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洲的天空

第十五章:鲧治水

    大殿里。

    羲仲说到:“领袖,之前您派我们四人观察日月星相,记录时日,制定历法。现在我们取得初步成功,特地来向您汇报。”

    帝放勋此时已经白发苍苍,他说到:“四位先生请讲。”

    羲仲说到:“白天以正午为分隔线和对称线,从日出到正午为上午,从正午到日落为下午。太阳若升起的早,则落下时也一定晚。太阳升起得早、落下的晚,便是白天长、黑夜短。一年之中,白天和黑夜一样长的那一天,便是‘春分’。这时鸟兽开始繁殖,农人应该耕地、播种。”

    羲叔说到:“春分以后,白天开始变长,并越来越长;黑夜开始变短,并越来越短。白天最长、黑夜最短的那一天,便是‘夏至’。这时鸟换上了薄薄的羽毛,兽类换上了薄薄的皮毛,农人应该继续耕作。”

    和仲说到:“夏至以后,白天越来越短,黑夜越来越长,但白天还是比黑夜长。白天和黑夜再一次等长的那一天,便是‘秋分’。这时鸟换上了厚厚的羽毛,兽类换上了厚厚的皮毛,农人的农活开始轻松了。”

    和叔说到:“秋分以后,白天开始变短,并越来越短;黑夜开始变长,并越来越长。白天最短、黑夜最长那一天,便是‘冬至’。这时鸟兽们纷纷躲进巢穴,农人也回到家里躲避严寒。”

    羲仲说到:“冬至以后,白天越来越长,黑夜越来越短,但白天还是比黑夜短。白天和黑夜再一次等长那一天,还是春分,但这已经是第二年的春分。一年有三百六十五天。闰月的规矩是十九年闰七个月。每月的第一天叫‘朔’,最后一天叫‘晦’,十五叫‘望’,十六叫‘既望’。”

    帝放勋欣慰地说到:“四位先生辛苦了。有了四季历法,农业生产就更加方便了。”

    帝放勋转身对四位辅政大臣说到:“四岳,立刻派人将新历法传谕各部落。”

    四岳说到:“臣遵旨。”

    这时门外走进一名侍卫,说到:“领袖,监察四方的羿回来了。”

    帝放勋说到:“快快有请。”

    羿走进大殿行礼,说到:“参见领袖。”

    帝放勋说到:“羿叔,四方安定吗?有没有水灾、旱灾、蝗灾、瘟疫、动乱等灾祸?”

    羿说到:“领袖,现如今,四方洪水滔天,淹没山岭,侵害庄稼,百姓忧心忡忡,性命难保。”

    帝放勋说到:“诸位,谁能制服洪水、平定天下?”

    放齐说到:“江水部落的首领丹朱,是您的嫡长子,他德才兼备,可以完成此事。”

    帝放勋说到:“丹朱尚未成年,经验不足,不可。”

    四岳互相看了看,最后四岳之首说到:“若水部落的首领鲧,是帝颛顼次子,有勇有谋,他可以主管治水之事。”

    羿说到:“鲧虽然出身高贵、受过顶级教育,但是他经常不听命令,而且为人处世鼠目寸光,这样的重任不能交给他。”

    四岳之首说到:“领袖,鲧言谈适度、举止得当、能力超群!您还是派他去试试吧。”

    帝放勋沉思一会儿,说到:“这样吧,我亲自去拜访他,听听他的意见。”

    花园里,鲧从桌子上拿起一把木剑,说到:“文命,过来,拿起这把小木剑。今天我教你剑术。”

    文命说到:“父亲,你说过,一个人的力量再大,也不如一群人的力量大;一个人再聪明,也不如一群人聪明。所以,你手里只有一把剑,如果我手里拿着十把剑,就一定能打败你。”

    鲧笑道:“那你手里能拿住十把剑吗?”

    文命说到:“那我就一只手拿一把剑,这样我就有两把剑,还是比一把剑要厉害。”

    这时有侍卫通报:“首领,领袖来了。”

    鲧点点头,对文命说到:“文命,走,和我去迎接客人。”

    部落边界,鲧带着文命和文武百官恭恭敬敬的等候。

    帝放勋带领随从来到。鲧等人行礼,帝放勋也还礼。

    帝放勋说到:“族叔,最近身体可好?”

    鲧说到:“劳领袖挂念,一切都好。”

    帝放勋蹲在文命面前,说到:“族弟又长高了。”

    文命说到:“还不够,我以后要像族兄一样高。”

    众人都笑了起来。

    大殿里。

    帝放勋说到:“族叔,近来在忙些什么?”

    鲧说到:“领袖,近几日海内洪水肆虐,百姓苦不堪言。我这几天在研究海内的地图,研究各部落的地形地势,希望能帮助领袖治水。”

    帝放勋说到:“族叔,有人推荐你担任治水官,不知你意下如何?”

    鲧说到:“领袖,看到黎民百姓受苦,我寝食不安,我愿意去治水。如果治水不成,我情愿被洪水淹死。”

    帝放勋说到:“好,族叔壮志可嘉。就任命你为治水官。”

    鲧说到:“遵命。”

    鲧带着文命飞在空中,文命低头往下看,看到地上洪水肆虐,树木被冲倒,房屋全部坍塌,牛羊在水里挣扎。

    文命赶紧抱住父亲。

    鲧说到:“怎么了,害怕了?”

    文命说到:“洪水太可怕了,我想回家。”

    鲧说道:“儿子,没什么好怕的。你看,这些部落的人都是咱们的同胞,这些部落里面也有很多像你一样大的孩子,他们的家都被洪水淹没了,他们无家可归,流离失所。”

    文命说到:“他们太可怜了,我们去帮帮他们吧。”

    鲧点点头,拿出一块神器,是一块黄色的土砖。鲧用手指抓下一点土粒,扔在地上。土粒接触到大地以后,瞬间开始暴涨,最后变为高耸的城墙,将洪水挡在外面。

    文命看的目瞪口呆,喊到:“父亲,是城墙,把洪水挡住了。”

    鲧飞在空中,不断往下撒土粒,城墙就不断升起,最后将洪水全部挡住。

    地上的灾民见洪水被挡住,全都开始欢呼。

    鲧和文命落在地上。

    鲧举起手中的神器,对大家说到:“这是神器‘息壤’,只要有它在,多大的洪水也不怕。”

    百姓开始欢呼:“鲧万岁!息壤万岁!”

    文命来到一个小男孩身边,那个小男孩衣服很破旧,脸上全是泥,一看到文命走来,害怕地躲在父亲身后。

    文命从怀里拿出一块烤肉,递给小男孩,说到:“吃吧。你这么瘦,应该多吃点东西。”

    小男孩接过肉,递给自己父亲,说到:“父亲,你先吃。”

    父亲摸着孩子的头,说到:“你吃吧,我不饿。”

    小男孩坐在地上大口大口的吃,文命坐在他旁边,说到:“只要有我父亲手里的神器,洪水很快就会退去了。”

    小男孩问到:“那个神仙是你父亲吗?”

    文命说到:“对,不过我父亲不是神仙,他是治水英雄,是人族最厉害的部落首领。”

    鲧牵着文命的手,走在路上。

    文命问到:“父亲,洪水治完了,可以回若水部落了吧?”

    鲧笑道:“还早呢,这才治好了一个部落的洪水,还有几百个部落等着我们呢。”

    文命不高兴地说到:“父亲,那我们还是放弃吧。几百个部落,我们根本治不完。”

    鲧摸着文命的头,说到:“文命,你听说过‘夸父逐日’的故事吗?”

    文命说到:“我听说过。说是有一个巨人,名叫夸父,他看到自己的族人天天忍受寒冷,于是想追上太阳,让太阳永远挂在天上,为部落取暖。于是从日出开始他就去追赶太阳。到中午的时候,夸父非常口渴,他喝光了黄河的水,又喝光了渭河的水,还是不够,于是想去喝北溟的水。北溟是北边一个像海一样大的湖,里面的鲲鱼有几千里长。鲲鱼长大以后就会变成大鹏鸟,它的翅膀也有几千里长。可是,夸父还没有到北溟,就,就……”

    鲧说到:“就怎么了?”

    文命说到:“父亲,后面的故事我忘了。”

    鲧说到:“就渴死了。夸父死不瞑目,于是扔出自己手里的手杖,手杖落在地上,就变成了一大片桃林。文命,你想想,夸父为了大家的幸福,不惜牺牲自己的生命。我们要学习夸父逐日的精神。”

    文命说到:“我知道了。可是这个故事的结局不好,我不喜欢。”

    鲧说到:“那我给你讲讲‘愚公移山’的故事。王屋山和太行山很大,方圆有七百里,高有一万仞。在北山的住着一位老人,名叫愚公,他已经九十岁了,他们家的对面就是王屋山和太行山。两座大山挡住了他们的去路,有一天,他实在是受不了了,于是他对全家人说:‘我们要把这两座山挖平,这样从此以后谁也不再挡路了。’愚公的家人都表示同意,于是全家人都去挖山,挖下来的土石就扔到渤海里。河曲有一个叫智叟的老人听说了这件事,就嘲笑愚公说:‘人的力气太小了,你现在年纪又这么大,恐怕就连山上的一棵草都铲不走,竟然妄想将山给移走,实在是太可笑了。’

    愚公回答道:‘你说得不错,我一个人的力量确实非常有限。但我还有儿子,儿子又生儿子,子子孙孙无穷无尽,而山是不会增高的,所以山总有挖平的那一天。’智叟听了以后,无话可说,灰溜溜的走了。

    王屋山和太行山的两位山神听说了这件事,怕愚公家族没完没了地挖下去,就飞到九重天宫,向昊天上帝报告这件事。

    昊天上帝被愚公坚韧不拔的精神所感动,于是命大力神夸娥氏的两个儿子把两座山背走了。文命,我们做事要有恒心、有毅力,只要有愚公移山的精神,什么问题都能解决。”

    文命点点头,说到:“我明白了,我要成为第二个‘愚公’,做一件惊天动地的大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