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末文豪从抄书开始

第一百二十章 推广地瓜粉

    王文龙对徐光启解释道:“想要推广地瓜粉,靠我们几人喊破嗓子也没用,就是巡抚藩台亲自下场也卖不出多少斤,关键是要让百姓认识到这东西的好处,这叫首倡其俗。”

    “比如经纶、景南他们去文人之间推广,若是这些文人士子都流行吃地瓜粉做的食物,那么其他百姓附庸风雅自然也会跟随。”

    “我们到街头找商人推广,若是有几家做小吃的摊档也将这地瓜粉做的有了利润,那么时间一长,自然也有人家愿意渐渐吃起这东西。”

    “原来如此,”徐光启感觉很受启发,点头赞同道:“移风易俗就是从这小事上做起来的。”

    王文龙也知道徐光启的性格,笑着说道:“再是在学堂之中教化世人,其效果往往还比不上真给百姓做出实用的东西,百姓并不愚蠢,什么东西对他们好,他们心中都是知道,真想要在天下留下名声,不是光光著书立说可以达到的。”

    徐光启越发点头,心想:“正是要有这样做实事的态度!”

    徐光启和王文龙出了府中街就向一处热闹的商业街走去。

    王文龙在这条街上找了个饭馆,进入之后就见这店家松红木铺地,墙壁上挂着几幅本地名家的书画,水曲柳油出的台面,供着一个大大的聚宝盆,算是此时中等以上饭馆的装潢。

    王文龙笑着找那饭馆老板说道:“你好,我是徐藩台府上的。”

    饭店老板一脸懵,下意识拱拱手:“不知老爷有何贵干?”

    王文龙详细说道:“今年福州要推行红薯种植,藩台大人便让我等帮助百姓销售地瓜粉所做的食物,不知你们店中愿不愿意使用?”

    那老板也不知道面前人就是王文龙,只当他是藩台府上一个稍有体面的人物,一愣之后询问:“藩台大人要小店卖红薯粉?”

    王文龙说道:“倒也不是强制而为,只是想找些店家尝试。”

    王文龙让王平保拿出背篓中的红薯粉,介绍说这东西可以做成粉皮饺子之类的食物。

    那老板看了半天,摇摇头笑道:“不是我驳老爷的面子,但是小店实在不敢尝试。”

    “为何?”王文龙问道。

    老板说道:“这东西满福州城都没人卖过,我们的厨子也不会做,买回来只怕糟蹋了。”

    王文龙又问:“若是其他店家做成功了你们会愿意卖吗?”

    老板理所当然道:“那自然愿意,只不过我们不敢做第一家。”

    “行,多谢您了。”王文龙说道:“祝老板你生意兴隆。”

    “承您吉言。”老板拱手送客。

    王文龙出门之后又陆续询问好几家做生意的,无论是有门脸的店铺还是小商小贩,也说出了薯农的难处,但是得到的回答却几乎一致:根本没有人愿意做红薯粉生意。

    徐光启跟着王文龙走了半上午,气馁说道:“这些商人真是唯利是图,明明知道农民困苦,却连在店中挂个招牌尝试也不愿意。”

    “一开始自然如此,不用着急。”王文龙说。他又截住一户挑担的行商,那人是卖鱼汤馄饨的。

    听说王文龙这里有比绿豆粉更便宜的地瓜淀粉,这个小贩感兴趣说道:“这东西可以做鱼炝吗?”

    炝汤是福建本地一种流行吃法,大概就是将淀粉划过的肉类放入滚汤中煮熟,有鱼炝、肉炝等等做法。

    这东西在王文龙后世最正宗都得是拿本地地瓜粉做的,至于其他玉米粉、绿豆粉做的都等而下之。

    王文龙之前在福州街头小吃吃的也少,都不知道这时已经有人卖鱼炝,根本没想到找做鱼炝的摊子。

    他连忙点头表示:“这也是淀粉之类,应该可以。”

    那行商瞬间感兴趣:“先生这里可有实物?”

    王文龙对那小贩说:“现在就有地瓜粉在这里,不如我们买你三碗鱼炝,你就用这地瓜粉试做来看看。”

    有人出钱那小贩哪有个不答应的,放下担子便开始做。

    不一会儿三碗鱼炝就做好了,小贩自己操作时就有感觉,做完奇怪说道:“这地瓜粉做鱼炝比之绿豆粉更不容易散芡,倒是方便,就是不知味道如何。”

    王文龙将调羹递给那小贩:“不如你自己尝尝。”

    小贩另外取了个调羹,装了一小碗,滚烫的吸溜入口中,接着就是眼前一亮:“又嫩又滑,比绿豆粉做的还好吃!”

    王文龙笑道:“若是有地瓜粉上市,价钱比绿豆粉还便宜,你愿不愿意购买?”

    这小贩说道:“别说价钱便宜,就算比绿豆粉贵一些,我也愿意买!”

    王文龙连忙说:“这一斤地瓜粉便先送给你用,只是你也跟同行宣传宣传。”

    小贩性格也是爽快,笑着说道:“我们村里许多人都是做摊贩的,回去自然跟大家说这地瓜粉的好处。”

    看着那小贩挑担离开,徐光启才对王文龙道:“总算有个商贩愿意用这地瓜粉了。”

    王文龙道:“我知道该卖给谁了,子先,走,咱们去城南。”

    王文龙直接到城南,找到做绿豆粉皮的店铺,然后将地瓜粉拿给他们看。

    那些店家果然感兴趣,马上就着手实验制作。

    绿豆粉皮做出来晶莹透白,看着就养眼,而地瓜粉皮做出来则是灰扑扑的,乍看之下让人觉得观感不行,但是实际煮起来才知道好处。

    绿豆粉皮适宜凉拌,地瓜粉皮却是越煮越弹,越煮越软,好的地瓜粉皮炖上一个小时都不带烂的,而且口感比之绿豆粉更加爽滑弹牙。

    但是这些做绿豆粉的店家还是不愿意轻易尝试,普遍表示这东西没有卖过,虽然能够做成粉皮,但是不知道销路如何。

    王文龙磨破了嘴皮,又抬出自己的身份,终于才让两家店铺同意做些地瓜粉皮,试着销售。

    走出店铺时天色都快黑了,徐光启忍不住感叹:“想要让百姓接受新事物真是困难。”

    王文龙却是说道:“想要推行新东西,也只有这一个办法,要让百姓由心底接受,必须要让他们知道新事物的好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