他人看到县令如此吝啬,有的便也走了。

    最后,县令看着为数不多的守军,便明白这城池守不住了。

    到了这个时候,明白人应该毁家纾难才是,但清涧县令是个不明白的人。于是,他也脚底抹油溜了。

    城墙上的守军发现县令也溜了,一气之下便朝着贼寇们喊道:“我等打开城门,放你们进来,你等千万不可祸害我等的家人……”

    这意思就是,他们投降了。

    赵胜大喜,立即带人进城,并同时发布军令,不得骚扰百姓。

    同时,他还告诉城里的人,只找狗官一人算账,其余秋毫无犯。

    说到做到,赵胜的人马进城后,果然只从百姓手中购买粮米等,并没有祸祸百姓。

    这样一来,赵胜就深得人心,城中耆老也纷纷来看望他,就连当初赵胜的启蒙先生也来看他。

    得知狗官就是在背后害赵胜的人以后,众人都是唏嘘不已,觉得这赵胜太冤枉了,也觉得狗官太可恨了。

    于是,这些人回到家中以后,就命家中弟子寻找狗官,一定要给赵胜一个说法。

    相反,赵胜没有找狗官的家人报复,反而派人给狗官看门,怕有人趁机祸害狗官的家人。

    赵胜以德报怨,顿时声名大振,很多人就纷纷跑到他这里,要跟着他做贼寇。

    赵胜俱收下,然后告诉他们,自己这支队伍是有大首领的,大首领的诨名叫做一条龙。

    一条龙?很多人顿时想起绥德城那个一条龙来。

    于是,就有人问道:“赵家兄弟,你说的那个一条龙,莫非就是占据绥德城,气走王二的那个一条龙吗?”

    那件事,其实赵胜也一直没有搞清楚,到底是李自成是一条龙,还是大首领李定国是一条龙。

    但他想着,能做出那种事情来的人,肯定是大首领谋划的。那个李自成好像不行,比起大首领来,李自成的脑子显然不够用。

    于是,赵胜就告诉这些人,说“正是”。

    顿时,这些人便奔走相告,说是两次打败洪兵的贼寇,正是当年的一条龙所部。

    闲暇时,赵胜看到城中百姓依然在正常过日子,并没有因为来了贼寇就显得慌乱,便明白了李定国说的那话,“百姓要的只是能好好过日子罢了,并不是很在乎这世道是大明的天下,还是贼寇的天下……”

    好像真的是这样啊!

    赵胜有些想他的大首领了。虽然只是分开了两天,他还是想他的大首领了。

    于是,赵胜决定抛开自己的小恩怨,去追随他的大首领做大事。

    打定主意后,赵胜把城中的几位耆老请来,然后将府衙中的物品清点一番,说是请他们做个证,赵胜与赵胜的人,并没有祸祸清涧的一草一木。

    随后,赵胜就要带着他的人马出城。

    也就在这个节骨眼上,突然有人送来了一个木匣,赵胜打开一看,发现里面竟然是清涧县令的人头。

    再问送木匣的人,此人说是有人给了他一点钱,让他把木匣送来就是。

    赵胜也不知道是什么人帮他砍了这县令的人头,出城后,便对着清涧城深深一拜,然后高声喊道:“吾,清涧书生赵胜,以后必然跟随大首领,为清涧百姓打下一个清明天下,永无兵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