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假文青

第四十五章 转眼半月

    有了提升学识专长这个确切的短期目标之后,顾瑾言的心终于不再躁动难安,虽然依旧没找到快速积累创业资金的门路,但心态却不再那么焦急了。

    在这样的心态下,顾瑾言放缓对股市的关注,把更多的精力投入到学习和生活当中,结果之前套牢的几只互联网股票急速回升,顾瑾言在接近峰值的时候见好就收,不仅挽回了之前的损失,还小赚了一笔。

    不过顾瑾言并没有因此就心生大意,虽然依旧保持着对股市有限度的关注,却淡看涨跌,不再投钱在这里边。

    另一方面,大概是因为开学的缘故,之前去外婆家后就失去音信的刘佩佩返回了蓉城,并在返回当天就给顾瑾言打了电话告知,他得知之后利用周末的时间上门拜访了一次。

    跟这个和自己有些相像的小家伙待了小半天,确认她并没有在那次被拐卖的经历中留下太明显的阴影,除开变得有些不爱出门了以外,看起来并没有别的后遗症。

    之后又和下班回来的林婉霞一起,三个人在她家里吃了顿简单的晚饭,或许是因为救命大恩,又或许是因为顾瑾言和这一家确实相性很好,所以饭桌上聊得颇为投契。

    一顿饭下来,在双方有意交好的前提下,在深化了一定的了解之后,彼此的关系从有恩的路人转化成了还有些陌生的朋友。

    不过因为目前还没有办法可以绕过自身的年龄限制,对目前的行业情况也不够了解,再加上交情还不深,所以顾瑾言虽然重新搭上了林婉霞这条线,却并没有急着借资创业,目前只是单纯的当朋友处着。

    刘佩佩天真活泼却又懂事乖巧,林婉霞温婉美艳却又热情真诚,再加上对她们并没有重生前知带来的知见障,是即使不带功利心也适合做朋友的类型,所以顾瑾言也并没有觉得为难。

    反而因为在她们面前不用伪装扮演,可以一定程度上放开自我,用真实‘面貌’与之相处交谈,所以感觉上反而比在学校里和那些半生不熟的同学相处要愉快得多。

    说到学校,顾瑾言虽然一开始有些不适应高中生的身份,但随着时间的推移,渐渐地还是在繁忙的课业中沉浸了下来,适应了新的生活规律,而不是强自伪装和光同尘。

    而在和同学们的交往当中,随着顾瑾言对学生身份的适应,思维和视角不再高高在上超然物外,再加上几乎两倍于常人的魅力和社会人成熟的话术和处事方式,慢慢地在日常相处中得到了大家的认同,算是坐稳了班长的位置,朋友也不再局限于李俊兴。

    不过有好也有坏,因为找不到理由对白柔进行区别对待,随着几次班务上的合作拉近了彼此的关系,从熟人变成了朋友,有事没事儿都能聊上两句,说说笑笑,如果不算顾瑾言内心的纠结的话,从明面上看起来,关系还挺不错的。

    还好除开正常的交往以外,顾瑾言没看出白柔对自己有什么额外的好感。

    再加上李俊兴也靠着劳动委员的职务成功和白柔拉近了关系,渐渐地顾瑾言也就放下了这方面的纠结,把思绪藏在脑海深处,总算是能够放下重生带来的干扰,以同学和朋友的关系正常地和白柔白柔相处。

    刨除未来那场延绵的孽缘以外,白柔长得漂亮性格好,文静温婉不做作,待人真诚和善有主见,和她聊天谈笑颇为愉快,是一个做朋友很好的人选。

    除此之外,还有低调懂事又舍得花钱的富二代康杰,薄有城府心机长袖善舞的刘静红,叛逆泼辣却热情大方的李明秀,成绩优异却并不骄傲自满的学霸君尤浩然等等,都渐渐地成为了顾瑾言的朋友。

    谈不上交心不交心,至少可以做表面朋友,面前三观相合,有事没事能够聊得起来就行。

    当然,顾瑾言最好的朋友还是认识多年又刻意交好的李俊兴,两人同桌又同路,除开李俊兴去跟白柔撩闲搭讪的时候顾瑾言有意回避以外,在学校里基本算得上是形影不离,友谊日渐深厚。

    一切的一切仿佛都在慢慢变好,唯一让顾瑾言觉得不爽的,除开进度缓慢的学识专长提升进度以外,恐怕就只有杂志投稿的事情了。

    “啊——怎么还没消息啊,这都半个多月了,眼看月底又要发新刊了,过没过稿一点回音都没有,老顾你说我们是不是凉了啊。”

    杨天一声长啸,李俊兴也不知道是哪根筋搭错了,早读刚下课,就抓着自己的头发长吁短叹的抱怨了起来。

    对此顾瑾言把眼睛从报纸上挪开,没好气地白了他一眼:“你这不是废话吗,一份快件从川蜀到潇湘能要得了几天,你那杂志上一期出来的时候就知道我们两个的稿子没过了好吧,这都一个多星期了,至于还惦记着不忘吗?”

    顾瑾言不是拖延症,在第一天的题材准备之后向李俊兴借了几本要投稿的杂志,没两天就结合着自身经历仿写出了两篇矫情做作的狗血故事,李俊兴更是早就开始准备,所以开学之后没几天,两人就寄出了自己的第一份稿件。

    可惜也不知是能力不够,还是运气不好,两人精心书就的稿子寄出去之后就石沉大海,到现在也是杳无音信。

    顾瑾言自然是早就绝了念想,再加上写得也不是自己想写的东西,全当没写过那两篇文。

    可李俊兴就没这么好的气度了,和顾瑾言匆匆写就不同,他那几篇稿子早早开始准备,斟酌删改了一个多月才终于定稿,可以说是信心十足寄予厚望。

    结果落得这样一个下场,自然是不肯服输,不肯放弃,总以为是杂志社收到的投稿太多,自己的稿子排在了后边,然后一天天地越发失望。

    对于好友这样的表现,顾瑾言也不知道该说什么才好,劝了这么多次,他知道李俊兴其实也明白真相,只是希望越大失望越大,总是控制不住地产生抑郁的情绪,身不由己,己不由心,干脆借机抱怨抒发郁闷。

    其实顾瑾言又何尝甘心呢,他虽然不像李俊兴一样处心积虑寄予厚望,但是那几篇稿子也自认为是发挥了实力,比杂志上刊登的不少文章都强出不少。

    他固然有些看不起所谓的青春文学,认为是少年不识愁滋味,为赋新词强说愁的矫情做作,写文投稿只是为了应付李俊兴,但也算是用了心的,除开没投入多少真情实感以外,算得上是尽心尽力。

    结果却被人家弃之如敝履,连个退回修改的流程都没有,仿佛全无可取之处一样。

    顾瑾言明面上虽然不说,但心头也是不服气的。

    只是和一味长吁短叹抑郁在心却明显有些认命了的李俊兴不同,顾瑾言反而越发斗志高昂,这些天利用课余时间又写了三篇,反复斟酌以至改无可改之后,才取了个笔名投递了出去。

    依旧还是上次那家杂志社,这一次顾瑾言用尽心力,而且和上次为了避免李俊兴发现问题而大肆修改不同,这一次他截取的是很久以后的事情和一些以后身边人发生的故事。

    除开名字以外,大体情节全无改动,只在细节处加以艺术化的处理,再经过回忆之后投以真情实感,而且并不强求所谓的青春文学化,用自己感觉最舒畅合适的笔调书就。

    虽然有自吹自擂之嫌,但站在客观的角度,顾瑾言也觉得这三篇文章都在水准线之上,就算拿去跟一些著名刊物上的文章比较,也不会逊色多少。

    要是这样都还不能过稿,顾瑾言觉得要么是这家杂志社的编辑有眼无珠,要么就是自己的文风笔调实在不适合所谓的青春文学。

    无论哪样,第一次投稿失利都算是非战之过,即便依旧石沉大海,顾瑾言也不会郁结于心了。

    当然,要是过稿了,那就是另外一回事儿了。

    只是这种志趣无论成败,都只能自己体会,顾瑾言到底也还是要脸的,而且那三篇里边有一篇就是三人未来真实的感情纠葛,不比上一次删改到面目全非,顾瑾言有些不好意思拿给李俊兴看,所以也并没有跟他说起过。

    只是现在听他见天地抱怨听得有些烦了,再加上稿子也已经寄出去好几天,干脆以毒攻毒道:“所以你这家伙投什么青春文学啊,老老实实地写你的豆腐块不好吗?还拉着我说有钱途能挣钱,结果自己都过不了稿,简直浪费时间!”

    “我靠,老顾你还好意思说,两篇稿子四天写完,你以前周末写日记都没这么快,一看就没用心,还好意思说我,说不定就是被你连累了我才过不了稿的!”被刺激到的李俊兴反驳道。

    “说我连累你,行啊,那我们俩再投一次,这回分开了各自寄各自的,看看到底是谁连累了谁!”

    “好,就这么说定了,看我过稿了之后你怎么说。”

    “要是你过了我没过,校门口二姐烧烤随你敞开了吃。”

    “我这边也一样,谁输了谁请客!”

    “……”

    其实顾瑾言并不觉得有什么拖累不拖累的,只是不像再听这家伙鬼叫魂似的抱怨,用激将法给他找点事儿做而已。

    反正到时候他要是过了,自己请一顿烧烤也就百十来块钱,就当是给他庆祝,也免了以后耳朵受罪。

    要是没过,至少自己也能清净十几天。

    怎么看都比现在强。

    看着被自己激得绞尽脑汁想故事的李俊兴,顾瑾言脸上装作不服气的样子,眼神中却带着怜悯和戏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