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步步天荒

第六十六章辰国

    一路平安无事的进入辰国境内,甫一踏入这里就让他有种与众不同的感受,民居错落在一片碧绿与黄色的农作物之间,打谷场上的村民聚在一起吃饭,说说笑笑,茂盛高大的树木充斥在村落里,仔细倾听有犬吠鸡鸣声响起,一条水渠绕着村庄流淌,一座小拱桥横在其上,有放牛的村民牵着大水牛从上走过。

    这是一个世外桃源般的村庄,他在一家农户里花钱想买一碗面条,农户夫妇人不错给他下了一碗面条却没有要钱,这家的孩子好奇的看着沈奕,黑黑的眼睛分外明亮,沈奕与这家人闲聊,知道这里只是辰国的边境村落,因为少有战事而显得安逸一些,真正的好地方还在辰国腹地,大城市,繁花似锦,文人墨客文采风流,国家强大,百姓安定富足,不过,说到手里的闲钱却是谈不上,毕竟,种庄稼的人能够满足吃穿就不错了,还想富得流油怎么可能。

    沈奕听到了这样的话也觉得不可能,这种农业生产模式不太可能造就富足的社会环境,能够不缺吃穿就已经是太平盛世了,想要如同那个世界一样握着些闲钱未免太过异想天开了,不过,这样的情况已经是吏治清明,国家秩序颇为出彩了。

    这家农户见他是赶路人,留他住一夜再走,毕竟,就算是强大的辰国,村落的间隔也挺大的,要走大半天才能遇到住的地方,沈奕还是谢绝了,他不想给这里招来麻烦,辰国也有专业的猎妖队,与岱国不同的是,辰国的猎妖队都是正儿八经的修士,不似岱国那种用完就扔的工具人。

    即便是这种边境村庄,也有猎妖队驻扎巡逻,维护四周村庄的安全。

    如果自己被撞到了,只怕又是鸡飞狗跳,多一事不如少一事,还是尽快离开的好。

    随着进入辰国越来越深,沈奕发现辰国确实比其他国家要强盛的多,其他国家基本上都是除了国都外都是乡镇村庄,少有像样的下辖城市,而辰国的下辖城市却是繁荣热闹,完全与那种一国之力养一城的模式大不相同。

    在打听过后,沈奕才知道上易学宫在辰国的王庭山,几乎与世隔绝,不过,再过一个月就是上易学宫招生之日,不论是名门大派还是王公贵族,没有修为的平民,只要经过了上易学宫的考验,就能成为上易学宫的学生,不过,上易学宫的考核向来严格,而且,每次出题都不相同,所以,想要针对考核内容补习是没希望的。

    千里路,万两金,上易学宫路途遥远,普通人想要跨越千山万水,入学上易学宫是根本不可能的,只有那些会飞天遁地的修士,以及辰国自己的国民才能近水楼台先得月。

    他依旧是骑着自己的鹿一路带着别人的目光前行着,买了一份地图知道水路可以快捷方便一些,他直接花钱坐上了一条楼船,直接抵达王庭山附近的码头。

    看着这条首尾近三十丈,三层船舱,风帆与转轮结合的新式大船,颇有泰坦尼克号的味道。

    上面的房间足以承载三十多位客人,都有单独的房间,还有一个可以走一走的大甲板,这条船怎么看都是为那些喜好游玩的人准备的,往来于固定的航线,使得水路极为发达。

    辰国的所见所闻让他颇为感慨,难不成辰国的皇帝与他一样是一个穿越者?要知道,辰国与其他国度比较起来实在是太发达了,说是云泥之别都不为过。

    在房间待的无聊,他在甲板上支了一支躺椅悠闲的晒太阳,还有鲜榨的果汁,除了没有美女给他捶肩揉腿外,完全是一副地主老爷的架势。

    看着大江两岸的景色,大船随着江水起起伏伏犹如摇床一样,如果太过剧烈难免晕船,但是缓慢行驶却是有几分悠然舒适。

    船上的人除了舵手与杂役外,乘客没有多少,不过,能坐上这条船的人都是非富即贵的大人物,穿着绫罗绸缎的胖富商揽着小妾的蛮腰凭栏调笑;有年轻男女谈笑风生,忽而为前人先贤的雄心壮志感慨万千,忽而为自己的郁郁不得志而伤春悲秋;也有江湖侠客席地而坐,大口饮酒,大声谈笑。

    而沈奕却是注意到几人不是俗世之人,而是修士,只是正邪难辨,他也不好贸然上前搭话,那些人看到他一个人过得这么潇洒自在,也是忍不住多看几眼,不过,沈奕此刻收敛了气息与真元波动,外表与常人无异,他有自信不会被人发现。

    行至中途,这些人都是旅途无聊彼此也是少有接触开始渐渐熟悉,沈奕自称是前往祖父家继承遗产的外地人,几名修士则是自称是行走江湖的新人,前往外地投奔帮派,富商手段高明,与这些人结交也算是一个照应。

    这天,大家都是如往常一样吹风看景色,却是突然听到江边传来惊呼声与呼救声,只见二十丈外一名孩童落水被浪花卷走,载浮载沉,在水里扑腾着挣命。

    岸边孩童父母哭喊却是不敢下水,有船夫划船去救人,可风大浪急,小船也差点倾覆。

    眼见这种情形,沈奕看到江湖侠客手忙脚乱却是无计可施,而几名修士却是瞻前顾后,即便是有心救人,可为首之人一脸严肃的制止,见到这幅情形,沈奕一个猛子扎了下去。

    只见沈奕冒出水面又一头钻下,在水中几个浮现却是速度很快向着落水孩童游去。

    孩童被水淹住有一段时间了,突然,冒出水面,却是沈奕将他顶了出来,背着孩童向着岸边游去,岸边的人见状也是紧张的朝着沈奕游来的方向转移,有郎中准备好了银针,一旦靠岸就急忙施救。

    看重孩童被带往岸边,船上的人也是松了口气,不过,孩童是否能生还还要看情况。

    沈奕从水里爬出,有人上前将人抬到路边,郎中连忙施救,可孩童的脸色依旧很难看,所有人的心都绷紧了。

    沈奕见状却是叫来了孩童的父母,让他们做心肺复苏即便是不懂其中用意,依旧是照办,按压心脏,口对口吹气,在忙碌了好一会儿后,孩童哇的一声吐出了略显浑浊的江水,总算是缓过一口气了。

    而沈奕却是借了两根竹竿,一大一小扛着到了江边大的投下,一个飞身跳到大竹竿上,细小竹竿划动,就这般撑着一根竹竿追赶楼船,被船上的人惊呼连连,沈奕竟然还有这样的本事。

    到了楼船边上,沈奕纵身一跃,手中竹竿朝着江水一拍,借力跃上了甲板。

    “沈奕小友身手了得,我等佩服。”几名江湖客连连称赞,沈奕不论是踏竹渡江,还是那一跃都是令人惊艳的表现,反倒是富商的小妾见到一群大老爷们儿围着小英雄说东扯西的,可小英雄被江水泡了半天,又被江风吹了那么长时间,早就冻得嘴唇都发白了,生气的推开众人让沈奕先去换衣服,她去熬碗姜汤驱寒,众人这才醒悟惭愧不已。

    船老大也是对沈奕敬佩不已,备了一桌宴席款待众人,说说笑笑,吃吃喝喝,船上气氛难得的高涨欢悦。

    随着目的地的相继抵达,乘客相继下船,相熟的人邀请其他人有机会路过各自地盘前去做客,大家难得的相聚甚欢。

    终于,王庭山附近的码头抵达,沈奕小船,而那几名修士也是跟着下船,心照不宣的对视一眼,均是了然彼此目的,对视一笑结伴前往王庭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