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物聊斋

鲁迅和猹4

    到了跟前,鲁迅发现两只大獾果然凶悍,早已将身子紧紧靠在一起,露出锋利的犬齿,不时发出“哺-哺-哺”的怒吼声,来威胁试图靠近的三只猎犬。

    猎犬一旦靠近,两只獾便挺起上半身,迅速伸出一对利爪,进行凶猛无畏的反击。

    三只猎犬的经验丰富,面对两只獾的尖利利爪,也不敢贸然进攻,而是不停绕圈子,伺机找机会下口。

    猎人提醒说:“你们两人站远一点,如果獾子冲上来,不要拦截,谨防被咬伤。”

    说过之后,猎人提着木棒走上去,开始帮三只猎犬,准备攻击两只大獾,在双方对峙时,猎人抓住机会,对着一只大獾的鼻子就是一棒,那只大獾立即倒在地上,四肢抽搐几下就死了。

    对于一般的动物来说,鼻子往往是最脆弱的部位,有经验的猎人,当然当选择攻击猎物的鼻子。

    另一只獾子试图逃跑,被三只猎犬前后夹击,很快就咬死了。

    解决了两只大獾,三只猎犬又向山坡上的洞口冲去,被猎人喝住了。原来,洞里的四只小獾已跑出来了,兀自守在洞口不肯离去,见两只大獾被杀,也准备分头逃跑,三只猎犬便想去追赶。

    猎人按照先前所说的,放过了四只小獾。

    不过,鲁迅很快就离开了厦门,这一次捕杀獾子的行动,给他留下了深刻印象,一辈子都难以忘怀。

    再后来,他辗转来到上海,还是没有忘记帮助闰土,总是向身边的朋友请教,以收集捕杀獾子的方法。

    有一次,来自北方的朋友,讲述了北平猎捕獾子的方法:

    北平有很多饭庄,都养着买来的狗,等喂肥后,再杀了上餐桌。

    有一些猎人,便去偷这些养肥了的狗,用来钻进地洞捕獾子,因这种肥狗有力气,才能对付身材矮胖,又有一身蛮力的胖獾。

    可是,獾洞有很多出洞,獾子也很警惕,狗喜欢摇动尾巴,容易将獾洞地面上的草叶弄得窸窣窸窣直响,从而惊动獾子,使它们提前从其它出口逃跑。

    那么,猎人又怎么办呢?

    偷来肥狗后,猎人还得下一点功夫,那就是残忍地将尾巴的骨节擀断,这样一来,狗便无法摇动尾巴,正好可以进洞去将獾子拖出来。

    这个方法太残忍,鲁迅先生听后直摇头,除了对吃狗肉的行为不赞成,同时还谴责擀狗尾巴的残忍。

    在当时,上海有很多外国人,鲁迅恰好也有几个日本朋友。

    日本有胡獾,这些凶猛的动物,由于经常偷吃庄稼,在长期与胡獾斗智斗勇的过程中,日本人总结出了另外一套对付的方法。

    有位日本朋友,便讲了他们对付胡獾的法子,鲁迅听后很感兴趣,便趁这年夏天,西瓜刚熟的时候,带上这位日本朋友来到郊区,找到了当地一个瓜农。

    两人买了一个西瓜,边吃边与瓜农聊起来。

    鲁迅问道:“这里的獾子多不?”

    “当然多,在西瓜还没有熟时,天天晚上都来偷吃。”

    “你只养了一只狗,应付得过来不?”

    “没办法,狗倒是可以养多几只,但拿什么喂啊?”

    “哦,原来是这么回事,狗也得喂食,我倒是忘了。”

    “便何况,每年西瓜成熟时,也才用得上,我们当农民的穷,过日子也得算计算计啊!”

    “讲得对,用狗来防范獾子,毕竟不是最好的办法。不过,你捕杀过獾子没有,有没什么好办法?”

    “没有,这些可恶的畜生,偷吃一点,也是无可奈何的事情。”

    “难道就不憎恨它们,毕竟偷吃了可以卖钱的西瓜啊!”

    就这样,聊了好一会儿,瓜农似乎对捕杀獾子,根本没有什么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