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成农家小福宝,逃荒路上开挂了

第一千一百六十一章 活命有希望了!

    各州府开太平仓,放粮就地赈济流民。

    各州的府尹之前推诿,放任流民之罪,暂时压下不提,给一个戴罪立功的机会。

    若是再装糊涂,不管不顾,那就最后一起算总账。

    不知是巧合还是无意,温先生被派去了最远的一个州府,几乎要接近凤山县了。

    李老二来不及同温先生多说,当即出宫就开始召集人手,忙碌起来。

    毕竟将近一万流民,如同嗷嗷待哺的孩子,正饿的眼珠子发红呢。

    多耽搁一会儿,就多一分暴乱的凶险。

    幸好,李家什么都缺,就不缺同百姓打交道的经验……

    碎金滩里,村长正和老爷子们在树下闲话儿。

    先前忙了差不多两日,实在是累的狠了,恨不得倒在地头就能睡觉。

    但这会儿,田里空空,山上空空,什么活计都没有了,又人人都不适应,总觉得手脚好似没地方放了,屁股底下长钉子一般坐不住啊!

    于是,村里的汉子们纷纷找来,一边同老爷子们闲话儿,一边要求加入巡逻队。

    “村长叔,把我们编进巡逻队,白天晚上都行。这般闲着,骨头都好像要生锈了。”

    “是啊,村长叔,实在不成问问主家,城里有没有活计,调我们去帮忙也行啊。”

    “我都恨不得把婆娘的活计抢了,每日挑水做饭,真是没意思啊。”

    村长笑着磕打两下烟袋锅儿,笑骂众人。

    “你们啊,就是贱皮子,一辈子干活儿的命!先前那么累,谁也不说话。如今让你们歇歇,你们反倒叽叽歪歪了!”

    赵叔几个哈哈笑,跟着应道。

    “这才是好汉子呢,正经过日子人。”

    “是啊,大伙儿这股心气儿最好了!咱们就是靠着这股心气才白手起家,走到今天的!”

    “就是,如今谁不羡慕咱们碎金滩的日子啊,其实都是吃苦出力干出来的!”

    汉子们听得得意,憨笑着摸后脑勺。

    淳朴,勤劳,是他们最好的品质。

    村长重新续了一点儿旱烟丝,说道,“明日我进城一趟,再问几句,看看伯爷和郡主有没有什么安排。

    “咱们在村里觉得日子太平,其实城里事情多着人,伯爷和郡主为了护住大伙,不知道费了多少心呢。

    “咱们啊,能帮忙就使劲帮忙,帮不上就老实呆着,别给主家惹麻烦。知道吗?”

    “知道,大叔。”汉子们赶紧应声。

    村长点头,又压低声音嘱咐道,“巡逻队的差事,你们就别抢了。这一百多伤兵小兄弟,刚来咱们碎金滩,就怕被嫌弃。他们有点儿差事,才觉得在这里吃饭有底气。知道吗?”

    “知道,知道!”

    汉子们赶紧应声,略略心虚的嘿嘿傻笑。

    他们只顾着自己高兴了,忘了那些伤兵兄弟了。

    村里不差这点儿米粮,其实白养着一百多伤兵都行。

    但人家和他们一样要强,不愿意闲着白吃饭。

    他们不巡逻还可以干别的活计,但伤兵兄弟们的巡逻就是他们对村里的诚意了。

    正这个时候,有快马跑下了岔路,直奔村头而来。

    赵叔眼神儿好,探头一看就说道,“好像是小禾,是不是伯爷有吩咐啊?”

    众人都跟着站了起来。

    很快,郑禾就到了近前,飞身下马。

    他一见众人脸色不好,赶紧说道,“大伙儿别担心,伯爷有差事要大伙儿帮忙,不是坏事。”

    众人齐齐松了一口气,心里大石头也落地了。

    村长拉了郑禾问道,“伯爷有什么差事,赶紧说说。”

    郑禾就道,“咱们家给流民送炖菜和饼子,被皇上和朝中那些大官知道了。皇上下令要城里那些人家捐粮捐菜,要咱们伯爷负责赈济城外那些流民,就是管吃管喝,看着他们别闹事。

    “那可是将近一万多人,伯爷身边人手不够,又信不到旁人,就让我回来寻村长爷爷帮忙。”

    “救济流民?”

    村长和众人都是惊讶,转而又欢喜起来。

    “早该如此了,那些流民都是南边活不下去的,才找到新都来,实在太可怜了!”

    “是啊,我昨天给他们舀炖菜的时候,就恨不得菜盆没有底儿。吃的那么少,人那么多,真是焦心啊!如今皇上发话了,真是太好了!”

    “朝廷出粮食就好,咱们去给伯爷帮忙,出力干活儿那是没得说!”

    众人都是纷纷应声,替流民高兴。

    村长立刻同赵叔几个商量了一下,最后决定那一百五十个老兵不动,都留下照管村子。

    其余村人留下三分之一看家,打理琐事。

    三分之二的人,也都是手脚利落的壮劳力,则一起去城外帮忙。

    不到半个时辰,村里人就带好东西出发了。

    城门外,停留了两三日的流民,有些抢到了吃食,看着状况还好。

    但那些老弱妇孺,没吃没喝,又被暴晒就彻底扛不住了。

    毕竟他们是凭借着,到新都这个天子脚下就能得救的信念才走到这里。

    如今一看,依旧没有活命的希望,很多人就倒下了。

    亲人痛苦,旁人兔死狐悲,新都百姓冷眼旁观。

    这个时候,李老二就带了赈济署的人赶到了。

    赈济署的老人孩子们,第一件事就是敲响了手里的铜盆和勺子,到处吆喝。

    “皇上有旨,马上搭设粥棚,熬粥赈济百姓。大伙儿很快就有吃的了,一定坚持住!不要着急,不要闹事,马上就好起来了!”“马上就有吃的了!马上就不用饿肚子了!”

    “大伙儿都准备好,一会儿就开始给大伙儿登记名字和来处,然后就能领饭菜填饱肚子了!”

    “都打起精神来,不要吵闹,等着安排,大伙儿都能活命!”

    赈济署的老人孩子们喊的话不同,但意思都一样。

    流民们初始还不相信,待得蜂拥到城门口,眼见有马车开始运送锅碗瓢盆,还有鼓鼓的粮食袋子。

    他们就忍不住欢呼起来,更有人抱了家里人痛哭!

    赈济署的孩子们放下铜盆和勺子,又放了桌椅,挽起袖子又变身成了小先生。

    而老人家们则抬了七八个大筐,筐里都是黑色的签子。

    但凡上前登记了名字和来处,还有家里几口人的流民,都会发下签子。

    这就是他和他们一家以后领取救济菜粥的凭证了!

    流民们把所有桌椅都围拢的水泄不通,恨不得早一点儿登记,就早一点儿拿到食物。

    小子们喊破了嗓子,也不能让流民们好好排队。

    今日更新奉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