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假文青

第四十九章 刻意表演(求推荐票!)

    晚上七点,天还没黑透,顾瑾言抱着本厚厚的《疑难杂症考》在客厅里埋头苦读,突然听到听到门开的声音,放下手里的书起身向玄关瞄了一眼,然后一边往厨房走一边如此说道。

    “今天吹得什么风啊,居然回来得这么早,吃饭了没?没吃的话锅里还有些饭,你等我把菜热一些。”

    顾青柠边换鞋边解释道:“这不是昨晚才上了夜班嘛,恰巧今天又没活干,科室里留守的人有富余,赵主任提前下班,老黄说要给其他人机会,就放我按时下班咯,今天晚上吃什么啊?”

    顾瑾言回道:“你也不提前说一声,没想到你还会回来吃晚饭,就炒了个土豆丝和青豆炒肉,将就着吃吧。”

    其实估计能有饭剩下就已经很不错了,也就是今天周五,高二的周五不用上晚自习,顾瑾言才有空回家自己做饭,换做平时,他不是下面条就是做炒饭,哪里会有剩下的。

    不过他到家的时候都六点多了,再加上顾青柠也没回来,一个人懒得去弄一些麻烦的菜,在楼下菜市场随便买了点东西就炒来吃了。

    还好顾青柠在厨艺差的同时嘴也不叼,当然,以她的工作性质,能按时有口热饭吃就已经不错了,所以很不在意道:“随便弄点东西填饱肚子就行,我儿子给妈做饭,做什么都好吃。”

    因为缺失了原本历史上的第二次婚姻和第二个儿子,再加上顾瑾言并没有表现出自己青春期叛逆的那一面,所以当下的顾青柠一直到顾瑾言重生回来之前,都没有完全‘压服’原本的顾瑾言。

    别的时候都还好,毕竟抱团取暖好几年了,顾瑾言虽然习惯性地改不了口基本不喊妈,但行为上却已经是表现出了认妈的样子,只是谈到厨艺的时候,在这方面底气不足的顾青柠就喜欢浮夸的强调自己母亲的身份。

    顾瑾言第一次听到的时候还有些懵,毕竟在他的记忆里,这一时期的自己老是在饭桌上挨批的节奏,好在回来这么些天,对于顾青柠这种浮夸的说话方式,总算是重新习惯了。

    念叨了几句,见顾瑾言专心做饭不理会自己,顾青柠也就停了嘴,不过也就停了半分钟,半分钟之后她就忍不住拎着顾瑾言之前在客厅里看的那本书冲进了厨房,也不管顾瑾言手上正忙着,语重心长地就念叨了起来。

    “小言你要是得了什么病就直接跟妈说,有病就要趁早治,不然小病拖成大病,大病拖成绝症的例子我在医院可是见太多了,有什么事情别藏着瞒着不好意思说,我们家再穷,治病的钱还是出得起的……”

    面对顾青柠的唠叨,顾瑾言装出一副满脸不耐烦的样子,实际上眼角却微眯着透露出一丝笑意。

    顾青柠为什么会觉得顾瑾言生病瞒着她?

    那是因为她在客厅里发现顾瑾言之前看的是一本疑难杂症方面的医书《疑难杂症考》。

    而她之所以能够这么凑巧地发现这本书,自然是少不了顾瑾言的刻意安排。

    从在学校发现自己行差踏错,思虑不周以至于给未来埋下了隐患时起,顾瑾言就想着怎么弥补,可思虑半天之后得出的结论,反而是深挖自己医学世家的身份背景。

    毕竟文理分科的转折点已经过了,现在再嚷着要转到理科班,家里人只会觉得自己是神经病。

    而且就算是读了医科大,要想拥有独立研究的资格也必须到博士学位才行,而从本科读到博士,就算是其他专业最少也要八年,更何况是本科要读五年的医科大,除非运气好遇到硕博连读一个项目搞定两个学历那种,不然保底十年起。

    就这,都还得是顾瑾言本身能力强,而且运气好没碰上那种课题年限特别长的老板才行。

    漫漫十年啊,顾瑾言就连高中剩下这两年都等不及了,怎么可能甘心为了一张文凭等上十年。

    更别说就算顾瑾言真的熬上个十年拿到了文凭,利益牵扯之下,该污蔑他的人还是会污蔑,如果运气不好遇到了人品低劣的导师和同学,到时候跳出来说顾瑾言在共事期间偷了他们的成果,学历反而还成了这些人污蔑攀扯的证据。

    所以尽管当初弃理从文放弃学医有些行差踏错,但细想之下,实际上错得也没有自己想象中那么多。

    而如果能够得到外公和几个舅舅的支持,用声名赫赫的药王世家出身为自己药物研发能力做背书,那么顾瑾言的劣势反而会成为优势,利用得好了,甚至效果反而还要比顾瑾言直接读医科大还要来得好一些。

    毕竟中医的高端知识本来就是以神秘著称的,它不像西医一样讲究个公开透明,所有研究成果都基于已知理论,研究人员为了学术地位有点什么新进度就往外发,它的很多内容都是不透明的。

    换而言之,就是它不需要公开研发过程,不需要考虑所谓的学术界看法,更不需要接受所谓的专家挑刺,只要顾瑾言拿出来的成果能够通过药监局相关审核就可以了。

    至于顾瑾言是怎么把这东西弄出来的,很抱歉,家传绝学,无可奉告。

    这样一来,可以说中医的神秘性和家传性反过来掩盖了顾瑾言学历和话语权的不足。

    而且中医近几年被一些网红学者打成了伪科学,一副中医药丸的架势,但是不可否认的是,正是这所谓的伪科学保护着炎黄子孙历经数千年传承至今。

    尽管现在网络上看似闹腾得不行,可实际上一直到三十年以后顾瑾言重生为止,中医依旧是官方认可的医疗手段之一,一些研发自中药古方的中成药专利权也是不少医药公司仗之安身立命的资金奶牛。

    如果有人用没有相关学历的问题攻击顾瑾言,说他剽窃自己的研究成果,那么顾瑾言就可以强行歪楼,说他歧视中医界的家传渊源,把话题引导到中西医的对立上,凭白获得一群自来水,能省不少的力气。

    但这一切的一切有一个前提,那就是必须先用自己的医术得到外公的认可,先要让老爷子觉得顾瑾言有能力研发出那样的成果,不然以老人家在中医界乃至于整个医学界的人脉和威望,顾瑾言不经商量就扯虎皮拉大旗,说不定不仅借不到势,反而有可能弄巧成拙吃不了兜着走。

    对于怎么用医术获得认可这一点,顾瑾言倒不怎么担心,毕竟哪些药物确实都是他实打实地靠自己的能力研发出来的,而且现在有系统在身,大不了就多安排几节医学课程就是了。

    唯一需要考虑的,反而是家人接受度的问题。

    毕竟他小时候并没有表现出过什么过人的医学天赋,除开在老家时跟着外公外婆顺便接受的一点熏陶以外,明面上是完全没学过医的,之前又弃理从文拒绝了以后上医科大的建议,甚至为此表现出了一些对医生职业的排斥。

    如果这才过了不到一个月,就贸贸然展现出一身不错的医学素养,并表现得对学医很感兴趣的话,恐怕任谁来看都会觉得很怪异。

    所以顾瑾言需要一个契机,从细微处入手,用一种合情合理的方式,一点一点地展现出自己的改变。

    而之前辨认出问题严重性,救下了刘倩一条小命这件事,就是一个不错的机会。

    说来也是凑巧,顾瑾言虽然因为没有亲手医治而错失了任务奖励,但却蒙对了刘倩的病症,那姑娘确实是得了肠阻梗,而且非常有毅力地强忍了两节课,延误了救治时间,送到医院的时候主刀医师都说非常危险,要不是顾瑾言呼叫救护车送进医院及时手术,很可能真的会有生命危险,说顾瑾言救了她一命一点都不夸张。

    当石磊从医院回来,在课堂上公然转述医生结论的时候,直接在班上引起了轰动,而且当刘倩结束麻醉苏醒过来之后,她的父亲也在当天下午亲自到学校来表达了对顾瑾言救命之恩的感谢。

    而且和当初顾瑾言救下了刘佩佩时一样,这位刘先生在表达感谢的同时,也强烈表示要请他吃一顿饭作为感谢,顾瑾言好说歹说,才总算是把这顿饭推迟到了刘倩出院以后。

    虽然顾瑾言不想多事,但这种事情是瞒不住的,就算顾瑾言不说,也总有人会把话传到顾青柠那里。

    也就是顾青柠昨天晚上值夜班,顾瑾言才没有跟她说这件事,不过顾瑾言觉得就算自己没说,母亲也多半从舅妈那里听说了这件事。

    这会给顾瑾言带来一点麻烦,因为他作为解释的理由在顾青柠这里有些站不住脚,但是反过来,顾瑾言也可以以此作为自己对医学产生好奇的理由。

    毕竟救人一命当英雄这种事情,对于一个正常的高中生来说,可是相当有冲击力的一种荣耀了,顾瑾言因此想要学习更多的医学知识,以便未来再遇到类似的事情的时候还能当英雄,也是很合理的事。

    所以顾瑾言专门从顾青柠的书架上找出了这本疑难杂症考,从昨天开始在家里的时候都会把这本书摆出来翻一翻,而且还特意选择在客厅而不是书房,为的就是要让顾青柠看到这一点。

    本来他以为以顾青柠的忙碌,自己至少要装好几天才能见到成效,正好那本书的内容也在自己的知识盲区内,打算假戏真做,趁这段时间把那本疑难杂症考好好读一读,结果没想到第二天就有了收获。

    装作不耐烦地样子把顾青柠赶出了厨房,等到土豆丝和青豆炒肉都热好了端上餐桌,顾瑾言才在顾青柠的连连追问之下故作骄傲地把刘倩的事情说了出来。

    果然如他所料想的那样,一开始的时候顾青柠以为他是得了什么比较丢脸的病不好意思说,所以才自己翻医书找偏方,当顾瑾言好不容易解释清楚自己没病之后,紧随而来的就是对他突然反复的质疑。

    这时候顾瑾言抬出刘倩的事情,说自己运气好判断对了,救人一命,但实际上当时心里很没底,所以就想有空的时候多看看相关的书,免得下一次再遇上这种事猜错了丢人。

    这样的解释合情合理很有说服力,特别是当顾瑾言说了之后可能还要应邀去吃一顿感恩宴之后,顾青柠立即就被说服了。

    不仅兴致盎然地给顾瑾言推荐更合适的医科书,还主动提出要跟顾瑾言一起赴宴去面对刘倩父母的事情,算是帮顾瑾言解决了一个麻烦。

    之后顾瑾言趁热打铁,顺着话题和顾青柠讨论起了肠阻梗等普外科方面的医学内容。

    顾青柠主打神经外科手术和神经内科,对普外科只能说是有所涉猎,连了解都算不上更不要说是精通了。

    而顾瑾言长于制药,之前梦中三个月的课程也只是在打基础,现在也就是勉强做个门诊医生看看感冒发烧啥的,对更专业的手术科室了解有限。

    两人半斤对八两,半瓶水瞎晃荡,偏偏通用的医学基础知识都还不错,半懂不懂地倒是讨论得热火朝天,以至于顾青柠这顿饭吃了大半个小时,刚热的菜都快又凉了,才总算是结束了讨论。

    之后顾青柠把推荐给顾瑾言的几本书从书架上找了出来,顾瑾言装出一副兴致正浓的样子,接过来之后立即就看了起来,然后一边看一边就着书里的内容对一旁的顾青柠提问,骚扰得顾青柠看电视都没法专心了。

    可她又不好意思说儿子你学习打扰到我了,只能强忍着,还要装出一副欣慰的样子。

    顾瑾言其实没问两句就发现了这件事,但他故意装作没看见,就这样装模作样地骚扰了顾青柠十几分钟,才恍若大悟地察觉到自己打扰了母亲,抱着书回自己房间去了。

    关上房门,顾瑾言把手里的书随手往床上一扔,转过身来依靠在门板上,长长的舒了一口气。

    这么演了一波之后,至少在自己家里,他对医学态度的转变算是过了明路了。

    之后保持下去多在母亲面前刷脸,把‘对医学感兴趣开始自学’的这个印象固定下来,随着时间的推移,相关的消息就会自然而然地在整个家族里流传开来,他也可以慢慢地在几个舅舅面前展现出自己医术方面的积累和兴趣。

    就这样一点一点的刷新家人的认知,只要顾瑾言沉住气,先易后难地慢慢把自己的积累放出来,不要一上来就是癌细胞抑制剂这种重磅炸弹,先用一些不怎么难的小方子给家里人加深印象。

    等到以后万事俱备,顾瑾言拿出一些重量级新药面对质疑的时候,谁还不是个医学天才呢。

    到时候不用顾瑾言求情,自有人会主动站出来为他背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