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青春情感录

第十一章:理想

    一个人来到这世间,总不可能又两手空空地回去吧,总得给社会留下一点价值的东西。这就是理想,理想就是奋斗的目标。没有理想的人,天天吃完又睡,睡完又吃,做什么都毫无意义的,简直像傻子。有理想的人,他心里就是想着读好书、工作、事业等,决不是一些区区小事和个人的得失。理想,能使人变得高尚起来。

    第一节:【每个人都有理想】

    小时候谈的理想高远,伟大,了不起。现如今,理想很简单,很现实。农民的理想,播种收割农忙时照顾庄稼与田地,闲时找个就近的零工挣份辛苦钱补贴家用。工人的理想,逢年过节能发放年终奖就好了,给父母备些年货,给孩子买新衣买文具,给她买份礼物,还有喜酒,喜面,祝寿的随礼,钱还没领到手就分配完了,往往搭上工资还不够。小老板大老板的理想,每年利润增长,客户不赊账,不欠款就是真正的上帝。不怕苦不怕累,就怕上帝欠钱不给。理想很美好,现实很骨感。上有老下有小,理想贴近生活。理想是人们前进的动力。有一句名言:想成功的人,他已经成功了一半。著名旅游家徐霞客,年轻时就立下了走遍三山五瑤的愿望。后来,他历尽了艰苦,终于成了著名的旅游家,奥尔夫斯说过:地球是人类的摇篮,但是人不能永远生活在摇篮里。要走出美丽的世界里去实现你的理想。茫茫的世界,漫漫的人生。有了理想,人生就有意义。有了理想,我们就能克服种种困难,在挫折中爬起,走向成功的未来。有了理想,就能轻轻巧巧地走完生命的路程。

    理想是在生活中慢慢去体味的,它是一种目标,是一个人前进的方向,其实有时候不需要刻意去寻找,它在我们的身边,当你努力做一件是的时候他也是一种理想,理想使人奋进,慢慢的你就会体会得到。我们赶快树立起自己的理想吧!向着自己的理想,努力奋斗吧!

    第二节:【理想与现实】

    理想是一种愿望,是未经实现但却可能实现的现实。但惟其如此,理想才称其为理想。这里有一个深刻的矛盾,你没有实现自己的理想,理想仍是理想。但你的理想一旦实现,理想便不再是理想,而是现实了。实现了的理想不会再给我们以精神上的意义,我们只有重新确立更高的目标,理想才会被我们再次找回。理想在它没有实现时,是在天上,而一旦实现,它就落到了地面。我们在享受喜悦满足的同时,也会感到巨大的失落。所以,理想的最好状态是永远在途中,我们不断的接近它,但却永不能抵达。既然是理想,它就绝然不同于现实,它的精神意义永远高于它的现实意义。它是一种心灵的仰望,给与我们的是内在的充实和圆满,而远非实际的利益所能取代。如果你追求的目标只是物质的满足,生活的享受,那么,它就不是理想,而是一己的私欲了。理想永远和精神相连。你可以没有理想,你也可以很现实,但你不要把个人的私欲和动物式的满足理想化,更不要把它们当做“唯一正确的理想”来亵渎和嘲弄真正的精神上的仰望。

    真正的理想都是个人化的,我很怀疑那种“人类共同”理想的真诚。如果我的理想恰合了人类共同的理想,那也只是出于我个人的生命体悟,而不是由于“人类的共同”。我甚至可以肯定,一切共同的理想都是出发于一个虚假的设定,大家满怀热情的聚在一起,但却没有一个灵魂在场。理想是个人的,内在的。倘若一个人的理想足够真诚,他就不会轻易言谈它,唯恐外界失聪的耳朵听不出那是心灵的珍宝,而亵渎了它。所以,真正的理想者,他会适度的对自己的理想保持沉默,而只对另外一颗同样真诚的心敞开。由于理想的精神性和非现实性,实利主义者便不再索求理想,他们想的和要的是马上就能见到效用的东西。在生存竞争严酷的世代,个人理想总会被实利信仰所取代,人变得自私,短视,急功近利,社会也会被同样的气氛所笼罩。但这并不说明理想已经过时,作为一种精神的指引,理想永远高悬在我们前行的路上。理想是一种精神状态,看不见,摸不着。但你知道它就在那里,作为一种整体的引领,把握着你人生的大方向。你可以有许许多多短暂的目标,实际具体的打算,但这些都服从归整于一个总的目标,那就是你的理想。你的理想是一,其它的都是一的一切。理想是一种精神的需求,再往大了说,理想是一种信仰。你可以没有理想的实现,但你不能没有理想。没有理想的人生是不完整的人生,因为它失去了一种最珍贵美好的可能性。而有理想的人生,生存才会具有一种意义,才会充实圆满,才不致败堕和沉沦。

    理想永远都不是好高骛远,好高骛远牵连的是欲望,而理想牵记的是人的精神。同一个目标,如果你抱着功利的目的看它,它就是欲望。如果你倾注的是精神和心灵,它就是理想。欲望没有达到会痛苦,而理想没有实现,理想仍不失为理想。但从另一方面说,只要活着,理想就无所谓实现和没有实现,理想永远在途中。理想的珍贵不在于它的实现,而在于它的拥有。如果你平生最大的理想实现了,而你又再也聚不起更大的心灵能量,你的生命就会出现一个巨大的空洞,再也无法填满。但也不是说理想就在于它的不能实现,而是说,你拥有理想的意义要高于它实现的意义。惟其如此,理想才更像理想。理想之所以是理想,就是因为它总是走在现实的前面,总是比现实更美好。这也是我们需要理想而不只是现实的原因。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理想,但一个人的理想在另一个人眼中可能就是十足的笑料。但如果他也有真诚的理想,他就不会嘲笑另一个理想的“渺小”或者“荒唐”。凡是真诚的向往都是值得尊敬的,尽管它们有时不和我们的口味。有时候会想,当自己说这是我的理想时,就已经有利欲的成分在里面了。我甚至不知道自己的理想到底是什么,当我把自己的理想具体化时,我发现那其实并不是自己真想要的。理想其实还是一种境界,一种精神化的东西,等待在你心之向往的前方。一旦变成了具体的什物,它的魅力就消失了。理想似只是年轻人的事,年轻人好谈理想,因为他们有着无限的未来可供想象和向往。到了中年,青年时代的理想大部分已经实现或者已经放弃或丢失,再谈理想已经不大适宜。到了老年,就只剩下了活着,理想已经变成了可爱抑或可笑的回忆,更不适宜谈了。所以,谈理想要趁早,而心中保留一种向往则是终身的事。现实让我们活着,而理想让我们愿意活着。但有时现实逼迫我们死,而理想却让我们愿意为之死。能够让我们愿意活着的,也能让我们愿意为之去死,并且死的幸福。因为有不可回避的现实,所以才会有超越现实,高于现实的理想。理想给挣扎于现实中的人们以希望,给他们以战胜现实的勇气和信心。所以,理想不是空想,不是回避,恰恰是面对现实的一种积极态度。理想是需要人耐心等待的东西,人生是需要人慢下来的东西,两者被弃之如敝屣,并不说明它们在今天已经过时和失效,而恰恰说明它们的弥足珍贵。用理想来指引生活,用思想来使生活变得更有意义,这正是在今天我们所需要的。现代人不谈理想,也不谈人生。他们的心思都放在很实际的事情上。理想很奢侈,人生很玄虚,还是马上拿到手的东西最实惠。人们已经没有耐性和耐心去等待一件事物慢慢长大,慢慢到来。人有了远大高远的理想,就不会在乎眼前一时的得失,因为他知道自己将走向那里。最高的理想是他根本就没有什么“理想”,他只在做与生俱来的生命要求他做的事。巨大的使命感驱使他不断迈向他所要达到的目标,但这个目标不是他的理想,而是他生命所要达到的高度,在这个高度之上,他将获得安慰。能够在现实世界坚持自己的理想,其实是一种幸运。

    当你觉得自己的理想很可悲时,你就已经开始认同了现实的法则。理想是一种向往,理想不是一个确凿的目标,理想永远在途中,不然,它就不是理想,而是现实了。以个人的理想来对抗整个的现实,并且以巨大的精神力量覆盖它,是一种无上的快乐,一种沉迷在世俗之中的世人无法企及的幸福。