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物聊斋

李白和猴子酒4

    第二天,见犬与猴群结下了仇,自己咧嘴露齿的臣服动作,又起了作用,李白便将四只犬留在寺庙,独自来到上日的悬崖前。

    猴群出去觅食了,他赶紧开始攀爬,崖上有很多陶罐碎片,稍不注意就会踩到,只得小心翼翼,不敢放快速度。

    半个时辰后,他才来到山洞前,浓郁的酒香味直冲鼻子,看来味道不错,一向好酒的李白,简直欣喜若狂。

    不过,让人奇怪的是,这里根本没有人烟,也没有人留下足迹,这些酒从何而来?

    来不及细想了,答案可能就在洞里,他赶紧跨进山洞。

    里面的光线不好,一不小心,他便碰碎地上一个陶罐,鞋履立即湿完了,接着飘来扑鼻的酒香味。

    不多时,他慢慢适应了里面的光线,赫然发现山洞的地面上,摆放着很多盖有石板的小陶罐,其间还夹杂着一些陶罐碎片。

    他的鞋履上,粘着一层黏稠的绿色液体,李白便埋下身子,用手指沾了一点,放在鼻子前闻了闻,发现一股浓郁的果酒香味。

    打破的陶罐碎片里,除了粘稠的液体,还有很多小果核,以及果皮、果肉残渣,从果核和果皮的形状和颜色来看,这个罐子装的是樱桃酒。

    他伸出另一根手指,从破碎的碎片里,沾了一些干净的果酒,放在嘴里尝了尝,一股沁凉馨香,甜中带酸的酒味,立即在口中弥漫开来。

    原来,这就是传说中的“猴子酒”。

    “猴子酒”,顾名思义,就是猴子所酿的果酒,李白只是听说过而已,今天才算是亲眼所见。

    接下来,他揭开好几块小石板,查看了里面的猴子酒,发现有些没有密封好的陶罐,野果已经腐烂了,根本没有酿出酒。

    只有那些密封效果好的陶罐,才酿出了猴子酒,那么多的碎片,应该是脾气暴躁的大青猴,发现里面的野果烂了,于是一气之下,便抱起陶罐丢在地上,或扔下悬崖摔碎的。

    这些陶罐里,最多的是野樱桃和野猕猴桃酒,野桃酒和野枇杷酒较少,李白分别尝了一下:猕猴桃酒最甜,酒香浓郁,味道也最好;樱桃酒的酒味也不错,而且酸中带甜;野桃酒淡薄,香甜味不明显,口感比较差;枇杷酒最为寡淡,酸得难以下口,无疑是最次的。

    担心猴群回来了,自己陷入包围,李白赶紧品尝一下,各选了一罐樱桃酒和一罐猕猴桃酒,然后脱掉外衣包裹起来,小心翼翼用右手抱着,开始沿着猴道,慢慢下到小溪边。

    休息了一会儿,他用双手抱着酒,来到了万年寺所在的山下。

    为了不让猴群发现,给住持和僧人带来麻烦,李白找到一个隐蔽的地方,用剑挖了两个地洞,将陶罐藏进去以前,还猛灌了几口猴子酒。

    藏好了酒,回到寺庙,他告诉住持和广浚,大青猴经常进寺庙抢陶罐,原来是为了在山洞酿酒这个秘密。

    住持和广浚听了,开始根本不相信,急得李白扬言说,如果将猴子酒抱回寺庙,他俩必须得尝一尝时,两人才不得不相信了,毕竟僧人是不能饮酒的。

    当天晚上,等猴群回去休息了,李白又悄悄下山,将两罐猴子酒带进庙里,偷偷躲在屋子里品尝。

    猴子酒的口感好,喝的时候以为不会醉,其实度数很高,后劲很大,但喝得再多,也不会上头,最多也只是酣睡而已,不像谷物或杂粮所酿的酒,醉了以后会难受,第二天还会宿醉。

    喝了这种酒,还有一个好处,就是营养丰富,就像吃了补品一样,次日起床后,头脑非常清醒,压根就像没喝过似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