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光摇漾花树开

五、山围故国周遭在

    “今上之母苏氏,乃先帝之后。性冲淡娴静,颖悟蕴藉。于先帝微服于京华时幸于先帝。

    仲山二年三月,苏氏伴先帝游于拂堤,忽有一人欲刺先帝,苏氏乃以身护先帝于利刃之下,先帝感其大义,遂亲带苏氏于宫中安养,赐居翠微殿。

    仲山二年六月,先帝欲纳苏氏为妃,苏氏言:“民女自知身份低微,何能为官家之妃?”然先帝怜苏氏甚,不顾台谏之言,执意欲纳苏氏。苏氏不堪流言之扰,请先帝准其出宫。先帝不允,然苏氏坚,言曰:‘若不许,请赐死罪’。先帝无奈,遂准苏氏出宫。

    苏氏离后,先帝思之日甚,于仲春二年中秋之夜,复接苏氏入宫,后于仲春三年四月,封苏氏贵妃。苏氏为贵妃时,诞先帝之三皇子,先帝甚悦,立苏氏为后,执凤印,摄六宫事。

    苏氏为后,守礼恪本。执凤印二十又七年,后宫安宁,一改奢靡,先帝之子,苏皇后皆视如己出,悉心教养,一时兄友弟恭,皇子皆恭谨守礼博学通达。未尝有外臣勾结内阁娘子之事。先帝治国时,每于军国大事有疑,常询于皇后苏氏,然苏皇后皆言:‘妾为妇人,岂敢预问政事?’一日奚刺史卓谏言先帝之政,其言之辛,先帝当即拂袖而去。言苏皇后曰:‘朕欲罢之。’苏皇后缄,独于寝阁内更朝服。先帝不明苏氏之意,苏氏言:‘妾着朝服,贺官家之喜。’先帝问之曰:‘朕何喜之有?’苏氏对曰;‘妾尝闻,君明则臣谏,奚刺史今谏官家,盖官家乃明君耳。’先帝睿明,知苏皇后之意,此后为臣者进谏,先帝皆虑。故先帝尝屏退众人,与中贵人曹吉言曰:‘朕得砚雨,如鱼之得水。’中贵人曹吉者,自先帝幼时即追随先帝。

    仲山二十九年,先帝病重,传位于苏氏之子。苏氏悲戚,侍奉汤药,不曾远离。

    念山一年,先帝崩殂,苏氏为太后。然苏氏感先帝之恩,自先帝去,常握今上之手言曰:‘吾见汝父于庭中。’今上遣医者为苏太后诊,太医皆言:‘太后心病耳,药石无医。’今上每日晨昏定省,皆不言先帝之事,小心侍奉。

    念山二年,端午家宴,欢饮之时,帝欲踏歌为戏。苏太后竟与众女眷踏歌游戏,翩若惊鸿。隔日,今上往翠微殿请苏太后安,苏太后与今上对饮,忆从前事,今上心下不安,后果苏太后殁。今上念先帝与苏太后鹣鲽情深,遂合先帝与苏太后之陵寝,祈苏太后能相伴先帝于地下。

    今上甚哀,辍朝三日,命内阁拟书,追苏氏为温仪太后。”

    (正文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