舌尖上的玄幻之旅

第二十章 糍粑

    朝廷吃了败仗?

    这是陈迁和洪玲都没有预料到的。

    论人力财力,朝廷占优;论高端武力,朝廷大军高手如云,邺水大营这边的高手也不老少。

    即便朝廷对反贼们全面占优,也败下阵来了吗?

    陈迁和洪玲对反贼们起了好奇心。

    至于之后会到来的兵灾什么的,陈迁和洪玲倒是完全不担忧。

    两人一起流浪这么多年了,遇到兵灾也不是一次两次了,没什么可慌的。

    吃过重阳糕,两人又碰到了卖糍粑的。

    有一个脑袋上戴着花头巾的小媳妇在卖糍粑,她的店铺外面围满了人,生意好得不得了。

    当然生意好也不止归功于小媳妇长着一张白白净净的脸。

    她身边还有一个人高马大的壮汉,正打着快板编词儿推销呢。

    人累了一年好不容易歇个假,就图一个轻松快活。

    有热闹谁不瞧啊?

    凑一块听个快板,顺手再买俩糍粑吃吃,这多乐呵?

    人就是这么多起来的。

    不过陈迁和洪玲没去买那个小媳妇儿的糍粑,他们在一条小巷子口遇到了另外一家卖糍耙的。

    店主是一位一脸老人斑的老婆婆,听口音是从炎武国大湖地区,还靠西南的崇山峻岭里出来的。

    到了北方的邺水城,老人家依然对故乡无法忘怀,每年重阳节都在这里卖糍粑。

    “我们那边不管过什么节都吃糍粑的!”

    老人家的口音十分浓重,几乎快到了让人听不懂的地步:

    “我们那边穷啊,就过节的时候能吃两口米,平常都吃的(叽里呱啦)!一年到头就那么(叽里呱啦)吃点江米!”

    老婆婆身边,一个邺水城本地的老阿姨充当翻译:

    “她说她们那边平日都吃野菜团子,刚才说的是她们那的方言。你听不懂不奇怪,她们那边两个村子的方言都不一样。”

    西南群山那边的方言,陈迁是早有领教的。

    那边也有几个修行者门派,擅长炼制各种傀儡器械,普遍有着灵巧诡谲的身法。

    这几个修行者门派的弟子非常难以打交道。

    不是说他们性格不好、生人勿近什么的,相反这些人非常热情友好。

    难以打交道的原因,就是他们操着一口山里的土话,别人根本听不懂。

    甚至于同一片山区不同山头的两个门派,两方弟子相互来往相互对话都还需要翻译。

    老婆婆年纪大了,手有点发抖。

    但在做糍粑的时候,却显得干净利落。

    她这里的糍耙有软糯香甜、和酥脆咸香两种口味。

    具体做法大差不差,都是把糯米洗干净,然后直接下到滚热的开水锅里。

    水一烧开就捞出来上蒸笼蒸熟,然后再放进石臼里捣烂,之后揉搓成团。

    想吃甜口的,就把糍粑揪成小团,拌上芝麻、白糖吃。

    想吃咸口的,就把糍粑包上香料,然后下锅油煎到外表酥脆再吃。

    俩人各买了俩糍粑,拿在手上吃着,又向另外一家卖砂锅牛杂的小店开去。

    昨天钱小七告诉她们,其实炎武国各地过重阳节的时候,都有吃牛肉的习俗。

    最早的时候为了庆祝秋收,老百姓们会向祖先奉上三牲来祭祀,剩下的肉类又不耐放,只能趁机吃掉。

    后来为了节约,老百姓们就凑个更吉利的日子,在重阳节集中统一祭祀祖先,牛肉也就放到重阳节来吃了。

    钱小七说,邺水城这边靠近北边草原,牛肉比其他地方多,所以这里的牛肉做法更多更好吃。

    最好吃的,就是这种小摊上卖的砂锅牛杂,这都是穷苦人吃的东西,味道不好价格不实惠,小摊是生存不下去的。

    这间砂锅牛杂店无疑就是味道好,价格还实惠的那种,里面坐满了客人,无不是一副布衣短打的劳工形象。

    但当陈迁和洪玲刚刚在店里落座的时候,突然外面街道上传来了一阵急促的梆子声。

    听到这一阵梆子声,小店里的人先是愣了愣,不知道发生了什么。

    紧接着,有哒哒马蹄声从城外方向传来。

    过一会儿,人们就看到,一个骑兵纵马狂奔穿街过巷。

    骑兵背上插着一面红色的小靠旗,身上还打着绷带。

    一边狂奔,骑兵一边狂喊:

    “外敌入侵!所有居民马上回家,不准外出!外敌入侵,所有居民……”

    在骑兵身后,跟着十几个城卫兵沿街奔跑,手里拿着梆子使劲敲。

    这梆子声是警告,有外敌入侵;也是净街的命令,听到这阵梆子声的人都必须回家,在得到命令之前不准外出,否则后果自负。

    看着城卫兵们敲着梆子消失在大街小巷中,店里的所有顾客无不脸色一变,二话不说就站起身来往店外跑。

    有些人还比较实诚,不忘给桌上放几枚铜钱,照顾老板一下。

    不过大部分人都是不管不顾地跑掉了。

    胖胖的牛杂店老板,看着灶台上那一排排小砂锅,再看看空空荡荡的店铺欲哭无泪。

    还想趁着重阳节大赚一笔,好好慰劳一下忙碌一年的自己呢,怎么就这么倒霉呢?

    怎么就碰到打仗了呢?

    就在牛杂店老板怀疑人生的时候,他的耳边传来了天籁之音:

    “呃……店家?我们可以点菜了吗?”

    转头看去,牛杂店老板才发现,原来店里还有两位客人没跑,正坐在桌前等着点菜呢。

    正是陈迁和洪玲。

    “呃……客官,你们不去躲躲吗?”

    牛杂店老板看到他俩还在那里坐得安稳,看起来完全没有任何想要去躲躲的意思,也没有任何老百姓面临战争时的慌张,于是忍不住开口问道:

    “一会打起来,我这里可说不上安全。两位客官,你们还是……”

    陈迁一摆手:

    “不就是打仗嘛,那没什么的。您生意照做,一会我们包您安全。”

    洪玲那双漂亮的红眼睛定定的看着店老板,面无表情的小脸,传达出了同样坚定的意思:

    安心做你的生意,一会包你没事。

    店老板只觉得要不是自己疯了,要不就是两位客官疯了。

    不过那灶上炖着的牛杂不卖也是浪费了,还不如干脆给两位客官端上来。

    一会就算死,也一起做个饱死鬼。

    此时的店老板还不知道,自己正在招待的两位客官,是一对什么神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