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品奸商

第六十七章 观音禅院

    陈伯的笃定给邓源吃了一颗定心丸。他回到房中,又翻了半天烧饼,终于困意上来,沉沉睡去。

    次日依旧是睡到日上三竿,起床时,陈伯林嫂和慧儿都早已吃完早饭,各忙各的了。看到邓源起身,慧儿赶紧端来洗脸水,并说:“前院归少爷早上来过一次,见相公您还未起床,便回去了。”

    邓源一边洗脸一边问:“说没说找我何事?”

    慧儿答道:“没说,但看起来不像有急事。”

    邓源心里有数。今天是六月六,也是个大节气。

    按北方民俗,这一天被称为“洗晒节”。宜洗浴、晒物、赏荷、看谷秀。当天的饭食要吃素食,如炒韭菜、烙煎饼等。从六月初六起,街市上的药铺和一些寺庙开始施舍冰水、绿豆汤或者其他解暑之物。

    邓源还记得邓母说过,在晋省,这一日人们若有闲暇,是要外出踏青的。农家要集会,到庙里祭虫王;出阁的女儿会在这一日回娘家。只是不知苏州习俗如何,还得慢慢学习。按照邓源的观察,六月初正是新麦收完、水稻栽完的时节,似乎是可以放松一下的。否则百姓也没有闲心在六月初一安排那么盛大的赛神会。

    那么归庄来找邓源,多半也是游玩的事。

    邓源不紧不慢洗漱完毕,开始吃早餐——居然真是烙饼。

    吃饭时,陈伯不紧不慢地说起早上听来的消息,昨夜确实是顾宅起了大火。因为是半夜起火,救之不及——其实也没有几人会去正经救火——火烧了半夜,一大片宅子化为焦土,还连累了临近的几户人家。

    至于是意外还是有人纵火,众说纷纭。

    邓源入睡前冒出个猜测,这火也许是顾名俊放的。至于动机,不外乎毁尸灭迹、泄愤、杀死他祖父,之类的。总而言之,他是最有嫌疑的。其次便是唐知县。这家伙收了顾秉谦一万两银子却没能护住顾家周全,自然心里发虚,生怕自己在顾秉谦那里留下把柄。杀人灭口的事不敢做,但派人放火烧掉过去两人来往的痕迹还是有可能的。

    而林嫂对昨夜的大火不感兴趣,一直在说今日的烙饼如何香软劲道。这是陈伯特意交代做的。其实林嫂作为土生土长的本地人,本是很少吃面食的。但这三个多月为了伺候邓源这位来自面食大省的主子,便花了不少功夫研究面食。今日的烙饼卷鸡蛋,吃得邓源满嘴流油。吃完之后才发现,这也不清淡啊···

    一抹嘴上的油,又喝下半碗小米粥,邓源抚着肚子往外走,要去归庄家里转转。临出门时,下意识地往陈伯房里看了一眼。

    但这老头儿若无其事地背着手开始在院子里散步了,与邓源丝毫没有眼神交汇。邓源有些佩服他。

    到了归家,依旧是拍了半天门才进去。归庄见了邓源,很是开心,说:“我还说待会儿再去兄长那边瞧瞧呢。阿姐说今日去庙里祈福一定要叫上你,否则便不出门。”

    邓源不好意思地说:“昨夜有些事,睡晚了,早上一时没起来···”

    院中传来归雨宁的声音:“谁说一定要带上他,爱去不去啊!”

    邓源尴尬地朝归庄一笑,归庄吐了吐舌头,自觉地闪到一旁。

    走到院中,归昌世正在摆弄满院子的书籍图画。今日天气不错,正适合晾晒。见邓源来了,老头儿很热情地打招呼,搞得邓源有些受宠若惊,只好凑过去装模作样地欣赏书画。

    偷眼向偏院一看,归雨宁正在那边晾晒衣服,便讪讪地踅了过去。

    归雨宁一眼瞥见,笑道:“邓秀才昨夜辛苦了啊。”

    邓源赶紧解释:“我虽然去了顾家,却没抢东西,归庄可以为我作证。”

    归雨宁道:“你上午去了是没抢,可晚上做什么去了?”

    邓源半真半假地说:“崔廪生失踪了,他母亲寻到我家,我帮着出去找找。”

    归雨宁停下手里的动作:“他失踪了?怕是抢完东西怕人家报复,躲起来了吧?”

    邓源心中暗叹,看来这姓崔的人缘名声真是坏得可以。因不想对归雨宁扯太多谎,便也不好围绕这个话题深聊,转而问:“方才归庄说要去庙里祈福,是么?”

    归雨宁从晾衣绳后面走出来,双手叉着腰:“今日是六月六,消灾祈福的日子。你在老家时,不去烧香么?”

    邓源笑道:“家里穷,饭都吃不饱,哪有钱给庙里?”

    归雨宁给了他一个白眼:“那你去不去?”

    “去,去去去,自然要去。”邓源一叠声地说:“去哪座庙,我让陈伯备车。”

    归雨宁咬着下唇:“去观音禅院。”

    邓源一愣,马上联想到黑熊精和金池长老,笑道:“去偷袈裟么?”

    这下轮到归雨宁愣住:“什么?”

    “没什么,这禅院在哪?”

    “玉山镇啊。”归雨宁诧异地看着邓源:“你在玉山住过,难道不知道?”

    邓源眨眨眼,怎么又是玉山···

    “呃,你就当我一心读书,全然不闻窗外事吧,确实不知道镇上还有座禅寺。”

    归雨宁又道:“也不用坐车,来回也就二十里地,咱们有大半天时间呢。”

    邓源抬头看看日头,再看看归雨宁白皙的皮肤,笑道:“这一来一回,不把你晒黑了?”

    “我又不是娇小姐,哪里就晒黑了?要不是为了等你,这会儿我们都到庙里了。”

    邓源很佩服这个年代人的体格。归雨宁未缠足,走路无碍,二十里路只是寻常事。归庄是男子,自然也不在话下。

    相比之下,邓源作为一个二十一世纪的户外运动爱好者,面对二十里的路程,第一反应居然是坐车···什么是差距?这就是差距。过去看《水浒传》武松醉打蒋门神一节,施恩要给武松备马,武松说,骑马是不可能骑马的,这辈子都不可能骑马的,“我又不小脚”。过去以为只有江湖好汉才有如此脚力,现在看起来,在这个公交车并不普及的时代,步行是有着广泛群众基础的。

    最后,在邓源的坚持下,归雨宁同意坐车。

    邓源这才想起昨夜租的马车借给了顾秉谦,若是不能寻回来,还得赔偿店里押金,晦气得很。不过看在顾家一成酬谢的份儿上,忍了吧···

    陈伯换了一家车马店租车,并让邓源自己驾车外出城。这老头虽然表面上若无其事,但心里有数,知道一个床底下藏了八千两黄金的人是不可以随便外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