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末文豪从抄书开始

第四百八十二章 西南土皇帝

    李国仙生下阿难之后,遵照陈实功的嘱咐,没有雇奶妈而是自己哺乳,现在孩子还在吃奶的阶段,一天不能离开母亲,李国仙无论去哪里,都得把小阿难带着。

    薛素素把拼音学的差不多的时候,李国仙也游玩回来了,她走在前头手中拿着一张拜帖,后边跟着抱着孩子的丫鬟。

    李国仙一进花园就说:“民党的叶先生和漕帮一起下了帖子,请相公去赴堂会,还让相公带上坤班的人帮忙宣传呢。”说完话,她才发现一个美貌的少妇正坐在沈宜修对面。

    李国仙给边上的沈宜修递了一个疑惑的眼神,王文龙莫名感到压力,装做一无所知的介绍说:“国仙,这是薛素素薛小姐。”

    “哦,”李国仙笑着打招呼。“在下李国仙,薛小姐有礼了。”

    薛素素也连忙回礼:“小女子见过海中仙先生。”

    这几日作为正房,沈宜修在心里已经接受了薛素素,这很大程度上是小姑娘所受家教的原因,膈应无奈,但沈宜修却觉得这些事情自己应该忍下。

    见到李国仙柳眉微皱,薛素素颇为窘迫,她还笑着打圆场说道:“姐姐说那苏州拼音难学,可知薛小姐只用一个上午就学的差不多了。”

    “真的?果然是蕙质兰心。”李国仙表现的有些惊讶,但要说欣赏,那就太假了。

    李国仙听沈宜修说起薛素素这个人时心中自然感到紧张,但可怜她在家里的优势比沈宜修还小,又不方便说话。

    李国仙心中郁闷:自己坐月子才多久,居然又让相公被人拐跑了?还是在沈宜修眼皮下拐跑的,明明说好了姐妹把相公看住的,这沈妹妹的性子也太软了!

    但其实李国仙知道王文龙心里有她,若说金钱享受,她娘家比王文龙有钱多了,所以对于其他女人进家门后自己的地位也不太担心。

    在心里骂了几天王文龙花心后,李国仙也只能无奈接受。

    此时她看看王文龙,又看看薛素素,暗暗叹口气,突然说:“不如求薛小姐陪相公一块儿去赴那堂会吧。”

    王文龙一愣,问道:“你们不跟我去?”

    李国仙笑着说:“我要带孩子,不好走开,沈妹妹身子又不便。”

    王文龙疑惑的看向沈宜修:“你不舒服么?为何不与我说?”

    李国仙也脸露惊讶,问沈宜修道:“你还没有和相公说?”

    沈宜修红着脸:“还没来得及呢。”

    王文龙更加疑惑,不禁问李国仙道:“究竟是什么事情?”

    李国仙白了王文龙一眼:“妹妹有了身孕你都看不出来?”

    王文龙连忙看向坐在凉椅上的沈宜修:“你有了?”

    沈宜修脸色更红,微微点头,小声说道:“还没请过脉,但这几日确实有些干呕,日子日子也没来。陈先生明日就来了,我想等他号过脉再告诉你。”

    薛素素闻言也是惊讶说道:“早知夫人有了身孕,如何还敢让夫人这般操劳?”

    王文龙连忙叫王平保来吩咐说:“保哥,快去问问陈先生在不在,今天就把人请来。”

    王平保急忙去了,王文龙则连忙让沈宜修回去休息。

    阿难出生以前他对于当父亲还有些紧张,现在却有驾轻就熟的感觉。

    这也是因为王文龙家里条件太好,能雇得起一堆仆人,有仆人帮助,小阿难出生以后三人的日子基本该怎么过还怎么过,不用太过操心。这也是为啥有钱人家里能轻易生出一堆孩子的原因。

    傍晚陈实功就来了,他号脉后表示沈宜修应该也有了身孕,王文龙一家人都紧张起来,对于家中添丁口也都挺期待。

    自从经历了朱旺河口修筑工程,民党在江南算是彻底扎下脚跟,还和漕帮形成了极好的关系。

    这一年来往北边督粮的民党都是坐着漕帮的船一起北上的,路上一起对付税监、大户、哨卡的吃拿卡要,那是过命的交情。

    如今朱旺河口工程已经接近完工,民党也从中找到了更好的发展方式,他们发现只是像以前一样在江南宣传理念能吸引的人有限,党派的发展还是要靠不断的做事来积累同道。

    三月末,北直隶遭遇春汛灾害,真定、广平、大名三府受灾最严重,民党决定效仿之前在江南督粮的方式赶赴北直隶帮助救灾。

    这也是民党将自己触角伸向北方的机会,江南漕帮愿意协助民党和民党一样,江南漕帮也想借此机会争夺北方漕权。

    这一场民党和漕帮合办的南京堂会,一是为了表彰纪念南直隶赈灾时民党的功绩,二也是为北直隶赈灾事业扬名、筹款。

    这场聚会有民党、漕帮的背景,这些都是草莽组织,东林党和三党的大人物为了避嫌到场的并不多,但也都送了礼物前来。除此之外,闲云野鹤的江南名士来了一大堆。

    此时,彭末衲正端着一杯酒,在冯从愆的介绍下好奇的看着南京人物。

    彭末衲虽然才二十出头,但却是正儿八经的酉阳宣慰副使,正五品官,比王文龙还要高上二品多。

    酉阳是土家族、苗族杂居之地,这里的宣慰司职权虽然没有土司那么大,但把持宣慰司职位的家族也堪称土皇帝。

    “这位是陈仁锡,东林名士。”冯从愆指着远处与人笑谈的陈仁锡说。

    “他是几品官?”彭末衲询问。

    冯从愆笑着解释:“陈先生十年前中举,倒是还未中得进士,不过他拜钱一本为师,乃是江南攻易经的名家。”

    听说陈仁锡只是个举人,彭末衲瞬间轻视,吩咐道:“过两日我在南京的宴席,也把他请来赴宴。”

    “这个嘛,”冯从愆想想彭末衲不大的名声,为难道,“陈仁锡这种人自持身份,大人和他不熟识,提前一两天投帖,他不一定愿意来。”

    彭末衲瞬间扫兴,颇为生气道:“连个举人都请不来?你这样没脸面,还敢说到我府上做卿客?”

    “那我尽力去请吧。”冯从愆不敢得罪,只能一脸晦气地应承下来。

    自从被夺了功名之后,冯从愆的处境是墙倒众人推,被人追债追的差点命都没了。

    原本入股兰社的那李征蛮李将军也是南京人,听说了王文龙的事情后,他直接就把兰社的股份给撤了,任凭冯从愆怎么哀求都不留恋。

    毕竟当年李征蛮入股兰社就是信了冯从愆的许诺,觉得可以把薛素素搞到手,现在突然跳出个王文龙来,查了王文龙的背景之后李征蛮果断放弃。虽然他的官职远比王文龙为高,但一个四川的武官一个简在帝心的文臣怎么比?李征蛮又不傻,何必为了一个女人去冒这样的险。

    李征蛮也给冯从愆留了一条活路,他把彭末衲介绍给了冯从愆,冯从愆走投无路的情况下,立刻作为卿客往彭末衲那儿贴上去。

    几天的相处下来冯从愆也弄清楚了,彭末衲这小子就是个愣头青,在酉阳当土皇帝当惯了,人傻钱多,好骗的很。

    但冯从愆也是一点也不敢应付。

    如果把彭末衲伺候好了,捞的钱财转眼就能让冯从愆把功名给买回来,可如果彭末衲对冯从愆感到嫌恶,没了这土大款做靠山,冯从愆不出十天就得被追债的人沉到玄武湖里去。

    彭末衲在酉阳土皇帝当的快活,但哪有南京这销金窟里名士丛中的场面,在南京待的这几天,可是把他看得眼花缭乱,心中也痒痒起来,想要在南京也做一做自己的体面排场。

    见到陈仁锡那里聚集的名士越来越多,彭末衲才真觉得陈仁锡这举人是个人物,他端着酒直接走到陈仁锡面前,笑道:“陈朋友好,在下彭末衲。”

    彭末衲年纪轻轻,养尊处优,看起来也是一副雍容作派,陈仁锡听口音还以为他是西南来游学的士子,笑着问道:“有理了,不知阁下是哪里人士?”

    冯从愆怕彭末衲出丑,连忙帮他解释:“我家老爷是酉阳宣慰司的彭副使,专门押送皇木来南京的,听说江南士人赈灾的义举,深感佩服,特来赴会。”

    “原来如此。”陈仁锡没觉得奇怪,笑着点点头。

    这时就听门栏处传来一阵嘈杂声,不久便见许多人簇拥着几个名士、贵妇走进园子。

    陈仁锡看了一眼,便对彭末衲道:“彭宣慰来的正是时候,今日会上护粮义举的领袖叶昼则、王建阳都来了,那陪着的正是苏州名妓薛素素呢!”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