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尛传奇

第三十二章 和军队大佬学习

    接下来的两天,轮到大虎和狗蛋他们值守了,许尛也就回军营投入日常的训练了。

    这两天除了宁明在确定了许尛将宝剑送给他后一直说着要帮许尛找一把适合他的宝剑就没什么特别的事情了。

    算得上特别的事,就是许尛在宴会上作的词以一个惊人的速度在流传,在这影响下,就连许尛之前当卖炭郎是作的诗也被人提起,许尛被冠上了才子之名,胡国青年一代的优秀代表之类的荣誉,对此许尛也没办法,猜测应该是那帮文人搞的,有捧杀的,也有为了提高胡国的名声的,总之总总人推动之下造就了许尛的出名….…

    此刻许尛安排副官他们带队训练后,自己在兵营里偷懒,看着之前从济河城原本的县令大人哪里得来的几本古书典籍,当时许尛选的都是一些关于民间传说之类的书籍,也还好这里的文化和华夏文明的发源大同小异,让许尛能不用再去学习文字……

    时间就这么过去了,在许尛偷懒了差不多三天后,昌国三王子为首的昌国使团要走了,这两天听宁明的意思双方在一些利益上反复争论,谈了许久双方才暂时谈好了。

    这让许尛不禁感慨:没有永远的盟友,只有永远的利益。在绝对的利益面前什么盟友都不可靠啊。

    暂时谈好了利益的事情后,双方又协同开始了新一轮的攻势,但奈何吕国已经有了防备,构筑起的防线彻底将昌胡两国的军队挡住了,接下来就是新一轮的攻防转换了。

    在这种局势之下,胡国也开始开拔了,将济河城给了昌国换来了其他的利益,至于换来了什么,许尛还不够级别,并不知晓,只知道结果就是开拔转移了。在这途中,许尛他们迎来了新的主帅,胡战和胡茹云的父亲——胡国的大司马胡铮。

    在军营里,许尛见识到了那种军队大佬们指挥千军万马的气势,目前许尛他们作为后军的一部分并没有被排上战场,这让许尛感到幸运,毕竟自己这样上了战场怎么死的都不知道,自己可没什么外挂加持。

    每天早早起来跟着主帅听候差遣这就是许尛的任务。看着大佬们运筹帷幄,许尛也学到了很多东西,原来指挥上万人并不是像自己这一百来号人这么简单,吃喝拉撒都在考虑的范围,更不要说对军机的选择和对大局的把握了,除了战场上的摆兵布阵,还有其他对敌军阵营的渗透买通之类的,让许尛知道了许多东西。

    一个月的时间过去了,宁明带着大虎和狗蛋去运送粮草了,许尛则被留下每天继续跟着学习,还被安排训练在战场上如何拼杀之术和骑射之术。为这事主帅还对着许尛大骂:“战场上的厮杀的敌人可不会因为你会吟诗赋词而对你手下留情。别看和你一起的宁王他们几个,他们都是合格的战士了,只有你了,若是一直这样那就滚出军队!”

    于是在大家安慰许尛

    “得到主帅的调教是多少人羡慕不来的,你知足吧”

    “你小子走运了,这是被主帅看上了,要培养你了。”

    “小兄弟,你要知道,主帅的上一个弟子那可是打得其余三国各军都佩服的宁月军统帅,四国名将排行前五的人物——老宁王,最近调教出来的胡战那也开始在战场上崭露头角了。”

    “看我羡慕的眼神……”

    许尛才不管这些人说的这些,想的是既然逃不过那就学学吧,毕竟在这乱世里,多学一点就能多保障一点。于是许尛每天在秦涛他们的笑声中开始他痛苦的训练,让许尛更坚定的是在某一天的时候,宁明他们回来休整的时候一个个都受伤了,原来他们在运送粮草的时候遭遇吕国军队的袭击,吃了败仗,一群人好不容易才突围出来……

    在宁明他们收拢兵马和招收流民补充兵员的时候,许尛的训练也收到了一点成果,现在的他虽然厮杀起来还比不上那些勇猛的将领,但也能和一些老兵杀得有来有回了,不再像之前那样手无缚鸡之力了,可以说许尛算得上是一个合格的战士了。

    一个月后,双方联军硬是在吕国的重重防护下又攻占下了半个郡,但南部的昌国主力军却遭到了许尛之前有幸见过的吕国常胜将军杨毅的军队重创,十万大军被吃掉了一路,损失了整整一万多的兵马。

    这天,许尛被主帅叫到了营帐里:

    “这是新传来的战报你看一下。”

    许尛双手接过来,看到的情报是:

    昌国主力军被吕国杨毅突袭损失近万士兵,昌国军队退守青阳城一带。

    昌国右路军队在七天里接连攻占下江城、苏宁两城。

    看着这两条情报,许尛再看了看地形图,青阳、江城、苏宁,许尛突然发现一个熟悉的地方——济河城。许尛瞬间明白了,昌国军队看似主力军拖住了吕国的军队,为右路军攻下两城拖延了时间,但这也让右路军可能陷入了绝境中,关键就在于济河城这一个点。

    之前许尛刚到这个世界时就在济河城,因此对济河城的地理位置有所了解印象很深刻,济河城因濒临济河而得名,靠着济河完全可以在三天之内将军队在运送到济河沿线各地。这也是为什么胡国一开始就攻占济河城的原因,这也是为什么昌国要用其他利益从胡国手里换走济河城的原因。只要济河城在手,那昌国现在从江城和苏宁加上济河城就能连成一条防线,可以迅速从济河走水路支援江城和苏宁。这看起来是优势但其实也是绝境,这样一来,虽说右路军看起来取得了大胜,但其实也是将自己和青阳一带的主力割裂开了,只要吕国继续拖住昌国主力,再派兵在济河上切断济河城对江城和苏宁的支援,那江城和苏宁的右路军就是瓮中之鳖了,甚至吕国还能再趁势抓住济河城人出支援的时候给予伏击。到时候,好不容易取得的优势又会失去。当然昌国也可能利用这个机会来个反其道而行之给吕国下圈套也未尝不可。总之可能这是一场关键战役。

    许尛又突然想到,此时昌国和吕国应该在围绕着济河城一线斗法,而这时候胡国完全可以利用双方的注意力都在这边时做点其他的……

    于是许尛便说:

    “禀主帅,属下观之,觉得昌国局势不利,甚至危也,我们需要早做准备。”

    “喔,何以见得?从情报上看,此时昌国虽说主力受到阻击,但也拖住了吕国主力,将济河一线都占领了,依靠着济河形成了一条防线。”

    “敢问主帅,吕国江城和苏宁两城的守军损失怎样?”

    “虽说是守了一段时间,但最后可以说是主动退去的,其实要是坚持守城我看还是守得住。”

    “那这就更让我相信昌国右路军危矣!”

    “看来,你看出什么来了,那你来说说。”

    “禀主帅,在属下看来。昌国军队看似主力军拖住了吕国的军队,为右路军攻下两城拖延了时间,但这也让右路军可能陷入了绝境中,关键就在于济河城这一个点。虽说右路军看起来取得了大胜,但其实也是将自己和青阳一带的主力割裂开了,只要吕国继续拖住昌国主力,再派兵在济河上切断济河城对江城和苏宁的支援,那江城和苏宁的右路军就是瓮中之鳖了,再加上主帅说的,吕国原本的江城和苏宁并没有死守,而是以战败的姿态主动退去,这本就不应该,再加上吕国军队在击退昌国主力后并没有趁势追击,反而让昌国主力退守青阳一带,又或许吕国的意图不在昌国右路军,反而是想吃掉主力军……”

    “你能看出这些说明你已经具备一个统帅应该有的大局观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