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月照燕云

二十四 莲叶田田虔州行(二)

    周璋又特地对杨晋强调这些知识都是一家之言,目前还没有成熟,还需要更多的完善。目前只向师兄传授,仅供师兄弟之间的研究探讨不宜向外人透露,以免引起无谓的争议。杨晋白痴般的看了周璋一眼,哼了一声:“你师兄又不傻,这么好的学问怎会轻易的传授给别人;小师弟你尽管放心,一切有大师兄顶着”杨晋豪情万丈的打着保票。师兄弟胡扯了一会,各自忙去。

    过了两天师兄弟二人又把小胖子方明拎了过来,可怜的小胖子已经被府学的课业压得喘不过气来。再好的学堂里也会有学渣,在这精英扎堆的府学里,小胖子拼死拼活的努力学习;可惜还是在学渣的边缘徘徊,那有时间去看几年前的物理,基本是一问八不知了。结果被周璋和杨晋好一顿嘲笑,恼羞成怒的小胖子差点准备发动武斗,看看都比自己高大的二人,估计开战也是送菜上门,只好偃旗息鼓。最终还是杨晋拿出师兄的气量,答应以后帮助和监督方明学习,三人这才和平相处。师兄弟三人又开始勾肩搭背嘻嘻哈哈的聊了起来,浑不记得刚才准备老拳相加的劲头。

    南昌故郡洪都新府,千古名篇滕王阁序道尽了江西豫章的绮丽风光。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鄱阳湖的盛景流传在每一代人的心里。二月的春风吹在路边的柳树上,柳枝在轻轻的摇荡中吐出了一丝嫩芽。两辆牛车和几个行人走在鄱阳湖畔的官道上,这是远赴虔州的周璋一家人。本来小胖子方明也想跟来的,终因方员外难舍没能成行。林芝也留在了家里,几年的朝夕相处;二人早已习惯了彼此的存在,象水一样每天拥有并不觉得多么珍贵;可是一旦离开水那就是要命的事情了。分别已经十几天了,路上的风景也已经被长途跋涉的疲倦冲淡了。无聊单调的赶路,更加深了周璋对林芝的思念。才十多天啊,后面可还有两三年啊,这可如何是好呀;周璋无精打采的的想着。路虽远,行之必达;经过二十来天的赶路,终于在一个春日的黄昏来到了此行的目的地--虔州。

    还没到城门口,程颐已经远远的迎了上来。昨天已经让人提前通知程颐,他们今天会赶到了。他乡遇故知,周璋还是很高兴的,也不管故知其实并不很熟。众人寒暄几句,问了一路辛苦这类的话语后,一起向虔州城里走去。虔州地处南方,虽是千年名城繁华程度却远不及地处淮南的泗州。不过却另有一番山城的韵味,四边青山巍巍,高奇险峻,和泗州平缓的小山完全是截然不同的风格。

    程颐领着众人来到一处山脚下的小院,小院不大不过甚为清静干净,院中长着几棵柚子树,墙角边还长着一排不高的桂花树。程颐对周先生说道:“师叔,这是师父为你们一家准备的住所,隔壁的小院就是师父住所。师父不去衙门是就住那里。师父特地如此安排,以方便两家的来往。请师叔先安顿好,晚上师父在家里安排家宴为师叔接风洗尘”。众人走进院子里,各自安排房间行礼。

    周先生夫妻二人和周璋,周苹姐弟一家四人,方员外安排了方正夫妻跟随一起过来照顾着一家老小。程颐本要安排一个佣人过来,被周先生拒绝了,就四个人也不用人伺候。更何况方正夫妻跟随日久,已经和家人无二。何必再让家里多一个外人,反而不自在。程颐见周先生已经安排妥当,也就不在多言。众人清洗收拾一番,周璋顿觉旅途的疲劳和满面风尘的感觉,顿时消失的无影无踪。在吹面不寒的春风中,立时神清气爽了许多。

    春日昼短,太阳很快落到了山的另一边了。程颐领着周先生一家四人来到了隔壁的院子,只见门口站着一位身材高瘦,面色清朗、神情儒雅的四十多岁的男子。周璋想这大概就是名垂千古的周敦颐先生了。果不出其然,就听程颐说道:“师父,这就是周敦和师叔,这是婶娘,这是周苹师妹,周璋师弟”。程颐一一介绍过去,又向周先生介绍道:“这是我的师父濂溪先生,他早就盼你们到来了”。周先生赶紧带着一家人向周敦颐行礼,周敦颐笑着说道:“贤弟,都是自家人不必如此客气,快请进来、我们慢慢详谈”。这位名满天下的大学者态度和蔼甚是可亲,让人如沐春风,给远到而来的周璋顿时有宾至如归的感觉。

    众人想让着走进里面,在客厅分宾主落座。因为是家宴周璋的母亲和周苹也在客厅中落座,主人家里的主妇也出来相陪。这是一个眉清目秀恬静淡雅的少妇,手里牵着一个七八岁的小男孩,边上还有一个仆妇手里抱着一个一岁左右的男童。是周敦颐先生的两个儿子,长子周寿,次子周焘,特地带出拜见周璋父母。上次程颐从都梁回来,已经把周先生的家谱抄录一份带个周敦颐先生。周敦颐先生经过比对,写信告诉他们,他们五代前同属汝南一祖,后来他们一枝迁到了湖南,周先生这一支迁到了淮南。他们是未出五服的兄弟,所以今天才用家宴来招待他们一家。两位周先生兄弟相逢,一见如故相谈甚欢。只是考虑到周璋一家旅途劳顿,二位周先生才没有酒逢知己千杯少一醉方休。最后只是浅饮几杯,很快结束了晚饭,各自休息一夜无话。

    翌日,周敦颐先生要去州衙处理公事;就让程颐过来操持一应事情,忙里忙外的一上午,购置了必要的用具;这才把住处安排停当。相关事情安排妥当,程颐相约周先生和周璋明天去府学见面,办理相关的手续,这才和二人告别离去。看着离去的程颐。周璋的自尊心得到了极大的满足,程颐师兄何许人也,配享孔庙的大牛;明天帮着自己一起办理入学手续,这是何等牛掰的事情也。

    次日一早,程颐领着周璋父子二人来到虔州府学。府学理他们住的地方很近,当然选住的地方时已经考虑到这个问题了。程颐也是府学里的先生,又是通判大人的弟子;办起事情来自然是特别的顺利。一路把事情办完,周璋才有闲情仔细打量虔州府学,和泗州府学并无太多的区别。可能是山多的原因,虔州府学要幽静许多。占地面积也比泗州府学大了很多,只是建筑反而没有泗州府学多;而且显得有点旧了。可见教育与当地的经济实力是有很大的关系的。听程颐师兄说,虔州府学的学生也不少,不过有很多外地的学子;多数是慕名而来的,包括程颐师兄他自己,都是为周敦颐先生才来到虔州的。周璋默默的想着,难道追星的习惯从这个时候就有啦。

    不过这些有点小狂热的追星学子的求学精神,让当地学子甚为惭愧。外地学子不远千里来此求学,本地人是近水楼台怎能自甘落后。于是一下子文风大盛。虔州地处江西南部,文化昌盛远不如出来欧阳修。王安石的江西北部。不过现在虔州全州上下学风大涨,很有赶超的劲头,就不知道能不能出两个像欧阳修这样的大牛了。

    虔州府学的教授,是一个姓孟的四十多岁的儒生。自称是亚圣孟子的后裔,是一个治学严谨严厉正直的先生。儒学经过千年的发展已经形成了不同的流派,偏法家的性恶论的荀子学派、偏道家的心学流派、坚持认为自己是儒学正统的性善论的孟子学派。特别是在魏晋南北朝时期,‘江南四百八十寺庙、多少楼台烟雨中’杜牧的一句诗道尽了当时佛教的昌盛,其后道教,佛教的交替兴起都给儒学带来了极大的冲击,给学说思想的传承带来了极大的危机。隋唐时代更是融合了更多的外族文化,灭道信佛,灭佛信道都给儒学带来致命的危机。虽然有韩愈,柳宗元等为代表的大儒发起古文运动,欲重振儒学,无奈后期一直政局不稳,城头变幻大王旗的时代谁还会管儒学的事情呢。

    本朝太祖起于士卒,深感不受控制的武力对社会产生的巨大的破坏力,对文明和民生的无尽摧残。所以在丞相赵普的半部论语治天下的帮助下,重塑文官政治,重新确立了儒学的正统地位。但儒学经过如此多得时间。早已和佛学、道学交织不清互相融合了。所以现下各家各说各自有理,并没有形成一个统一的学说。这让以孔孟之道的正统传入自居的孟教授深感遗憾。所以他对数科,格物等学科也就有些不待见了,总觉得是旁门左道。恨屋及乌所以也就不太待见周先生了。但作为一个饱读诗书的先生,对知识的起码尊重还是有的。所以孟夫子还是热情的接待了周先生,感激周先生不远千里来虔州任教。周先生也表示定当在周通判,孟教授的领导下,潜心工作不负所托。二人在亲切友好的气氛中,完成了首次会面,为以后工作中的紧密配合,打下良好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